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及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2021-08-24 06:16胡树志李首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毛刺征象影像学

李 辉,胡树志,李首崇

(辽阳市中心医院 CT室,辽宁 辽阳111000)

原发性肺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2009-2015年间肺癌5年整体生存率仅为19.4%,而明确诊断的肺癌中有57%发生了远处转移[2]。因此,尽早对肺癌实现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在肺部疾病诊断中取得了重大突破[3]。MSCT是一种简捷、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实施多方位、全方面的扫描,在不降低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扩大扫描空间范围[4]。为进一步丰富MSCT在诊断肺小结节和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分析MSCT诊断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疑似肺部病变的患者,其中男71例,女32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47.05±7.28)岁。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疑似肺部病变,但病灶实质未明;②全部为原发病灶;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肺小结节或早期肺癌;④全部可耐受MSCT检查;⑤MSCT检查图像清晰。排除标准:①合并陈旧性病灶者;②排除肺结核、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者;③对碘对比剂过敏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MSCT检查:使用GE Discovary CT 750 HD 能谱成像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管球转速0.5 s/圈。具体步骤为:叮嘱患者平躺于手术床上,取仰卧位,双手向上举起、抱头,叮嘱患者平静呼吸,并屏住呼吸;首先进行全肺常规平扫,扫描参数设定为:层厚:5 mm,层距:5 mm,螺距:1.375 mm,矩阵:512 mm×512 mm,重建厚度:0.625 mm,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设定同常规平扫,并视情况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从手肘静脉注入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129)80 ml,速度控制为3.0 ml/s,然后将图像信息传输至工作站,并实施三维重建。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生阅片,观察包括肺结节大小、形态、类型等影像学征象。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标准:管腔内可见结节状改变,管壁增厚。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标准:可见磨玻璃样结节。

1.3 病理学检查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病理科医生共同进行双盲阅片。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描述为(%),对比采用χ2检验处理,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103例疑似肺部病变的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最终明确诊断为早期肺癌45例,肺小结节58例。典型案例见图1。

2.2 MSCT检查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MSCT检查诊断为早期肺癌48例,肺小结节55例,其中正确诊断早期肺癌39例,正确诊断肺小结节49例,诊断准确性为85.44%(88/103),灵敏度为86.67%(39/45),特异度为84.48%(49/58),阳性预测值为81.25%(39/48),阴性预测值为89.09%(49/55),Kappa值为0.71,一致性良好,见表1。

表1 MSCT检查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2.3 MSCT检查诊断早期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癌与病理结果比较MSCT检查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为77.78%(21/27),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为100%(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见表2。

注:①:女,44岁,左下肺结节,病灶边缘清晰,病理结果为炎性假瘤;②:男,52岁,左下肺磨玻璃结节,病灶边缘较模糊,病理结果为肺腺癌

表2 MSCT检查诊断早期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癌与病理结果比较

2.4 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比较早期肺癌组MSCT影像学征象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具有小泡征、毛刺征、分叶征以及血管集束征等,肺小结节组病灶边缘清晰,小泡征、毛刺征、分叶征以及血管集束征等较少,早期肺癌组小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小棘突征以及边缘模糊检出率显著高于肺小结节组(P<0.05),两组支气管充气征、密度均匀以及病灶四周模糊影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比较[例数(%)]

3 讨论

肺结节是一种圆形或类圆形的直径3 cm及以内的结节病灶,大多数肺结节为良性病变,但并不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5]。肺小结节是早期肺癌的表现特征之一,研究[6]指出,肺结节大小和生长速度是两种与肺癌有关的特征。因此,及时发现肺结节,并尽早采取干预手段,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早期肺癌的金标准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不易重复操作、创伤性较大等一系列局限性[7]。目前,胸部CT检查是诊断肺部疾病性质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其具有创伤性小以及可以从角度反映肺部结节信息的特点[8]。相比于传统CT,MSCT检查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薄层扫描的速度,扩大了空间扫描范围,也消除了漏层对图像显示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了图像纵向分辨率[9]。MSCT可检测直径为1-5 mm较小的结节,使得肺结节检出率提高8%-51%[10]。本研究通过对103例疑似肺部病变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显示,明确诊断为早期肺癌45例,肺小结节58例。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检查诊断为早期肺癌48例,其中正确诊断39例,漏诊6例,MSCT检查诊断为肺小结节55例,其中正确诊断49例,误诊9例,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4%、86.67%、84.48%、81.25%以及89.09%,Kappa值为0.71,一致性良好,表明MSCT检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其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文献研究[11]亦显示,MSCT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达0.71,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6.67%、84.85%和85.90%,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合。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SCT检查诊断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100%)显著高于早期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77.78%),提示MSCT检查在早期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MSCT检查应用优势如下:第一,可以实现快速扫描,减少扫描时间,从而避免出现伪影;第二,可以从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等多层面进行扫描,实现扫描过程中三维立体图像重建,有利于获得更加清晰的影像学图像,提高临床检出率[12-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早期肺癌组MSCT影像学征象表现为病灶边缘模糊,伴有小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以及小棘突征等,可见磨玻璃结节,而肺小结节组病灶边缘清晰,较少见小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以及小棘突征等,以实性结节为主,检出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边缘模糊、伴有小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小棘突征以及磨玻璃结节等MSCT影像学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理学特点,结合病理表现对早期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既往也有研究[14]表明,毛刺征并不完全是恶性病变的特异征象,有时也可见于炎性病变以及炎性假瘤等。侯丹玮等[15]通过对比<2 cm肺炎性结节和小肺癌的影像特征发现,腺癌中多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鳞癌中多见分叶征,提示<2 cm肺炎性结节和小肺癌具有不同的MSCT影像学征象。考虑原因,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病灶的病理变化并不相同,MSCT检查可以获得更加准确、清晰的影像学图像,对细微征象进行补充,且该检查手段可以在一次屏气内完成扫描,避免因呼吸不均匀对图像显示造成干扰[16]。因此,MSCT检查能够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进行鉴别和诊断。但本研究所选择的病例数有限,以致结果可能出现一定偏倚,后续工作中有待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MSCT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两种肺部疾病MSCT影像学征象表现不同,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根据。

猜你喜欢
毛刺征象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电化学去毛刺试验研究
新视域下金属切削毛刺控制技术实践运用探究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