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想录

2021-08-20 03:58曹征平
乡音 2021年8期
关键词:读书人类人生

■ 曹征平

(作者为省政协委员,河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对此话,我深有感触。

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重要内容。工作之余,占用我时间最多的,便是读书。

星夜灯下,捧一卷好书在手,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子夜。节假日,独居家中,泡一壶香茶,手不释卷,几天的假日便倏忽而过。

有朋友问我:“你已过知天命之年,工作稳定,衣食无忧,如此苦读,还有何图?如此生活,是否太过寡味?”

我一时语塞,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据科学家鉴定和统计,在地球上约生活着150 多万种动物。读书,也应该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显著的区别。

读书有用且有大作用,这早已是人类的共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文字的发明。有了文字后,人类又发明了书,书积累、传播着知识,推动着新知识的不断发现,推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自书发明之后的几千年里,在不同时代、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度,崇尚读书,鼓励读书是完全相同的。

毫无疑问,读书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具体到每个人,读书的目的和体验又不尽相同。有的人,为国为民,刻苦读书、矢志不渝;有的人,为著书立说,皓首穷经、终生不辍;有的人,为功名富贵,寒窗苦读、星夜赶考场;有的人,为修身养性,山间林下吟书,其乐自知……

我是千百万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普通人。50 多年来,自识字起,读书便一直陪伴着我。知天命之年后,确如朋友所说,读书更是成了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人生的意义就是读书吗?是,也不是,似乎很难回答。

我为什么读书?为什么读书成了我人生最大的乐趣?

改变社会地位,曾是我读书的重要动力。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生活得更好。从儿童时代开始,家长、老师教育我刻苦读书的话,至今仍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从课堂上、书本中,知道了很多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战国时苏秦“锥刺股”,终佩六国相印;西汉时匡衡“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成了汉元帝的丞相;东汉孙敬“头悬梁”成江淮名士;东晋车胤“囊萤”读书当上了吏部尚书……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隋唐时出现雕版印刷术之后,书的风行让读书人更多了,朝廷实行科举制,让平民有了更直接的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神话。宋真宗赵恒甚至写了一首《劝学诗》传布天下,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书中应有尽有,多么令人神往啊!自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读书可以增长才能、改变命运的激励下,我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刻苦学习的好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书读得好,我有了满意的工作,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宋真宗《劝学诗》中那些物质享受诱惑,今天,确实已不再是我读书的原因和动力。

到底是什么,让我至今乐读不止?

在历史长河中,有一群人,是在为信仰、为实现人生远大抱负而读书。

100 多年前,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修身课上,魏姓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个人就是周恩来,新中国政务院(后改成国务院)总理。他为人民,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全人类敬仰!

在浩瀚的历史书中,还有一批如星光般闪耀的名字,诸葛亮、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文天祥、王阳明、林则徐……他们,绝不是仅仅为功名利禄而读书,其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功绩彪炳史册,让历史永远铭记!

还有,一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学者,如老子、孔子、孟子、柏拉图、牛顿、伏尔泰、爱因斯坦……他们终身读书,为的是探求真理,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他们,让人们永远崇敬。

我理解并支持为改变生活状况、生存环境、社会地位而读书的人,也不鄙视那些为功名利禄而读书的人。知识,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知识是有外部性的,读书的人越多,每个人的知识丰富了,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就越多,国家就会更富强,人类进步的步伐就会更快,社会文明的程度就会更高。但是,我更崇尚那些为理想、为信念、为信仰而读书的人,他们就像一座座灯塔,使得人类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这些为人类、为民族、为国家而读书的先贤圣者,也曾激荡着我年轻的心,是激励我刻苦读书的重要力量。我曾梦想成为他们中的某一个。数十年倏忽而过,我依然是一个普通人。不变的是,读书于我仍然十分重要。

为什么读书?随着渐渐老去,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这个问题于我愈来愈清晰:为人生而读书。

人生一世,不过百年。在人世间,不论你是什么角色,都要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度过人生。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怎样才能过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人生?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对此话,我深有感触。

