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英语学习更高效

2021-08-23 09:23黄继英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英语学习高效

【摘要】本文论述微课让英语学习更高效的做法:利用微课导学,提高课前预习效果;选用恰当的微课形式,高效归纳课中知识;借助微课线上优势,有效助力课后复习。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课堂 英语学习 高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47-0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英语教材之外,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开发丰富、充足的课程资源,以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课堂的“教”与“学”更高效。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新颖、生动的课程资源,其能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利用微课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做法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给广大教育界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一、利用微课导学,提高课前预习效果

预习是学习课程的环节之一,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传统的预习方式,通常是学生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完全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虽说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教师能够适当给予一些预习引导,对新课的教学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的时态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但在小学阶段不提倡教语法,语法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石。在新课预习时,学生如果没有得到一些有效的点拨,他们对新课尤其是语法方面枯燥难懂的内容,就会一知半解。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呢?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微课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微课这种生动又有趣、简单又易记的内容呈现形式。因此,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在明确的指引下预习方向性更强、目的更清晰。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第三模块开始出现现在进行时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并运用现在进行时态简单描述照片或图片上人物正在做的动作。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现在进行时”,大部分学生对这个语法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运用,需要教师多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进入语境获得反复的语言刺激才能更好地掌握。在进行第二模块新课教学前,笔者把The animal kingdom微课视频发给学生作为预习作业,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动物王国里的熊猫、兔子、小猪、老虎和狗正在做什么,进而通过“walking,dancing,eating,singing,running”等现在分词的使用,理解动词加上“ing”表示“正在做的事情或正在发生的动作”;通过观察动词“walking,dancing,eating,singing,running”等动词的词尾,初步认识现在分词的构成;通过标志词“look,listen,now”等词汇,理解现在进行时强调的是“现在、此时此刻的动作”。微课把语法知识融入情境中,学生自主预习时更易理解,课中进行这个模块的教学自然更高效。

又如,四年级下册第五模块Unit 1是在学习了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描述事物后,继续学习用一般过去时描述事物过去的特征,并与现在进行时对比,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was/were”谈论过去的事情和情况。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涉及一般过去时的语言表达,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上课前,笔者发送了配套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观后完成预习。微课专门针对“was/were”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感知“old/young,short/long,grandparent,then”等词汇和“I was two then/They were young/I am  ten now/They are old now”等句型。由于课前预习充分,课堂中再辅以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语法知识的学习化难为易,使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二、选用恰当的微课形式,高效归纳课中知识

小学生年龄小,持续注意时间短,课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课,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或方法,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微课的形式多样(包括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等)、内容针对性强、呈现过程生动有趣,课中用之进行教学,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攻克教学重难点。

例如,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上册都有涉及方位介词的学习,这些方位介词分散出现在几个模块中,帮助学生把相关方位介词“化零为整”,形成一个体系,成为教师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笔者在教学方位介词的复习课中,让学生观看《小丑嘉年华》微课视频。视频讲了小丑表演时因拿不稳ball导致ball滑走而引出寻找ball的故事。跟随小丑找ball的过程,学生梳理、回顾这两个学期学过的“in,on,above,under,behind,beside,between,in front of”等方位介词,提高了學习效率。形容词是四年级下册一个重点教学内容,第四模块Unit 2则是以“Will it be hot in Haikou?”句型为切入点,进行描述天气的形容词学习。课中,笔者播放了一个关于“描述天气类形容词”的微课件,主要通过“chant”的形式集中呈现“sunny,cloudy,windy,rainy,snowy”等描述天气的形容词:阳光普照“sunny sunny”,乌云朵朵“cloudy cloudy”,刮起大风“windy windy”,下起雨来“rainy rainy”,雪花飘飘“snowy snowy”。“chant”的形式活泼有趣、朗朗上口,吟唱时学生更易集中注意力,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

微课的形式多样,一节微课通常只有3~5分钟,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微课形式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一些学习重点、难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借助微课线上优势,有效助力课后复习

微课是一种线上课程资源,打破了线下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重复地观看学习。基于这个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布置课后练习,为学生多创设复习、消化知识的机会,由此巩固所学知识。四年级上册的“There be”句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又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用中文解释“There be”结构与运用要点,但学生对此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做相关习题时还是会出错。对此,笔者在教学完整个单元模块内容之后,把《There be的用法》《There be的动画》等微课上传到公共学习平台,让学生课后查漏补缺、自主消化。类似的微课还有《Can的用法》及《Be going to 的用法》等,为了强化记忆“There be,Can you/I,Be going to”等句型的运用,笔者还设计了各种“微练习”,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特别是“短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这两个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它们的用法进行巩固,同时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此外,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利用微课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期中或期末的梳理、复习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如学习完四年级下册的内容,笔者针对本学期所学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以及之前三年级学的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共四个时态的语法内容,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时态对比》,整个视频虽然才1分47秒,却清楚简洁地梳理了四个时态的要点,让学生在课后复习时能够厘清思路、提高效率。在知识解析之后,同时链接上一定数量的习题,检测学生对这四个时态的掌握程度,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教师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现语言规律、习得语言知识。然而,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微课则不拘泥于时空,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微课的运用,使微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學习策略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C3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继英(1969— ),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华西路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英语学习高效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