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帮助策略研究

2021-08-23 12:23刘西林
考试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初中英语

刘西林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何使学生学好英语已经成为无数学生家长及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中国教育事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并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大量学困生的存在加大了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度,尤其是农村英语学困生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为此,文章从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现状入手,结合教学经验,分析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最后例举教材内容,对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策略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帮助策略

一、 引言

英语学困生主要指的是英语学科的学习成绩暂时较为落后的学生。目前,对英语学困生的定义主要源自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教师的评价,任何班级里都有学困生,英语学困生是农村英语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为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已经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当作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现状

学困生的智力通常得不到全面开发,达不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须经过教师的针对性教育才能实现转化目标。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积极思考,注意力也不集中,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总是抱着逃避的心態。其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学困生数量也呈现递增的趋势,初三学困生明显多于其他年级。学习单词并识记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环节,但学困生大多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单词量缺乏使得学生成绩不理想,进而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或听力考试中无法听懂,学生越发抵触英语学科。而语法则是让学困生普遍头疼的问题,学困生不易理解语法且应用效果较差,学困生在写作时审题困难且缺乏相应的写作技巧。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学困生的数量持续上升。

三、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成因

(一)学生因素

初中学生已经迈入青春期,他们对身心发生的巨大变化尚不适应,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因成绩落后、人际交往及教师评价而产生自卑及厌学等心理,进而从心底就抵触英语学科的学习活动。初中生思维活动相对活跃,自控能力及注意力集中能力有待提高,他们更愿意将时间及精力投入更为感兴趣的学科中,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部分学困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流于表面,并没有将英语学习与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被动地学习。受个体阶段性发展规律的影响,学生的语言基础及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教师只是强调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讲授,这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困生普遍缺乏坚定的意志,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而分心,遇到困难不经思考与尝试就放弃。

(二)教师因素

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英语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教学与转化缺乏足够的耐心,很少为这些学困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没有给予这部分学生及时的鼓励,打击了学困生的积极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仍然局限于单一的讲授法,按照教材内容机械地讲解,缺乏相应的创新与优化,更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个体差异,课上与课下均缺乏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及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的经验及能力,初中英语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较低。

(三)其他因素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非母语学科,其学习难度本身就大于其他基础学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英语,也可以说在部分农村并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部分农村初中并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学校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基础教学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也没有建立供学生练习听力的语音室。英语学科的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其他学科,学校用于英语学习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且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相脱离,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就家庭因素而言,农村初中生家长的文化水平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学生在早期接触英语学科时,并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同学生英语语言基础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严重影响了

学生后续学习效果及进度,进而造成了班级集体教学时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帮助策略

(一)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完善农村教学基础设施

教师的专业知识积累、教学能力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学校应当加快引进年轻力量以补充教师团队,招聘与录用英语教师时,除了关注其专业素养,还应当重视其教学水平。同时,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工作,向教师传授最新教育思想,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培养其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学校要强调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开展教学研讨会以交流相关转化经验,最终建设一支教学思想先进、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能过硬以及职业素养超强的精英教师团队。学校还应当关注学校基础教学设施的完善,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尽快实现网络的全覆盖,并为学生配备相应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农村初中英语信息化教育的目标。

(二)创建有效语言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英语学科的学习需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农村学生缺乏英语使用的环境,为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建有效的语言教学情境,帮助学困生打好语言基础,从而实现转化目标。有效的语言教学环境应当建立在有效的课程导入上,教师应当设计生动且有趣的导入内容,以鼓励学生勇于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冀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School and friends”为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Hello!”“How are you?”等简单句式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以双语教学作为课程导入,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困生从简单字词及句式入手,来夯实英语语言基础。

(三)开展多样课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初中英语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