非常规疗法

2021-08-19 18:21司晓琪李政
设计 2021年14期

司晓琪 李政

关键词:治愈系文化 环境心理学 应急庇护所 灾后心理重建 治愈性空间设计

引言

在常规的灾后应急救援中,对灾民的抢救和灾后重建工作,一般由多部门协同运作,但各领域又相对独立,心理救援环节和应急重建环节有各自单独负责部门,它们之间并无直接互动。在以往的经验中,应急建筑的设计为了追求灾后的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快速搭建的方式和预制化的建筑材料使建筑缺少了些许对于人性关怀的温度,而面对灾民的心里干预也常常由于无法处于较为适宜的环境中疗效不够显著。[1] 对于治愈性空间在灾后应急建筑中的研究,是建立在心理学和设计学的跨学科理论研究基础上,以治愈心灵伤痛展开的设计与心灵的对话,作为非常规方式的心理干预参与到灾后心理重建之中。

一、治愈系文化概述

(一)治愈系文化的定义:治愈,顾名思义是指医治疗愈。这原本是一个常被用于医学领域和物理性身体健康常做关联的词汇,但现在却常常与文学、音乐、旅游、影视、动漫、艺人等文化产业同时出现,《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夏目友人帐》等代表作品中传达出的“治愈”,就是当下风靡日本的治愈系文化核心。[2] 治愈系文化中的“治愈”,所起到的是类似心理学的作用,可以为人的内心充电续航以增加心灵能量和“疗愈感”。

(二)治愈系文化盛行根源:治愈系文化的盛行,源于何处?治愈系文化是一种当下盛行中日的文化现象,它发源于日本,这与大和民族自古以来的自然崇拜情节、压抑性的民族性格带来的自我不确实感、二战之后对于自身的国家历史身份认同分裂三点密不可分。[3] 治愈系文化能在中国盛行,与中日两国类似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一方面,历代中国人深受“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所影响,这是中国人自然崇拜的历史根源;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滞后与社会的快速变迁所产生的不匹配性导致了当下年轻人对于自身定位的迷茫,这是中国当下群体性心里压抑的社会根源。此外,中国也即将面临和日本当下经历的同样的老龄化社会问题,这也就能解释中国年轻一代对于日本治愈系文化的痴迷。

(三)治愈系设计:目前,治愈系文化对于设计领域也有一定影响。我们所熟知的立足于产品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无印良品、优衣库;利用光线、水、空气在空间中沟通人与上帝对话的建筑师安藤忠雄;用竹子打造东方禅意美学的建筑师畏严吾。这些品牌的商品、设计者的作品之中都包含对人情感需求的关怀和治愈。但文章所谈及的治愈性空间设计是受到治愈系文化内核(文化的治愈功能)启发下的空间性质研究,区别于治愈系文化影响下的具体的日系设计形式和风格。[2]

二、从“治愈系文化”到“治愈性空间设计”

(一)治愈系文化的核心精神:治愈系文化本身提供给我们的并非是一种思维定势或某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可以片面化地理解为小清新风格元素或是自然元素的运用。治愈系文化在不同类型题材中的创作,体现的形式孑然不同。以最为经典的日本电影《小森林》为例,电影中描绘了主人公那些从小吃到大却以为是正牌的手工食物,以及耕耘之后的收获饱经制作由一道道手工工序化作盘中餐食。通过抓住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经历却又时常忽略的小确幸,唤起都市人沉睡依旧的心灵。在画面上,治愈系电影不同于美国科幻大片里酷炫摩登的科幻特效,取而代之的是细腻和缓的、温柔静谧的画面感。而转换到产品上,无印良品的产品成功诠释了极简主义生活美学,它以产品最为本质的实用特性出发,去掉华而不实的装饰,以最少最优的选择让繁忙的都市人挣脱消费主义裹挟下带来的选择困难与消费过度。这种“Less is more”的产品观就是疗愈都市生活中消费主义冲击的一剂良药。

无论是电影还是产品都是从其所要服务的人群出发,针对人群的“情感痛点”,以专业化的方式方法进行“痛点治愈”。因此,情感治愈即是治愈系文化的核心精神。治愈系文化是我们关注人类的情感需求,治愈性空间设计正是受到这种文化影响所产生和发展。

(二)“治愈性空间设计”概念范畴

1.“治愈性空间”的广义与狭义:在空间设计领域中,治愈系文化的辐射,要从“治愈性空间”谈起。从狭义上讲,治愈性空间在设计学上常常成为医疗空间设计的标签,作为医疗类空间设计的一种专业性名词,如我们普遍认为南京公共卫生中心就是典型的治愈性空间,但在广义上,治愈性空间并非仅仅着眼于特定的某种具体空间类型,而是就空间语境展开的“治愈性”这个空间性质的研究。这也就是说,治愈性空间,并非局限于打造一个具体的治病救人的空间,而是在特定类型的空间中释放其特有的治愈性。例如办公空间中的休闲区需要治愈紧张快速的工作节奏所带来的职员心里压力;而医院中的等候区需要治愈病人就医前的焦虑与紧张。因此,如何释放空间的治愈性,才是治愈性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关注的焦点。

2.震后“治愈性空间”:地震作为全球性的重大灾难,对于人类世界的侵袭自古至今从未停止。灾难最终会过去,但留在人们心里的哀伤能否抚平?

