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微课制作效果的实践

2021-08-23 09:23罗冠华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微课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从内容规划、表现形式、制作工具、碎片化模式、发布平台和互动反馈六个方面,论述优化微课制作效果的办法,目的是提升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用。

【關键词】微课 制作效果 优化办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44-0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教育行业的变化尤为显著,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乡村学校,都实现了班班通网络,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常态。更有部分发达城市,已经尝试使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来进行网络教学、空中教学。微课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推动着新一轮教育信息化课改的深入开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持续对微课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优化,总结出优化微课制作的一些浅显经验,以下将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根据课程标准进行优化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是目前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对微课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一定要符合课程标准,既不能超纲,也不能滞后,这样才能保证微课在教学中产生最佳效果,更易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从中高年级开始,各学科的知识难度不断增大,这时教师利用微课指向明确等特点,针对各科的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各个击破,全面提升学习效果。例如,笔者针对信息技术《曲线的画法》这节课,利用录屏软件录制教师示范画曲线的操作步骤和讲解过程,然后剪辑制作成微视频,再在课前通过微信群、QQ群把该视频发送给学生预习,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或分段学习。在正式授课过程中,笔者观察到绝大部分学生均能掌握曲线的多种画法。又如,信息技术《幻灯片的应用》这一课,其重点是教会学生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据此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个介绍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微课,生动的讲解、图文并茂的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进行优化

在以往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常用PPT、音视频等表现形式,学生对此已无多大新鲜感,如果教师设计微课仍然以这些表现形式为主,播放微课达不到预期效果,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主观性强,通常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比较投入,因此,教师设计微课需要考虑学生的喜好,选择他们喜爱的形式去表现,以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当前,随着5G时代来临,网络传播形式更多元化,微信、微博、抖音、各种小程序等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比以前更多了,这要求教师对信息传播的方式择优使用,在录制微课时要与信息时代同频共振,将动画、表情包、短视频等元素融入其中。

例如,针对小学科学《风的成因》一课,教师设计一个微课程,课中插入一个制作探究风的简易装置短视频,视频先展示所需要的材料,包括饮料瓶与矿泉水瓶等,然后一步步展示制作过程,最后展示实验过程。整个视频只有三分钟,却清晰明了地呈现了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并且作者的解说非常生动,还不时配上一些夸张的表情包,很有感染性,学生观看后都跃跃欲试,达成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效果。可见,丰富微课的表现形式,能够丰富学生的体验,增强教学的效果。

三、巧用新工具进行优化

以往教师制作微视频,因受到硬件和软件的限制,需要系统地学习微视频的设计、剪辑、配乐、配音、字幕、合成等流程,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微视频制作的难度,导致不少教师还没开始制作微课,就已经在硬件和软件的使用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是舍本求末,没能实现真正的目的。对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微课制作的各项工具,尤其是剪辑软件的一些新功能、新工具,这样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便能提升效率、优化效果。

例如,录制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单元中“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微课内容时,很多教师会直接拍摄在黑板用量角器演示的过程,并将该视频资源直接用于微课制作,这样的微课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学量角器大多数为木质材料,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时没有办法精准地找到中心点,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教师演示速度把控不好、教学量角器容易产生边和刻度被遮挡,导致学生看不清操作的方法及刻度,效果并不理想。在制作微课的环节,如果教师能使用一些新工具,如使用动画工具把演示的过程低速播放,甚至逐帧播放(一个个画面播放),使用放大镜放大量角器刻度等,那么学生就能在微视频里清楚地看到量角器的每个刻度,同时能清晰地观察量角器的摆放及测量操作的一些细节,再配合生动得当的旁白,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便得以较好突破。

当前社会智能化水平较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录制、编辑、发送小视频。在这样一个全民信息化的时代,微课获得了在中小学课堂全面普及和推广的最佳机会,教师应该积极应用新工具、新设备,降低微课制作的难度,不断优化微课制作的效果。

四、利用碎片化模式进行优化

如今,网络科技发展迅速,移动电子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由此衍生出许多有利于人们快速阅读的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豆瓣、抖音等,这使我们的阅读、学习悄然进入了碎片化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学生自制力较差,很可能出现沉迷打手游、刷抖音等问题;但如果一味地禁止学生玩手机、上网,则容易造成师生冲突、亲子矛盾。微课的出现,可以优化碎片化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的质量。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方便传播的优势,教师除了在课堂中使用,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微课展开预习、复习、自学等自主学习活动。例如,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知识点繁多、琐碎,课堂上教师难以把所有知识点都教授给学生,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也难以消化所学。对此,教师可以把各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上传至公共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意下载学习,有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优化微课学习的效果。

五、借力发布平台进行优化

在以往的微课教学中,受网速过慢、设备更新慢、文件容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微课只能在课堂中现场观看或者上传网站,导致微课教学的效果还不如常规的PPT教学。而课后学生要观看微课,步骤繁杂、时间过长,会极大地打击他们学习的兴趣。

如今,网络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各种网络平台如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码书、码课等层出不穷,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发布平台优化微课的使用流程。但是在使用平台发布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平台。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仍需家长带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所以教师可以用QQ群、微信群、公眾号有计划地发布微视频,帮助学生实现有序地学习;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能自主使用手机、电脑,教师可以用码书App、码课App等更新颖的方式发布微课视频,既方便学生按目录搜索,又方便学生一触即看。

六、同步互动优化即时反馈效果

微课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虽然有多方面显著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较突出的是不能实现同步互动和及时反馈,致使部分学生在课后观看微课的时候,有疑问但无法向教师询问,看完了微课视频就算完成任务,这样不利于展开微课学习评价,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探究意识,更不利于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进行微课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如何获得学生的反馈,以进一步优化微课教学。但以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在微课中实现即时反馈、同步互动,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设置习题、问题等方式优化互动与反馈的效果。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其一,在课堂使用方面,教师除了在微课播放完毕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还可以将学生课堂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录制下来,剪辑加入到原来的微课之中,再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发布。这样可以尽量做到反馈及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微课学习的效率。

其二,在课后使用方面,考虑到学生打字速度慢,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观看微视频后,用录制语音或自拍视频的方式进行便捷反馈。教师收集到反馈的素材后,重新整理、制作微课,就能达到提高互动性和完善微课的效果。

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微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手段之一,教师应该重视微课的使用,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微课制作水平,在实践中持续总结微课设计、录制、优化的方法与经验,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徐靖程.微课,开启教育“微”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高尚德.“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J].上海教育,2013(5).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C3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罗冠华(1976—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华西路小学,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微课,清朗夜空中的一颗星
“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感悟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微课在九年级数学复习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再解:回归应用价值的认知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