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探究

2021-08-23 12:23王丽
考试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王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阶段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均呈现出明显的改变。目前来看,因为课程教育内容存在相对枯燥乏味的特征,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较低,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综合水平,文章分析了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策略

一、 引言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重要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目前来看,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学生无法实践体验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对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对此,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对提高小学生心理水平具有价值。

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与心理水平的关联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开展,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类课程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当前来看,中国大多数小学在道德与法律方面的教育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与保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述性的教育,导致学生只能够实现对知识的记忆,而无法实现灵活性应用。

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律属于一门以思想、素养、生活为基础的教育课程。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填鸭式以及灌输式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以长时间的教师口述、学生记忆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哪怕是和生活相关的内容,也很难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期间,教师应高度重视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基于自主性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素养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新时代环境之下,人才的道德法治教育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不仅需要高度重视学科知识学习,同时

还应满足未来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而心理健康水平便是重点指标之一。

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看,社会、国家、公民都有三个基本层面的价值准则。中国的道德法治精神应当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进行建设。从教育现状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任务主要是育人,强化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教学期间应当有意识、有责任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育中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養效果,需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强化育人教育整体效果。

三、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一)借助生活经历引出课程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合理的方式,引出德育教育内容。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根本在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期间,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行为或事情,此时课堂计划会被打乱。对于这一现象,假设教师仍然根据预设进行教学,不仅难度高并且效果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相应的教学机制,跳出预设并按照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设计相应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在恢复课堂秩序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自主感知,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综合效果。

例如,在《大家排好队》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之前准备一些,给认真完成作业学生的小礼物。在排队领礼物期间,许多学生会比较激动,并出现交头接耳的行为,甚至还会出现拥挤他人以及插队的现象。其他同学是相当反感这种现象的。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先不要直接进行批评,而是让学生回到座位之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刚才在领礼物时,有的同学拥挤他人甚至是插队,所以活动被迫停止。现在同学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才可以顺利地领到礼物呢?”此时,学生会开始思考并提出要按照秩序、顺序排队的建议。在学生的反馈之下,教师便可以继续发放礼物。这一种亲身体验的教育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对德育内涵的深刻认知,从而对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形成一定帮助。

(二)创设情境丰富课堂

道德与法治属于一门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中有许多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在教学前应当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并借助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丰富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成长。基于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征,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组织与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将生活事例作为基本切入点,创设生活情境并激发学生的体验,促使学生可以借助自主感知构建道德认知。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周末巧安排》这一课程教学期间,因为所有学生都有相当丰富的经历,并且在每一个周末的生活中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师可以先将学生的周末生活体验当作是基本依据,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并鼓励学生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自由地表达,分享自己是如何度过周末的,一般会做什么以及周末生活如何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会畅所欲言,这也会间接促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分享许多的经验。例如,周末会到外面散步、下午会出去读书、练习滑轮或钢琴……在学生表达过程中,其他同学也在倾听,此时他们会自觉地对比自己的周末,部分不敢说的学生往往是周末看电视、玩游戏,相对于其他人,他们的周末过得比较枯燥。对此,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去制订自己的周末活动计划,详细地规划周末时间,并明确每一个时间段需要做的事情。制订周末计划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做事有规划准备的意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遵循相关计划,合理安排并提高生活质量。

(三)借助活动培养理性道德意识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