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观”

2021-08-23 04:26
新传奇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宋元世界观泉州

回溯过去,宋元泉州将中华大地与世界海洋贸易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成为海洋贸易与交流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察看当下,宋元泉州背后多元共荣的“世界观”得到继承与更新,中国人正深度参与世界,并作出贡献。

近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名录再添一颗来自东方的璀璨明珠。在中国56项世界遗产中,宋元泉州别具意义。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

何以汇聚“市井十洲人”

“光明之城”的文化遗产不仅让尘封的历史“活”了起来,也在传递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耕农业文明为人熟知,宋元泉州所附载的历史文化记录了中华农业文明与世界海洋商业文明间的互动,这为世人了解古代中国如何“面向海洋”、“海上世界”如何汇入中国增添了新的视角。

据了解,泉州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宋元时代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美国加州学派领军人物彭慕兰在《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一书中,专门介绍了泉州作为贸易港口的历史兴衰,称“没有什么港口能比泉州的历史更为丰富多彩”。

实际上,早至唐中期安史之乱后,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崛起,泉州就已经与扬州、广州、交州并列为当时中国四大贸易港口。

公元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在泉州海外贸易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当年,应泉州知州陈偁的奏疏申请,朝廷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这一类似海关的机构,主要负责“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此时,通过泉州港口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已达40多个,包括大食(今阿拉伯)以及东南亚诸国。纵观整个宋元时期,泉州与100多個国家和地区实现通商贸易,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公元1292年,马可·波罗从泉州离开中国,盛赞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

公元1346年,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中国。在游记中,他是这样记载的:“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刺桐城,这个港口是一个伸入陆地的巨大港湾,以至和大江会合。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

盛名背后,发达的造船业不容忽视。据泉州当地望族清源留氏族谱记载,唐末,泉州当地建造的远洋船舶可运载大量当地生产的陶瓷及铜铁制品等与番国交易。到了宋代,泉州的造船技术更上一层楼。当时,得到广泛应用的水密隔舱安全技术堪称世界一流水平。对此,马可·波罗进行过介绍:“中国比较大的一些船,在船身里有13个池子或舱房,是将坚固的木板紧密地钉在一起,并用坚固的隔板把它们隔开。”这一看似简单的技术,被誉为人类航运史上的伟大发明。

伴随着造船技术发展,泉州人的航海技术也不断精进。宋朝时,泉州舟师已经能够制作和熟练使用刻有星宿宫度的“量天尺”。同时,在海上航行时,还会利用季风开辟航线、规划航期等。泉州发达的海上贸易,吸引了来自波斯、印度、锡兰乃至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在此汇聚,形成了“市井十洲人”的开放包容格局。

为何被称“刺桐和平精神”

对中国而言,宋元泉州的意义贯穿古今。这里活跃的中外人员往来、丰富的族群文明交流、繁荣的海上贸易形态,都在表达着多元共荣的“世界观”。跨越多个世纪,这一信念一直被中国人所珍视。

面对不同人群,中国人选择共居而非筑墙。历史遗存显示,来往于泉州的中外商人、使者、官员、僧侣、民众等各界人士留下了绚烂的文化和生活印迹,住宅、办公场所和基础设施等既有各自鲜明特点,又体现了因交流产生的融合发展。

面对不同宗教,中国人选择接纳而非排斥。在泉州,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开元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天后宫、泉州文庙等遗产点,均证明了当时各种宗教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神明”密度之大可谓“转角”就能遇到。

面对浩瀚的海洋,中国人选择共荣而非殖民。15至17世纪,“大航海时代”给世界带来了殖民体系和殖民文化。10至14世纪的宋元泉州,海上贸易范围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广大区域,以包容促繁荣成为宋元中国与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对话主题。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方大港,泉州是‘大航海时代以前人类航海活动的历史记忆,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姜波说,泉州以包容友善的心态接纳了不同肤色、语言和宗教的外来族群,形成了绚丽多彩、和谐共处的文化多样性城市景观,堪称世界历史进程中东西方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杰出代表,可以称之为“刺桐和平精神”。

读懂“多元共荣”的意义

回溯过去,宋元泉州将中华大地与世界海洋贸易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成为海洋贸易与交流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察看当下,宋元泉州背后多元共荣的“世界观”得到继承与更新,中国人正深度参与世界,并作出贡献。

数据显示,倡导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4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响应。在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造成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与各国的对话、贸易与合作并未按下暂停键,反而逆势前行展现韧性和活力。不少内陆国家正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获得面向海洋、迈向更广阔世界的发展新机遇。

回首文明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当今世界仍有不少难题待解决、不少分歧待厘清,“文明的冲突”话题仍被热议。透过宋元泉州这面来自古代的“望远镜”,人们更应读懂“多元共荣”的意义,唯承续这样的“世界观”,方能更好面向未来。

(《解放日报》等)

猜你喜欢
宋元世界观泉州
你要去泉州吗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福建泉州推进与印度金奈建立友城关系
比惨式信号,引来暗恋者的特殊解读
世界观(二)
重读《夜读偶记》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小镇“序曲”
我们之间隔了几本书
浅议《宣和遗事》体裁
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