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的意义

2021-08-21 09:09鲍贤伦
老年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性情草书普查

□ 鲍贤伦

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唯一可取的方法和路径。我认为,临摹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书法技法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的获取。很多人包括一些从事书法行业的人,比较在乎临得像不像,认为像就是好,不像就是不好。这从某个方面来说是对的,但又并非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对技法和能力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停留在一般的模拟上。此外,临摹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常临常新。可以武断地说,中年以后,临不临帖几乎决定书家晚年成就的高低。

临摹时,我们似乎在与古人对话,体会古人的笔是怎样落、怎样走、怎样结束,用心体会他的书写。在这个过程中,就已不单纯是写字,还包含一个人的修为,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实践。而创作却需要稍作克制。因为,创作是带有一定情绪的,这种情绪会使人兴奋、高昂,正所谓创作的活力是一种生命的巅峰状态。但是人不能总是处于这种状态,还需要一种稳定、平和、可持续的状态。临摹恰恰可以满足这种生命状态的需要。

临摹不能简单化

《说尽轩裳还过眼 读残书卷复重头》鲍贤伦

临摹对每个人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在什么阶段临什么、怎么临?一般来说,我们会从真草隶篆里选择一个点开始。我的老师徐伯清先生,首先让我写隶书。一开始就写隶书是写不好的,但要达到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就是正手脚——横平竖直,先把手脚调正。几个月后,徐先生让我写草书。我开始不懂,为什么隶书还没写好,又让我写草书,但还是照着帖子写。他只告诉我一点:笔画之间是连贯的,这一笔的开头与上一笔的结尾紧密联系,过程是动态连续的。这也是我写草书最直接的感受。

之后,我开始写楷书。这时,理解结构、起收笔以及笔画之间的联系就不那么困难了。对学习过程的设置,不同的艺术家、老师都会有他从教育角度做出的考量。因此,跟着老师学以后,我们要尽快确定哪些方面是与自己最契合的。

确定方向,下“遍临”工夫

在确定好一个点或方向以后,还要下“遍临”的工夫。比如写隶书,就要遍临隶书,写篆书,就遍临篆书。遍临是一种普查性质,如果不普查的话,就不知道自己所涉足的领域到底是何种状况。普查后才能认清差别,做到大致有数。然后,再确定一个自己特别中意、有较强解读能力的方向,锲而不舍地写下去。

临摹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单单是你和某个古人之间的事情了,还要面对一个时代,面对整个书法史,面对一个更为庞大的架构。往往是越往下临,发现的问题就越多,自己的想法也就越复杂。

主体性的临摹入古

临摹,是获得古人的技法能力。在这个入古的过程中,理想的状态应是主体性地入古,这是对古人最积极、最高级的尊重。实际上也是在培养自己的解读能力和转化能力,为进行创作构架桥梁。

《张迁碑》拓片(局部)东汉

创作依靠什么?一是从临摹中不断获得的技术支撑,另外就是自己的性情。性情一半是先天的,一半是靠后天培养的,所以要多读书、多观察,养胸中的浩然之气,养温柔敦厚的书卷气。在临摹与创作中,有时这些还会起到导向作用。法度是客体性的,作为主体要能动地去学它,只有当技法能为你所用时,它才是有价值的。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技法都占为己有,也没有必要。人的审美是有倾向性的,这一方面占了上风,另一方面就会弱一些。技法也是如此,选择哪种技法在于它们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情,性情实际上是审美倾向的主导。

猜你喜欢
性情草书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性情决定命运
性情决定命运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阳泉 草书赋》
书法欣赏(草书)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