读书之于人生,我认为起码有5 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不是空话,其是实实在在的,决定着一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决定了人的追求,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上。树立正确的三观,可以在人生之路上不走偏、不走错,在自己面前铺展一条光明的人生大道。二是可以练就一双慧眼。滚滚红尘,何其纷乱!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应该干什么?坚决不能做什么?每件事情背后的真实到底是什么……读书,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不再被世俗迷惑,把世间的人和事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三是可以让人站得高、看得远。不读书的人,其目光所及更多是眼前。饱读之人,可以从历史长河、中外纵横中去看事、看人、看物,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和决定。有人说,贪腐的高官最初也绝不是誓言此生的目标就是进监狱,但结局却是走进监狱。春秋时鲁国宰相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国人争着送鱼给他,他坚拒不收,所以公仪休平平安安地吃了一辈子的鱼。如果贪官们明白这个道理,大概许多人就不会去贪腐了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贪官大都是不读书或不真读书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不读书,岂能做到以史为鉴?四是可以不断获取知识,增强人生的本领。当今世界,人类发展日新月异,职场竞争激烈,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怎么能干好工作、立足职场?读书,是真才实学的源泉。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既有丰厚的薪酬收入,又有丰富的心灵世界,唯有读书!五是可以让生活丰富多彩。虽一人独处,但在书中,你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先贤圣哲交流谈心,你可以遨游五洲甚至宇宙……手捧书卷,仰望星空,心装古今天下,感叹沧海桑田,何事能有如此之乐?

如此之事,何不乐之?何不日日为之?! 所以,读书成了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书,是我的人生伴侣!

世界上有多少本书?一个人一辈子能读多少本书?哪些书是人生必读之书?这样得话,有人曾问过我。若干年以前,我也曾问过一些饱学之士。

据资料介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约1.5 亿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约3700 万册;世界前十的图书馆藏书总和大概是6.5 亿册。当然,藏书是有重复性的。2010 年8 月5 日,谷歌软件工程师连内德·泰切在博客上发帖,他通过计算机的算法,算出人类共有图书1.29 亿种。现在,人类每年还要出版上百万种新书。

如果一个人一星期读一本书,一年平均读60 本书,读书80 年,一生不过读4800 本书。

面对浩如大海的人类之书,哪些是必读之书?哪些书能指引我们走出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在中国古代近两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四书”“五经”是每个中国人的必读书。因为其中包含了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宋真宗在《劝学诗》中就号召大家“五经勤向窗前读”。

英国思想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历代名人、大家也曾给不同的人开出不少书单。我也曾研究过这些书单,所列之书有的三五本,有的二三十本,均是需读之书。但于我,却总是有些不完整的感觉。

在现实中,读什么书,重点读什么,大多因人而异,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而不同。官员、企业家、科学家常读之书是不同的,从事社会科学和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人所喜爱之书也不一样。所以读书有重点,学有专长,天长日久,便有了各行各业的专家。

但是,不论是官员、企业家、科学家,还是从事其他各行各业工作,都是人类社会的职业。抛开职业身份,所有人有一个最本质的特征:人。从人生意义层面,有没有每个人需读的必读之书、需要必须拥有的知识呢?我想,是有的。

我认为,人一生必须读经典。因为,经典汇聚了人类的全部智慧,可以说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数年前,我给自己列了一个读书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书目,大致如下:一是读政治书。要熟读深悟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书籍,这是写入《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作为一个公民,学懂弄通是必须的。同时,要熟悉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独立宣言》等经典亦是必读之书。二是读史。必须要清楚人类所走过的历程,要熟悉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党史,如此,才能培养起历史思维,以古鉴今。三是读哲学著作。在希腊语中,哲学之意是“爱智慧”。所以,古今中外哲学家的代表作是需要下大功夫读懂的。四是读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所列的重点作家的代表作,若没有读过,定是人生一大缺憾。五是读经济学经典。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经济活动和每个职业、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六是读科技书籍。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的最大动力,科技进步影响到社会方方面面和每个人。当代社会已进入科技时代,没有科技知识,科盲有如“文盲”。以上6 个方面的重点书目,我筛选出大约600 本。

有人问:“你计划何时把这些书读完?”我答曰:“终其一生。”因为,每年还会有新的经典著作出版。

我沉浸在经典中,如在大海遨游,如在苍天飞翔,如啜甘露,如饮美酒。有选择有重点地读书,数年来,我感到自己的思想深刻厚重了,思维能力增强了,工作中不再有难事,胸怀更大了,生活中远离了忧愁、烦恼。在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年,读书之乐,实在是难以言表。

书海浩瀚,知识无穷。余生之于我,坚定地与书、与经典相伴!读书,是我终生之乐事!

猜你喜欢
读书人类人生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我们一起读书吧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