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能压住“火”吗?

2021-08-25 07:32罗燕
民生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扫码保安双减

《民生周刊》记者罗燕

“给孩子领个小礼物吧。”在儿童活动场所,除了家长和孩子外,多的便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地推人员。他们提着一袋袋“礼品”,只要家长扫码,或者留个电话号码就可以领走一份礼物。

花花绿绿的小玩具吸引了很多孩子,尽管很多家长知道这些玩具很劣质,大多是“三无”产品,但敌不过孩子要玩,还有地推人员的热情,还是会扫码领一个。

一直以来,小区保安、公园管理人员都无视这些人的进出,作为一个“带娃族”,无孔不入的推销人员让我很烦恼,也让我看到一个行业的起伏。

去年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地推人员也频繁出没,在公园、马路边随处可见推广线上课程的。今年以来,这些机构的广告撤了,但推销人员更多了。有些人已经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利润,专门做起地推,一个人代理好几个机构的推销,什么课都有。

最近见到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代理了几家培训机构的推销,他的办法是让人买试听课,然后自己把买课的钱返给人家,吸引了不少人。

我跟他聊了聊,原來他以前开了一家酱肉店,看到课程推销能赚钱,便也来做地推。但他遇上了“双减”政策,公园拉起了禁止非法经营的横幅,保安还不时来驱逐他们。

一边是培训机构大倒苦水,一边是培训机构地推广告执着发放,让人迷惑。这几年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政策多次发布,我也多次做过采访,深知治理难度之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不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是普遍存在。“双减”能压得住这把“火”吗?能压多久呢?

猜你喜欢
扫码保安双减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之高
路灯下的保安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扫码看直播
为何“逆袭”的都是大学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