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杜鹃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2021-08-23 02:44滕云龙
新农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丹东市产业

滕云龙

关键词:丹东市;杜鵑花;产业

杜鹃花是丹东市的“市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丹东市蓬勃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但自2003年以来,杜鹃花产业发展一蹶不振,经调查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花农生产经营土地狭小,利润微薄

在我们走访花农过程中,发现制约花农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土地狭小。现有的花农大多集中在变电村、九道沟、金山镇等城郊结合处、棚户区内,经营环境破乱不堪,生产空间狭小局促,还随时面临着动迁的风险;二是利润微薄。根据与花农访谈了解,一个面积500平方米的花棚,现阶段,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年收入是3.5万元,如果丹东市杜鹃花产业的规模变大,生产各个环节的成本将会降低,利润相应增加,年收入如果可以达到4.5万元,将会有很多花农从事杜鹃花的生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 从业人员流失严重

据统计,丹东市杜鹃花产业发展鼎盛时期种植面积为5000余亩,现在的种植面积为200多亩,从事盆栽杜鹃花种植、销售的花农全市不超过十家,花农年龄大多为50~70岁,30~40岁的花农全市仅3人。另外,杜鹃花种植需要大量的嫁接工作,而嫁接技术含量较高,从业人员较少,且均为50~70年龄段。杜鹃花产业从业人员年龄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丹东杜鹃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杜鹃花产业再不及时注入年轻力量,将会导致人员断层,甚至陷入产业消亡的窘境。

3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丹东市虽然已经成立了丹东市杜鹃花协会,但由于近年来丹东杜鹃花产业的不景气,导致协会也已经名存实亡,对于杜鹃花的行业发展没有规划,缺乏统一管理。目前丹东市杜鹃花生产多是以花农自发经营为主,是经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花卉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品种结构上没有形成多元化,家家品种几乎相同。

4 营销体系不健全

丹东市杜鹃花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正规的花卉市场。营销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靠老主顾或外地花商慕名而来,新从事杜鹃花生产的花农只有靠老花农的帮助才能实现销售。虽然近年来有少量花农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但资料陈旧,品种较少,不能及时更新,也不能形成规模。花价没有统一标准,相互压价。

5 野生杜鹃的应用与研究少人问津

就丹东市而言,杜鹃虽为市花,现在只有在花市内才能看到少量盆栽杜鹃花,野生杜鹃只在山上宾馆的院内及锦江山公园内有几簇经驯化的野生能露地越冬的杜鹃,野生杜鹃的应用少之又少。如果能开发和利用大量的野生露地杜鹃和新品种抗寒露地杜鹃花,在市区内的道路两旁、锦江山公园内,或是打造一个规模稍大的杜鹃景观林、景观带,不仅能有效占领市场,更能有效提升丹东杜鹃的知名度。

猜你喜欢
丹东市产业
原来我挺厉害的
高三的笑脸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丹东市降雨洗盐特征解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丹东市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