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效果及准确率评价

2021-08-23 18:20秦雯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8期
关键词:血液检验准确率贫血

秦雯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对贫血鉴别诊断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62例,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62例健康体检人群,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均给予血液检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与红细胞参数含量进行统计。结果 30例为巨幼细胞性贫血,32例为缺铁性贫血,误诊2例,准确率达到96.77%(60/62);实验组RDW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MCV、RBC、MC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贫血患者加强血液检验工作,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依据实际检测数值判定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值得采纳。

关键词:贫血;诊断;血液检验;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084-01

若人体循环血液内的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未处于正常含量,临床上称之为贫血,分析造成贫血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失血、溶血、红细胞生成减少等方面[1]。主要的贫血类型包括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所以说,实际进行疾病治疗前,应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现象与具体的贫血类型,保证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此,本次研究对贫血患者采取血液检验方式,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择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62例,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收集62例健康体检人群,设置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①伴有面色惨白、乏力、头晕等症状;②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②免疫系统疾病;③全身传染性疾病。

实验组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6±3.52)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29,年龄20-67岁,平均(42.55±3.45)岁。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血液检验。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2mL的肘静脉血液标本,并置于抗凝试管内,兑入适量的抗凝剂,使得抗凝剂与血液混合均匀,将试管轻微摇晃。给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检验,严格依照操作说明书上的内容进行。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红细胞参数含量。其中各个参数的正常值分别为:Hb:110-160g/L,MCV:80-100fl,RDW:10%-16%,RBC:4×1012-6×1012/L,MCH:25.5-35.5pg/L[2]。

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受检者的数据资料均记录至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若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对实验组62例贫血患者进行金标准临床诊断后,发现32例为巨幼细胞性贫血,30例为缺铁性贫血,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得知,30例为巨幼细胞性贫血,32例为缺铁性贫血,误诊2例,准确率达到96.77%(60/62)。

2.2 红细胞参数检测含量

见下表1。实验组RDW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MCV、RBC、MC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贫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是血液内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RBC含量降低,伴有晕厥、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以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等类型较为多见[3]。缺铁性贫血指的是机体对于铁元素的需求与供给关系被破坏,导致体内铁元素耗尽,红细胞内的铁元素缺乏,引发缺铁性贫血现象,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引发,主要表现为骨髓内存在巨幼红细胞等。若长时间处于缺血水平,将会使得Hb合成障碍,导致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改变了红细胞的充盈状态与体积,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关研究指出[4],贫血主要是由于营养吸收障碍、营养不良、从事高强度工作等导致。所以说,需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临床诊断工作,明确患者病情。

铁元素在体内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许多患者存在铁代谢障碍,针对贫血类型的不同,其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5]。所以说,对贫血患者加强红细胞参数检测的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将62例贫血患者纳入实验组,62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后得知,实验组RDW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Hb、MCV、RBC、MC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血液检验方式可及时了解红细胞参数的含量,从而利于对贫血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对疾病的诊疗提供切实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另外,62例贫血患者经过血液检验后,其诊断准确率达到96.77%,保证了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可知,对贫血患者加强血液检验工作,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依据实际检测数值判定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 谯兴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3):126-127.

[2] 管秀多.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5):103,111.

[3] 张云环.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20,26(5):138-139.

[4] 肖雨凡.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9):98-99.

[5] 张琦.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104-105.

猜你喜欢
血液检验准确率贫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你对贫血知多少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提高血液检验准确性的管理措施分析
贫血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探析
妊娠贫血与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