研究表明,约占70%的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愈合其心理创伤;另外30%的当事人则或多或少会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里问题。[4](表1)。

关注灾民的心理创伤恢复是灾后应急救援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章中所提及的治愈性空间设计,主要是针对灾后(地震)应急庇护所作为载体承担辅助治愈灾民心理问题(心理重建)所展开的空间设计策略探讨。灾后应急庇护所作为灾后应急和短期居住的场所,承担着作为心理治疗场所和日常居住的双重治愈性任务,面对的使用人群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地震的背景之下,震后应急庇护所作为治愈性空间的核心就是抚平自然灾害带给人的心灵“余震”。

三、非常规疗法——治愈性空间设计对灾后心理重建的“介入”

(一)治愈性空間设计参与灾后心理重建的必要性:根据灾难对人心灵创伤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灾民会出现以下几种心理障碍类型: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5] “创伤后综合征”(post-Traumatic Symptom Disease,简称PTSD)就是一种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地震对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长期影响》一文中就指出:“PTSD症状具有长期性逐渐成为共识;对于 PTSD 的干预和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如何基于个人、家庭、社会中的可干预因素对PTSD 进行干预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6] 材料表明心理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灾难应急庇护所设计不能仅限于满足地震后几天内的应急需求,而是通过设计升级完成整个过渡阶段的居住需求和心理安抚。从心里学的专业角度,这也为我们提供了通过震后应急庇护所的治愈性功能来辅助心理干预的意义和价值。

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灾民进行的心理干预效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由于面临重大灾难时,人员和资源的调配存在时间差,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数量有限且到岗速度较慢,使得心理救治常常优先施展于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更为严重的灾民,一些短期内没有明显应激反应的灾民更易被忽视,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愈时间。面对已经在展开的心理救治,又时常受到救灾中嘈杂纷乱的外部环境所影响。治愈性的应急庇护所出现,恰好能解决和优化实际心理治疗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二)灾后心理重建开展非常规疗法的意义

1.开展常规疗法存在的问题:震后心理重建的常规治疗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陪伴安抚→实施心理稳定化技术→哀伤辅导→PTSD治疗。[6] 由此可以看出灾民的心理重建活动可能会伴随整个震后应急救援和重建的过程,具有长期性特点。震后心理重建最常用的疗法就是个人的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无论是个人心理辅导还是团体心理辅导,最主要的开展方式就是:会谈。由于个体的情况具有差异性,会谈式心理干预会面临开展速度较慢,治疗过程反复等情况。加之灾后开展的心理干预环境较差,对于个体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更为艰难。同时这也对改进应急庇护所提出了要求,以往简陋的板房不足以满足灾后应急避难需求,关注其治愈性功能迫在眉睫。

2.非常规疗法的潜力:《非言语沟通—艺术疗愈对灾后心理重建的“介入”》一文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疗法”作为非常规疗法参与灾后心理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给出了许多参考案例: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莱斯利大学所提的“表达性艺术治疗”;1992年中国台湾地区“9·12”地震后,赖念华对保罗·约瑟夫·道林(Paul JosephDowling)开创的“画说灾难—艺术减压模式”“表达性艺术治疗创伤工作模式”等方案如今在灾后心理救治中被广泛推行;2010年6月,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举办了首期“玉树震后儿童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培训班”,专门针对玉树大中小学五千余名学生开展“创造性艺术治疗技术连续培训”,通过艺术疏导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等。艺术与心理学的结合为我们开启了新的学科视角,为空间设计和心理学的结合埋下了一颗种子。非常规疗法不仅是对常规疗法的补充跟弥合,同时也会拓宽心理学与设计学的学术与实践领域。[7]

四、治愈性应急庇护所设计——非常规疗法的实现途径

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设计更能够通过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活动,改变人的生活态度。环境往往能对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环境心里学、色彩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等理论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居住生活环境能更好地配合传统心理干预和医学救治,使得灾民在自己的居所里潜移默化得到心理治愈,更快重拾生活信心投入到家园重建中去。

