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后劲儿”

2021-08-23 02:20刘成婧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熔炉刘德华原型

刘成婧

近日,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失孤》在现实中迎来大结局。刘德华饰演的男主角原型郭刚堂与失散24年的儿子相认,且嫌犯已落网。

《失孤》导演彭三源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电影没有对他(郭刚堂)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和改变……其实是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在帮助这个群体。”而事实上,这部电影在2015年上映后,的确让更多人了解到郭刚堂寻亲事件,推动了社会公众对人口拐卖问题以及寻亲家庭的关注。

“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往往是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的最大看点,编剧导演敢于触碰社会敏感话题,带动观众持续关注真实事件的后续发展,因此往往“后劲十足”。

不是所有“失孤”都有大团圆结局

郭刚堂找回儿子,除了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和他自己的坚持,与电影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

在影片《失孤》中,胡子拉碴的刘德华为了找回被拐卖的儿子,骑着摩托车、带着寻人启事,在外奔走了整整15年,他遭遇冷眼、欺骗之后依然不放弃,既令人心酸,也让人钦佩。电影播出后,新浪微博话题#失孤刘德华原型#阅读量超过1854万,与此同时,网友们也积极转发各平台寻亲视频,为“失孤”家庭提供线索。

在线下,同样有不少观影者用自己的方式帮忙打拐,如刘德华的粉丝马水峰自2016年起就开始帮助寻亲家庭,热爱自驾游的他在自己的房车外面贴了230多个孩子的信息,先后在山西、陕西、河北、天津等地宣传打拐。

郭刚堂本人也建立了天涯寻亲网帮助离散家庭,《失孤》公映后,他的影响力得以扩大,因此常常走进社区、学校参加公益活动。

事实上,《失孤》不是我国唯一以打拐为题材的电影,而围绕这一题材拍摄的影片几乎都有现实故事为原型。

我国最早的一部打拐题材电影是1996年上映的《天伦》,由长期在铁路系统任职的公安作家王仲刚编写。他曾亲自指挥侦破一系列发生在郑州火车站的拐卖儿童案,《天伦》就取材于这些案例。片方特意在片尾放出尚未被认领的获救孩子的镜头,并将孩子们带到开机仪式现场,呼吁媒体帮忙寻亲。最终,电影帮9名被拐儿童找到了家。

在《失孤》之前,2014年上映的电影《亲爱的》,是根据2010年湖北人彭高峰寻子的社会新闻改编,讲述一对夫妇踏上寻子之路,并与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发生冲突的故事。彭高峰的故事在电影中就有结局,但张译饰演角色的原型孙海洋仍未找到丢失的孩子。

电影带给真实世界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但推动社会的关注却是显而易见的。《亲爱的》即将下映之际,《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修订的内容已公布——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若未阻碍妇女返回原居住地,也未虐待被买儿童、不阻碍对其解救的,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一律做出犯罪评价。而对于相似情境,此前刑法规定是“可不追究刑事责任”。

脱胎于现实,反哺现实

近年来,有不少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触碰了社会的“痛点”。

2017年上映的电影《嘉年华》聚焦儿童被性侵的问题,是由2013年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海南一校长带小学女生开房案”改编而成。导演文晏称拍摄本片的起因是自己受到了一桩女童性侵新闻的触动,有人根据片中人物设定推断她所说的正是海南案。

许多人将该片对标韩国电影《熔炉》,有网友评论道:“我们终于拍出了《熔炉》那样的电影。”2011年,电影《熔炉》的热映不仅让韩国警方重新调查当年性侵案件,还推动韩国重新制定了性侵的量刑标准,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与《熔炉》相比,《嘉年华》的作用不那么明显。

不过,其上映期间,恰逢“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发生,影片迅速激发社会对儿童性侵话题的讨论,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也达到1亿。该片填补了国产电影对儿童性侵案件的空白,其社会效应仍不容忽视。

2018年爆红的影片《我不是药神》用喜剧的方式讲述沉重的故事,让不少观众直呼“被骗走了眼泪”。其根据印度抗癌药代购案主人公陆勇的经历改编,引发了公众对患病群体用药难题的广泛关注讨论。李克强总理特别批示有关部门,要“急群众所急”,推动相关措施加快落到实处:“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

同年,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推动抗癌药降价并且开展谈判等措施,赫赛汀、美罗华、万珂等15个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癌症治疗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稅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

推动医保改革,促进药价下降,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

当然,并不是只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才具有现实意义,好的电影会潜移默化影响社会大众。正如韩国作家、导演、编剧李沧东在《烧纸》一书中所写:“电影就是电影,不会变成现实,当电影结束,现实会结束么?电影中的主人公有完美的结局,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有完美的结局么?大家必须要相信,电影并不结束在灯亮起的那一刻,而是在观众生活中的某个刻骨的瞬间。”

猜你喜欢
熔炉刘德华原型
一起来探案
凝视
包裹的一切
请把我当普通演员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锻造匠心精神,开启员工思想教育新领域
语法总结:祈使句
刘德华 都是朋友
发烫的熔炉不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