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遇见最美的成长

2021-08-23 02:55王术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摘记读后书香

王术伟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可见阅读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轰轰烈烈的全民阅读活动中,我校多措并举,在全校掀起了阅读高潮,我班也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在阅读中受益。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深入宣传,把阅读播种到学生心田

班级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交往方式,蕴含着巨大、潜在的教育意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为此,我召开以“阅读,让童年遇见最美的成长”为主题的班会,向学生和家长发出倡议书,出主题黑板报,黑板两边设立名人名言、格言边框,办“书香润心田”手抄报,学唱“全民阅读年会会歌”。通过多方面大力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激发阅读的积极性,为落实《阅读,让童年遇见最美成长》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氛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是一种信仰,每一天都应是读书日。在文明的星空下诗意地栖居,让阅读点亮生活,这是读书人的幸福所在。

1.开辟“班级图书角”,拉近学生与书籍的距离

为了便于学生随时隨手阅读,设立班级“图书角”。先购置图书橱,让学生装饰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图书角的书籍由班级购买、借阅学校、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读本组成,内容涉及人文历史、天文地理、诗歌散文以及童话动漫等。分享图书,拉近了学生与书籍的距离,让“图书角”成为学校阅览室和家庭藏书的延伸。

2.设立管理员,确保图书真正“漂起来”

为了提高班级图书的流通率和进行有效的管理,班级特别设立了图书管理员,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和《班级图书漂流计划》,管理员负责日常图书管理借阅工作,定期举行“图书漂流”活动。

3.建立“家庭书香小屋”,陪伴阅读增强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家有独立、安静的阅读空间,我动员家长给孩子腾出一个房间,放置书橱,填充多种类别的图书,精心装扮一番,再给“书香小屋”起个有个性的名字。让学生在家能随时、随手翻阅图书。日常让孩子自己整理、翻阅图书,不但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还养成了科学管理图书的好习惯。在柔和的灯光下,家长每天陪伴孩子阅读,一本书,两代人、三人读,谈见解、话心得,缕缕书香沁心脾,丝丝亲情乐融融。

4.记录阅读档案,见证最美成长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学生把读过的图书记录下来,把书的作者、字数写到上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计划、有序进行阅读,记录在案。定期对阅读档案进行评比,展示自己的才艺,见证学生阅读的历程。

5.举行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最是书香能怡人,更有名篇可醉心。”在班级利用晨诵时间开展诵读经典,课前三分钟进行“好书推荐”,每月举行一次“读书节”活动,在活动中评选“书香少年”“书香家庭”,开展各种主题的古诗词朗诵比赛、征文比赛、黑板报评比、手抄报评比,举行优秀读书摘记展示、诗配画展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延伸的开展,极大激发了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热情。

三、教给阅读方法,让书香滋养童年

西汉学者刘向曾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阅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既需苦学,还应“善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简洁、实用的读书方法,可以对开展海量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编写自读提纲

(1)读了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你哪里还有疑惑?(4)读完后你有什么收获?

2.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1)圈点勾画。要用“巧力”,懂得取舍,不能囫囵吞枣,而要抓住实质、把握精髓。用相关的符号圈画文章的好词好句,在书上标记下来。(2)做批注。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感受、疑惑,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也可以写出由同一问题引发的联想。(3)摘记精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读到的一些好句和段落根据自己的需要摘下来,记在摘记本上。日积月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为自己的写作积蓄能量。

(4)写读后随笔。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思融合,才能读得深、读得好。刚读完一本书,对书中内容记忆最深,如若此时不记,任由忘掉,阅读成了竹篮打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写读后随笔,可以把他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运用到你的生活中,让阅读更接地气。

“从童话到神话,书香飘过春秋冬夏。从久远到未来,日月星辰又见繁花。一卷在手一枕书香,最美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遇见最美的成长。

猜你喜欢
摘记读后书香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读后活动的多元设计
陈万兵
浅析高中阅读教学的开展
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书香海报
花丛觅诗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