一个灾民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往往就是自己的居所。同时这也是地震过后他们相对更加熟悉和感到安全的环境。因此打造出具有治愈性的应急庇护所,就成为利用环境心理学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载体。

(一)应急庇护所治愈性设计的方法论:治愈性应急庇护所是在环境心理学、色彩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对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建筑的“治愈性”设计进行研究,在常规的应急建筑设计和建造技术之上,更加拓展了应急建筑的精神属性和人文属性,为灾民提供更加温馨安全的居住环境。

治愈性应急庇护所设计的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8] 治愈空间侧重的是空间对于人情感的治愈性作用。空间对人产生治愈作用主要依赖于环境心理学理论。人对环境可以感知可以互动,通过控制环境对人感知的影响(五感),从而达到环境对人的治愈作用。

1.环境应激理论与人性化设计:环境应激理论是环境心理学中关于灾难环境下对人心理影响的重要研究。人在地震等重大灾难发生后,当主体感到面临挑战而应对能力不足时,就会产生应激反应。[8] 掌握灾民的心里特性,通过影响应激机制的发生条件,减少灾民的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

(1)改变应激的发生可控条件(源头端):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唤起的紧张反应成为应激,引起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称为应激源或应激事件。[8]

在灾难中刺激灾民产生应激反应的应激源可能是多样的。一种是灾变事件,这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例如地震本身作为重大自然灾害对于灾民的安全感和控制感造成威胁;另一种是个人应激源,这类应激源多为生活事件,但由于每个个体的承受能力不同,它带来的冲击性强弱也不等,例如灾难过后许多人面临经济损失、家人离世、职业调整、生活环境改变、生病等日常事件累加致使灾民心理压力过大;第三种是背景应激源,这是一种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例如灾难后长期面临的修筑噪音和空气污染导致灾民长期的不良情绪。

对于前两种应激源,环境设计者几乎是无能为力改变的,但是震后背景应激源却是可控的。特别在降低建筑噪音、优化居住空间使用细节、提升居住使用功能的流畅性等方面大有可为,设计可以减少这些重复性的日常生活場景给人带来的不悦感,减少应激源的产生。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我国政府投放的应急避难所中标准化的帐篷和应急板房数量最多,是最主流应急方式。帐篷由于其搭建速度很快对于地震后的黄金救灾期十分有利,但其隔音和保暖功能较差,不适合中长期使用;而应急板房虽然能满足过渡期的使用,但是由于形式单一,在大规模使用时往往存在识别性较差导致灾民迷路的问题以及空间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在《灾后过渡性临时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作者就此问题通过对四川民居中基本构成单位“间”的4种院落组合形式研究,给出了板房组织的改进策略,在解决识别性问题的同时也优化了灾民人员安置重新组合种大家庭与小家庭的矛盾,削减了灾民的在空间使用中的不适感,有效减少应激源的产生。[1]

(2)减少应激反应产生的身心不适感(结果端):应激反应表现为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方面。[8] 在实际情况中,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往往相互交织。一个人的生理反应的强烈程度可以映射其心理状态。通过一些智能监测设备(如睡眠检测手环),有效检测灾民的生理状态一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而心理上不良情绪又增大了生理反应的可能性,如郁闷、悲伤、对亲人的思念可增加失眠和胃口不好的机率。因此又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学上影响情绪的方法应用到空间使用场景中去。例如以下方法:

例如应急建筑的颜色搭配、室内空间的视觉设计、室内功能的合理配置、智能监控系统和高科技手段在空间中的应用。

a 情绪转移法:通过游戏与运动转移注意力,缓解沉浸式焦虑状态。荷兰Maastricht UMC+超重青少年及儿童互动医疗中心(COACH),荣获2018欧洲医疗保健设计大奖最佳室内设计及艺术项目。(如图1、2)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活泼轻松的室内颜色和导视系统摒弃了医疗空间本身的严肃和紧张氛围,设置互动游乐设施如攀爬、拉扯、摇摆、乘骑、移动等,将儿童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与欢乐情绪之中,良好地解决了儿童就医恐惧和焦躁感。

b 积极心理学:因地制宜,通过自主参与重建安全感和归属感。伊朗裔美籍建筑师兼诗人Nader Khalilli被人称为“人道建筑师”,应急沙袋避难所是其有名的作品。(如图3)建筑师利用战争中遗留下来的沙袋、带刺铁丝网和脚下免费泥土搭成拱形结构房屋,坚实耐用,且充满了宗教意味的诗意,為沙漠贫困地区的人民带来有尊严感的居所。他所使用的材料皆源于自然,并希望当地居民参与到家园的搭建中,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个避难所。人们往往对于自己亲自参与的事物投注更多的感情和自豪感,因此在建造的过程中灾民也收货了自尊心和归属感,有利于缓解灾后的悲痛和无奈。

