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补肾调冲方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

2021-08-25 04:47高秀霞河南省太康县妇幼保健院475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6期
关键词:耳穴内分泌月经

高秀霞 河南省太康县妇幼保健院 475400

女性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过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小于两天,即为月经过少。月经过少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1]。处于育龄的年轻女性,若月经过少且未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闭经,甚至影响其后续生育,严重者造成不孕的发生。临床研究指出,若孕妇怀孕亦有可能因经血与营养物质过少,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限,从而引起流产、死胎等情况[2]。月经过少的原因较复杂,手术创伤、生殖道炎症、药物因素、卵巢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可以导致月经过少,好发于长期服用避孕药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是过度节食者。西医学认为月经过少与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正常轴神经内分泌有一定关系,临床中治疗月经过少一般采用雌孕激素进行干预,但有研究指出,该治疗方法对因人工流产术等因素引起的无合并内分泌紊乱月经过少患者疗效并不理想[3]。中医认为[4], 女性月经量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有着密切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错误均可致月经过少。为了寻求治疗月经过少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月经过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6例。联合组: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2.45±3.1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病程(12.45±1.12)个月;对照组: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1.45±4.0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病程(11.75±1.3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关于月经过少和“经水少”的诊断;(2)临床资料完整;(3)依从性较高;(4)近3个月内未服用过其他激素类药物;(5)年龄18~70周岁;排除标准:(1)合并主要器官功能不全者;(2)合并有肿瘤者;(3)存在药物禁忌证者;(4)临床资料不全者;(5)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于月经第5天起口服1mg戊酸雌二醇 (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09),3次/d,连续服用21d,并于患者服药第16天,给予其服用0.1mg 黄体酮胶丸(生产企业: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099),2次/d,连续服用6d。3个月为1个疗程。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补肾调冲方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养血补肾调冲方组成:黑豆 40g,当归、益母草、生山楂、败酱草、鸡内金各30g,川芎、枸杞各20g;赤芍、鳖甲、菟丝子各15g,川牛膝、杜仲各12g,醋三棱、醋莪术、肉桂、柴胡各10g,大枣 8g,生姜 7g,细辛 5g,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用3个月。耳穴贴压法:耳郭皮肤用75%酒精常规消毒, 将王不留行籽贴于0.5cm×0.5cm的医用胶布中, 以镊子夹持贴于耳穴肝、肾、脾、卵巢、子宫、内分泌对应穴位中;指导患者每日按压3次, 各穴位按压1min/次, 待穴位出现酸麻、发热、通胀感即可,双耳交替进行,共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对比治疗前后最近一次月经量,并使用阴道超声检查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2)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足跟痛、夜尿频多、小腹冷痛,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3)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催乳激素(PRL)水平。(4)疗效判定: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治愈:月经量恢复正常,且3个月内未出现月经量过少情况;显效:患者月经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但3个月内依然存在月经量过少情况;有效:较治疗前月经量有所增加;无效:未达到上述疗效评价标准。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联合组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足跟痛、夜尿频多、小腹冷痛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SH、LH、E2及PRL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的PRL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LH、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联合组的FSH、LH、E2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3 讨论

月经过少属于妇科常见病,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强度、工作压力显著增加,加之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月经过少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现代医学认为, 女性月经量与内分泌功能存在相关,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子宫生殖道发生改变或是出现障碍即可影响月经量,引起卵巢功能紊乱或是月经失调等疾病。目前, 临床关于月经过少的发生机制研究尚不明确,但有相关研究显示[6],月经过少与炎症、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手术创伤、粘连、不良生活习惯、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等因素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临床西医对于月经较少的治疗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采用临床西医治疗月经较少的效果不尽人意。中医学认为月经量多少与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调节有关,上述功能协调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当子宫定时藏泄的功能发生异常时,可导致月经量变化。《妇人规》中曾有记载:经血之源,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泄施于肾。

本研究通过采用养血补肾调冲方联合耳穴贴压法对月经过少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养血补肾调冲方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的患者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治疗前,而研究所用养血补肾调冲方以莬丝子、益母草为君药,菟丝子有补肾阳、益肾精作用,益母草则活血调经,而月经过少病机为肾虚血瘀型,上述二药联合具有补肾、活血之效。并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内分泌也明显得到了较好的调节,这可能是由于养血补肾调冲方中的杜仲、牛膝、枸杞子、川芎共为臣药, 其中杜仲调冲任、补肝肾,牛膝活血调经、补肝益肾,枸杞子滋补肾精、明目养肝, 川芎活血祛风、行气止痛;诸药合用, 阴阳并补, 可增强补肾之功。赤芍、当归为佐药, 其中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6-7]。另外,方中黑豆可补肾养血、抗养化,大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养血补肾填精之效。在中医学中,耳为宗脉之锁聚,人体十二经循环与中耳静脉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与脏腑经络相关,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后,可起到通经、疏络贯通脏腑、经脉,调节人体气血的目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8], 中医的肾—天癸—冲任—胞宫学与西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理功能极存在相似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采用养血补肾调冲方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月经较少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状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月经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耳穴内分泌月经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了解内分泌……
稳住内分泌
月经带的改朝换代产品:月经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