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多维度论析

2021-08-19 20:54梁宇辰马麒麟
世纪桥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新时代

梁宇辰 马麒麟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学规划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战略以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核心观点与理念,着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为我国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宏伟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指引,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科学技术;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2-009-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在不同场合公开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与新要求,形成了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如何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如何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1]6科学技术已然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10因此,通过不同维度梳理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既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又能为顺利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时代之维:国际与国内局势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国际上,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全球化大发展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加深入,从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在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与此同时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较为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匹配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国际与国内大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大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世界经济自冷战结束后逐渐呈现出全球化大发展的趋势。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之下,全球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与合作日益加深,各国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并相互渗透,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共享发展的同时也使一些全球性问题变得更为突显,不仅使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而且还加深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引发了局部的政治动荡,以及自然环境被破坏等显著问题,这也给各国带来了不少新的挑战,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化解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就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创新能力。”[1]12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与挑战。

(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逐步进入到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兴起,深深影响并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以及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正在不断开辟新的前沿、新的方向和新的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与人们生活福祉。”[3]6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曾为人类贡献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与文明的演进。但近代以来,中国却因为种种原因错失了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导致科学技术大幅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当前正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抢占先机,“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4]78,要始终紧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与主导权,不断抢占当今世界科技与产业的制高点,这样才能引领时代潮流,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中国的现实国情与面临的客观形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5]12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项数据和指标都位居世界第一,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动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天眼”FAST、“墨子号”实验卫星、“天问号”火星探测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919大型客机、“复兴号”动车组、“辽宁号”航母、歼-20战斗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我们决不能被胜利沖昏头脑,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4]3。此外,我们还要正视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后来居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4]25。

二、理念之维:以改革创新与人才为导向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精准把握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等不同维度作出一系列科学阐述和战略部署,突显出以创新、人才、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4]27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的巨大成果,因此核心技术便成为稀缺性的战略资源,没有哪个国家会轻易拱手相让。近来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使我们充分意识到高科技才是国与国实力比拼的终极战场。只有坚持创新驱动,自主研发相关核心技术,才能使自身的实力硬起来。所以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因为在“当今世界,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4]26。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变了过去仅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6]31因此,新时代的中国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良好的战略基础。

(二)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长久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和现实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我国科技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比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4]41真正核心的技术是靠创新来的,不是模仿来的,更不是買来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要培养创新意识,明朝学者陈献章曾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要在质疑中培养和开拓创新思维,才能不断开辟新的方向,追求更大的成就。二是要坚定创新自信,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具有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一切力量,高效率办成大事的优越性,这点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更要充分、科学地发挥这一优势,在此基础上“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胜利”[4]39。

(三)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逐步建立起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使我国科技水平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目前的科技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整体效能不高、投入较为分散、资源利用率较低、高精尖技术和市场价值不足。此外,“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还不能完全适应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3]7-8。因此,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一是要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恩格斯曾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7]648要全力推动企业在决策、研发、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领域的不断深入,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领军企业,让企业成为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同时还要“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2]11。二是要完善科技决策机制,通过科技咨询更好地来支撑行政决策,充分“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3]16。三是要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环境的优劣是制约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善科研经费使用方式、改革科技评价制度等措施营造出一个良好、公平的创新环境。

(四)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清朝学者夏之蓉在《汲古篇》中有言:“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3]19在我国,人才作为科技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主导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军人才依旧匮乏,较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梯队还有待进一步补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缺陷。因此,要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一是要设法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3]19二是要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生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3]20在人才培养机制的牵引下,让优秀的人才不断涌现,彻底消除人才断层的现象。三是要加大对人才方面的投入力量。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提高科技人才待遇水平,培养造就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此外,还要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一套高效的引才用才机制,最终实现“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3]20!

(五)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3]17当今世界已经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相互交融并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愈发深入,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对这样的国际合作大趋势,中国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3]18,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不但在积极探索以自身为主导的国际科技合作,而且还深度参与了一些国际性大工程与大科学计划,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以及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重大项目,这些都为解决世界性的重大科学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发出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极大提高了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新时代的中国,更应该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为应对和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价值之维:以继承与发展共同引领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是我国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道路上的重要理论指引,另一方面更成为推动我国科技现代化事业持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当代价值。

(一)创新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发挥智慧与力量,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科技观,并将之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不断结合,凝练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时代的国内外形势积极探索,提出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的新观点、新论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创新发展,是我国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要战略支撑与保障。

(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并为此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规划与远景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國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1]3。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了修改,在总纲的经济部分也增写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内容,这也充分说明了全党上下对这一战略的高度重视,将之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科学技术创新观、科学技术发展观和科学技术人才观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为我国在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同时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了强大的自信和动力。

(三)推动我国科技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发展进步

“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8]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科技现代化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开花结果的伟大突破,“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成为共和国波澜壮阔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重要支撑”[9]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科技事业勇攀高峰,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接踵而至,在生物医药、交通建造、航空航天、计算机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都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奇迹,未来还将持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向前迈进,再创辉煌,发挥出创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文明进步、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科技创新,都处在重大转折期、变革期。”[9]256在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浪潮之下,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为指导,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紧握创新这把金钥匙,加强自主研发和科研攻关的力度,在科技成果方面努力实现追赶超越,保持领先地位。到21世纪中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  习近平.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9]  陈芳,董瑞丰.巨变:中国科技70年的历史跨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刘中雁】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新时代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