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农民工就业创业指导中的实践研究

2021-08-25 09:24张孝颜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农民工贷款

文/张孝颜

农业、农民以及农民工是农村最常见的三大因素,近些年帮助农村提高经济水平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了实现这种战略目标,将以上二者甚至三者进行共同发展,成为发展方向的首要目标。因此,国家基层组织纷纷开始了帮助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的工作。然而农民工想要成功创业有着很大的难度,本文基于这种困境作了分析,并提出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用在农民工就业创业指导中的实践研究。

一、农民工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

相比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农民,已经具备一定城市视野的农民工具有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条件,但是即使如此,他们的就业创业过程也十分艰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虽然很多农民工在城市中务工的过程中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与见识,也了解了相关的就业创业信息以及积攒了一部分资金,但是其自身素质却不达标,很难在现代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完成创业。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与其他创业者相差最大的就是对于创业信息的搜集能力。大多数农民工获得信息的途径只有口耳相传,或者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判断,有很大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少部分农民工能够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获取信息,但是也缺乏对于创业信息的整理与分析能力[1]。很多农民工创业者很难完成从体力劳动者到管理者的心理与职业转换,往往由于不具备管理能力造成创业失败。还有的农民工创业者由于不具备技术水平,能够选择的创业行业较为单一,经常会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创业项目简单,抗风险能力较差,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

第二,家乡的创业环境也是制约农民工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很多农民工的家乡远没有城市中建设得那么现代化,很多在城市中拥有的配套设施在乡村中根本不存在,这无形中加深了农民工创业的难度以及成本,在更加落后的地区中甚至难以找到能够与工业配套的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同时,由于乡村人文环境等因素,有一些农民工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乡民的为难,在寻找场地以及雇佣工人时难以摆脱乡情的困扰,导致创业的经济效益远不如外出务工。即使将以上两点困境全部解决,农民工也很难摆脱自身经营水准不足的难题,导致企业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农民工就业创业指导中的应用

(一)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引领作用

帮助农民工完成在乡村的就业创业首先需要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关于这一点需要乡村基层组织出面与农村合作信用社等机构协调。可以通过简化农民工创业贷款手续的方式,使小额贷款更加便利,增加农民创业的便捷性,正常情况下农民工创业贷款手续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农民工贷款手续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填写贷款手续时,需要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本、经营许可证、自筹资金证明、担保人签字等相关信息。社区街道的推荐信需要首先由村委会审查、推荐、建立档案,然后转交乡镇街道进行再一次的审查、推荐并建立档案。之后由贷款担保中心提供相关贷款政策的查询与核实,并承诺贷款日期,小组评定。贷款担保中心承诺担保数额之后再有银行复查以上信息是否属实以及是否有所缺漏,并办理正式的借贷手续以及发放足额贷款,一段时间后,担保中心还需要进行贷款后回访工作,判断贷款人是否将这笔贷款落实到应有的位置[2]。最后再进行贷款的回收,如果能够足额回收,则这笔贷款就可以宣告完美结束。然而这样的流程过于复杂,以至于农民工在执行贷款流程的过程中很难完全补足手续,造成贷款的失败。此时,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应当将以上问题作为活动的核心,帮助农民工建立足够高效优化的审批流程。由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成员与银行机构沟通,建立一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工作站,帮助农民工快速办理贷款手续,保证创业资金的落实,发挥出基层党组织对于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引领与指导作用。

(二)开设农民工技能培训课程

很多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时只是劳务工作者,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组织管理能力,导致其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尝试的方向十分有限。因此,想要帮助指导农民工创业与就业,就需要首先帮助农民工调整知识结构,增加信息视野,帮助农民工完成管理与商业知识的学习。这种对于农民工技能与创业能力的培训需要以市场需求出发,保证知识结构的实用性。一方面,对于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需要从农民工的根本意愿,使农民工自己选择适合的学习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性为基础,通过订单式的培养帮助农民工找到适合自己的技能项目。在农村基层党建项目的帮助下,积极实现企业订单、招生、培训、就业创业的一条龙式指导,使所有参加培训的农民工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就业与创业途径。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还需要因材施教,很多想要创业或就业的农民工年龄、文化结构、学习能力、未来的职业需求都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帮助农民工完成培训。对于年龄偏大的农民工,可以选择学习周期较短的项目,如驾驶类、木工、电工等,使这一类农民工能够尽快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对于年龄偏小的农民工,可以选择更具发展性的工作,如电子信息类、厨艺类、机械类等,建立一个类似于技能培训学校的场所帮助年龄较小的农民工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文化结构偏低或者学习能力偏低的农民工,不建议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导,应该偏向于对工具的应用;对于文化结构在高中或中专,以及学习能力较强的农民工,可以适当教授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以帮助其更好地继续学习。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如上文所述的技能培训机构帮助农民工建立技能学习的场所,以更好地实现就业与创业。

(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

对于农村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基层组织可以通过加大对乡村投资力度的方式鼓励农民工将资本投入到乡村开发的序列中。发挥党组织的基础建设与服务能力,抓住农民工建设乡村的有利条件,通过系统性、高效性、规范性的服务能力,整合乡村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使乡村的产业链条实现市场化的运作。同时,还需要尽快建立农民工就业创业实习基地,通过自身资源的整合,如上文所述帮助农民工完成就业与创业项目的培训,或者依托乡村培训,实现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顺利对接。如果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不顺利,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具体面谈,帮助农民工完成创业初期的顺利过渡,广大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一条基础设施建设、人力物力储备、就业创业指导、项目介绍、创业扶持的多方位帮助,如图2所示。

图2 农民工创业服务流程示意图

除此以外,农民工还拥有较大的学历人才需求,对这类急需人才,农民工可以与各村的村委会领导协调,围绕重点内容集中突破协商。在对农村生活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改造上,尽量满足农民工的需求,以帮助农民工在不伤害村民利益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原始资本的积累。

(四)提供医疗教育保障

农民工不愿意返乡创业的大多数原因在于乡村生活条件与城市之间的差别,从最主要的日常生活到医疗、教育、娱乐,都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医疗与教育方面,很多农民工为了家中老人的身体需求以及孩子的教育需求,不愿意放弃在城市中的工作。很多乡村与城市的距离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上,距离相对较远,在没有便利交通的前提下,很难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将患者转移到具备一定医疗水准的医院。对于本身自带医疗能力的乡村,大多数乡村医生本身的医疗能力都达不到水准,使得很多除常见病以外的疾病都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而且由于收入水平的原因,很少有人愿意花昂贵的费用治疗疾病,这就进一步使得当地医疗水准下降。

三、结语

农民工要想实现回乡创业,不仅需要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创业目标,而且需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掌握企业管理与运行的知识,实现从体力劳动者到管理者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民工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指引方向,加大乡村投资力度,提供教育医疗保障,为农民工就业创业带来帮助。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农民工贷款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