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出征

2021-08-24 04:29许然
廉政瞭望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主教练郎平中国女排

│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许然

7月25日下午3点25分,东京奥运会赛场。你带领的中国女排再次出征,对阵老对手土耳其。在赛场边,你冷静观战,眼神坚毅。

如果见证过40年前的女排赛场,就知道为何现在的你如此处变不惊。“咬牙坚持”,是你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女排姑娘们一如既往的姿态。

在改革开放之初,你作为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和张蓉芳、陈招娣等队员一起实现“五连冠”,塑造了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士气,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不懈奋斗。

如果我是当时的一名记者,很想采访当年的你。

你为何如此坚持?断一条筋,离死还远!

时间回到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人们通过黑白电视和收音机听到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消息,在北京,人们涌向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在对决劲敌美国女排的世界杯赛场上,你打出了102次扣球,完胜了美国名将海曼。在最后一战对决日本队的比赛中,你扣球93次,得到52分,进攻成功率达55.91%,“铁榔头”从此威震世界排坛。经过艰苦奋战,中国女排以3:2胜出。

当时你只有21岁。作为队中主攻手,你为练习扣球,每天早、中、晚要各扣300次,常常练到手臂僵硬,双手失去知觉。这样日复一日的苦训成就了后来在赛场上“一击致命”的“铁榔头”。

我想祝贺你,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你却低调地说:“排球是集体项目,中国队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全体队员努力的结果。”

80年代,取得“五连冠”后与奖杯合影的郎平。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中国女排的一次次带伤比赛,一次次扣球得分,代表的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民,经历一次次困难和挫折后,依然坚定前行不放弃的精神品质。

1981年,《人民日报》第一次把中国女排和国家振兴联系在一起,提出“学习女排,振兴中华”。首次把体育竞赛的胜利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中国女排成为中国腾飞的象征。受“女排精神”鼓舞,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你和队友们的夺冠,激励着国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时,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义务加班,日日超产。

一年后,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以3:0战胜秘鲁队,夺得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并取得了参加1984年奥运会排球比赛资格。当时你的技术已十分成熟,更是首次被加冕世界大赛最佳球员。

世锦赛结束后,中国女排有5名老队员退役。面对新老交替的状况,阵痛在所难免。

此时22岁的你已经成为副队长和老队员,在队里起着骨干作用,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一天晚上,你和队友张蓉芳聊了一夜,流了一夜的泪,决心为了奥运金牌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次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并赢得了世界女排大赛“三连冠”的荣誉,在世界排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时你在半决赛拿下了26分,决赛拿下18分,再次收获赛事球员。

拿到金牌的一刻,你和队员们都哭了。这是激动的泪水,也是委屈的泪水。你们承担的压力太大了,这一刻终于全部释放。

在1985年的世界杯赛场上,中国女排以七战七捷的成绩第二次夺得世界杯,也是自1981年以来在世界排球大赛中连续第4次荣获冠军称号。

当时在对战刚崛起的古巴女排,打到第4局时,你已经严重体力透支,但依旧咬牙坚持连续强攻,直至拿下比赛。在战胜古巴队后的庆功会上,你突然晕倒在地,被送往医院抢救。然而仅相隔一天,你又出现在对秘鲁队的比赛场上。

26岁那年,一身伤病的你遗憾退役。

作为助理教练,你跟随队友出征世锦赛完成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伟业。我看到赛场下的你,依旧眼神坚毅,问你为何如此坚持?你回答道:“我们年轻的时候,都读过高尔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的口号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即便断一条筋,离死还远呢。”

为什么不选择体制内工作?“不是当官的料!”

由于年轻时候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你落下了严重的伤病。膝盖、双胯、腰部和颈椎做过不下10次手术,你的身体早就像劳损严重的老爷车,需要好好保养。

1986年,26岁的你断然拒绝了体制内的优厚工作,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并于次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

我很想问你,为什么不到体制内工作,而选择走一条更为艰难的路?