(3)根据群体差异性进行设计:根据《5.12汶川地震心理危机干预的调查报告》中,对于灾民应激反应的调研,应激反应的程度差别不仅体现在不同群体间(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差异,也与直系亲属是否遇难有很大关联。[9] 在以往应急避难所的设计中,为了便于运输和搭建,往往缺失对于不同人群的分别安置以及个性化设计。有句俗语叫: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而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将三个失去直系亲属的人安排在一个屋檐下,那么很有可能就成为了“悲剧”。因为悲伤和喜悦一样可以被传递,同样可以影响他人。所以治愈性应急避难所必然要突破以往的建筑的常规经验,具有灵活性的模块化设计要比标准化的单一模块设计更能适应多变的实际情况。“叠仓”就是2020年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出的一个标准化的模块式应急病房,在医疗应急方面其紧急性是要优于人群特性,所以应急病房的模块化的灵活性可以暂时忽略。[10] 但在地震后的应急中,考虑到灾民的居住时间相对更长久,从应急过渡到日常居住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因此要发挥地震应急空间的治愈性功能就必须要考虑到因人群的差异而产生的灵活模块组合方式。

2.环境心理学与五感设计:在实际生活中,人接受环境的信息往往是多通道同时进行的,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以下三种关系:(1)相互加强或削弱 (2)联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五感设计就是针对人在接受信息时特性,而出现的设计方式。利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对温度和气流的感知以及多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人产生舒适的化学反应,从而达到空间环境治愈人心的效果。[8]

(1)视觉:利用色彩心理学中色彩的温度感、距离感、轻重感、面积感、动静感等色彩理论系统打造让灾民感觉舒适且接近自然的色系图谱和空间颜色使用建议,可应用于导视系统和应急物资、室内家具中;色彩之外还应当注重空间光线的设计和管理,灾难过后人类会更加向往光明带来的力量感。

(2)听觉:注重室内环境的隔音效果,打造出有界限的私密空间。利用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雨声、大海的拍击声等介入到灾民的生活环境和治疗环境中。

(3)嗅觉:选择更加原生态的让人具有安全感的木材、夯土等自然材料气息,增加室内绿色植物。

(4)触觉:选择柔软温和的室内家居,建筑材料尽量避免外露的尖锐感,鼓励灾民参与建筑搭建以增加归属感。

(5)对温度和气流的感知:利用智能温控和气流调节系统,适度提升室内温度保持室内通风可以让灾民更具心理安全感。

(二)治愈性应急庇护所的新技术手段:应急庇护所设计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变化和进步,只有积极拥抱新技术,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治愈性特征。

1. vr技术:在近些年的研究中,涌现出许多vr技术在心理学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例如治疗PTSD,vr技术可以使恐惧情景的等级化更容易,增强了治疗师对治疗过程的控制程度。[11] 此外,VR技术可以实现心理人员非在场治疗,在灾后心理重建中应用,更长久的意义在于解决灾后救援人员调动不便以及PTSD在震后长期的治疗跟进问题。因此,在应急庇护所的设计中,需要配合实现vr治疗手段,设置合理的空间尺度和可视化智能系统,丰富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情景体验。

2.人工智能:目前,市场上已经生产出许多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设备,在应急救援和灾后心理重建中具有应用前景。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检测灾民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便于心理人员开展治疗;同时智能家居也可控制室内的光线、温度、空气等环境要素,有效减轻灾民应激反应产生的不适感。例如针对灾民睡眠障碍方面的问题:在2019年CES展上,用于改善睡眠的技术已经比去年增加了22%。促进睡眠的智能家居产品正在兴起,如智能温控的床垫、与自然昼夜节律同步的智能灯以及芳香疗法,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宁静的夜晚睡眠。如(图4,图5)

3. 3D打印技术与装配式设计:在《探析3D打印技术在震后建筑应急、修复与重建中的应用》一文中,介绍了许多3D打印技术在震后不同阶段重建工作中的应用方式与优势,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快速解决建筑材料的需求问题,同时由于其技术和材料的灵活性,更加丰富了应急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和人文性。[12] 在2020年全世界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国政府以迅捷的反应速度,利用装配式设计在短短十天之内建成了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良好的解决了紧急状况下的医疗应急。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装配式建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潜力,对于震后应急与重建具有参考价值。追求更快的建造速度意味着更多流离失所的灾民人早日住进自己的新“家”,对于灾民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对于应急建筑的跨学科研究,目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治愈性空间设计在灾后心理重建中的研究除却对常规的理论和实际案例研究之外,还需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实践探索。对于治愈性应急庇护的设计,需要更多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参与进来,提供更多创造性的解决方式,在面对灾难时能做好准备工作,更加沉着快速地投入到救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