“我当不了这样的官,我没有这个‘修养’,我心太软,老同情人,不是当官的料。我希望自己能学点实在的、科学的、真正有用的东西。”通过《郎平自传》,你给了我答案。

就这样,你踏上了前途未卜的艰辛之旅,在美国从零开始,打工、学习、生活。

为了生计,你选择在国外俱乐部打球。有次你比赛时,软骨碎了,小碎片就在关节里跑,又卡在骨缝里,可是你依然坚持比赛。你说:“疼啊。刺激骨膜出水。四周都是积液,膝盖肿得厉害,腿根本弯不了。比赛前,先让医生把积液抽出来,打完比赛再抽。没办法,多痛苦、多麻烦,我也得坚持。”

“大家都叫我‘铁榔头’,其实我是一个‘纸榔头’。”你告诉我,你的膝盖做过7次手术。你的女儿从小就知道你浑身上下的伤,不能跟你一起玩。

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时曾有很多球迷不理解,舆论反响强烈。

1989年,你出任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带领该队获得了意大利杯赛冠军。第二年,在时任主教练胡进的邀请下,你从意大利回到中国国家队,带领中国女排获得第11届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这时,你返回了美国继续学业,并担任新墨西哥州大学女排队主教练。

前后多年,慢慢走出黄金期的中国女排已经多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当时的低潮,我们的国家也正在经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在全球大变动、大改组的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怀疑,对改革开放能否继续推进缺乏信心,对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出现徘徊观望。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关键时期做出了决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那些质疑改革开放、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消极情绪予以坚决回击,把改革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彼时,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仅获第8名,你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你接过中国女排教练的重担,住进教练宿舍,拿着每个月几百块的工资。

肯定有人告诉你,“此时你若回国执教,日子会过得很艰辛。”你却说:“在女排最困难的时候,要把这副担子交给我,这是一种信任和托付,我必须回来。”

执教中国女排仅半年多,你就率领中国队夺得世界杯第3名,次年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你在餐厅吃饭时,突然昏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但仅在医院待了半天,就回到队里训练。

女排精神是什么?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在1998年的世锦赛上,面对韩国队的强攻,你勉励队员:“现在,我不要求你们考虑名次。即使在第5名和8名之中,我们也要争。这是运动员的一种意识。运动就是竞争,在困难面前、在输赢面前,竞争的精神不能丢。”一句句铿锵的话语,像重锤一样敲打着队员们的心。

这场世锦赛后,你辞去了主教练职务,再次到美国担任职业教练。对于你的离开,当时有各种声音。一些人不理解你,甚至对你有很深的误解。

我却知道,当时的你肩负着巨大压力,加上此前积累的旧伤,已经到了膝关节积水严重,身体难以行动的程度。你选择了默默承受各种非议,在治疗养伤的同时,继续提升自己。

彼时,我国已经进行了20年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深水期。一边是国有企业尾大不掉,负债过高,一边是3000多万职工的饭碗。围绕国企改革和供给侧改革,各方争议很大。

但我国并没有放弃对市场经济改革的探索,而是选择了默默坚持,开启了我国最大一轮的国企改革,使资本、土地、劳动力得以解放,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推动时代的发展背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奋力拼搏。就像你,郎平。从13岁开始,你就与排球结缘,并随着中国女排的崛起而崛起,跟随女排的复兴而辉煌。在中国女排的10个世界冠军记录中,你全程参与了8次:4次作为主力球员,1次作为助理教练,3次作为主教练。

我想问你,坚持不变的“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你说:“‘女排精神’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女排当年是从低谷处向上攀登,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但在困难时,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无论是40年前的世界杯,还是23年前的世锦赛,或者是你又一次站到奥运会赛场上的时刻,我都想告诉你:“只要有你在,中国队就有赢的希望。不,或许没有郎平在,中国队也有赢的希望,中国女排和郎平都更成功了!”

猜你喜欢
主教练郎平中国女排
中超球队主教练变更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基于事件史分析方法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郎平:不信东风唤不回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主教练是运动员防伤的关键:来自现代足球的启示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请别叫郎平“女神”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