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女神德墨忒尔,让世间有了四季

2021-08-26 04:05崔莹
环球人物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维纳斯古罗马耳塞

崔莹

法国画家让·安托万· 瓦托的油画《克瑞斯(夏)》。

先生早餐爱吃麦片,也就是“谷物”(Cereal)。有一天,他告诉我谷物这个词的来头可不小,它的拉丁语 Ceres源于罗马神话中的农业、谷物和丰收女神“克瑞斯”(Ceres)。而在著名的英国谚语 “没有温饱就难有甜蜜的爱情”(Without Ceres and Bacchus, Venus grows cold)中提到的克瑞斯,也是这位女神。克瑞斯,对应希腊神话中的德墨忒尔,她给大地带来富饶,教人们耕种,让人类自给自足。

有她就有谷物和瓜果

想到德墨忒尔和农作物有关,我不由得对她的形象产生了兴趣。她像淳朴善良的农妇?还是像庄严肃穆面目慈悲的仙女?古希腊诗人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将德墨忒尔描述为“金色头发”的女神,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在《神学》和《作品与时代》中描绘她“慷慨大方”“被花环围绕”“神圣”并“令人尊敬”。因为德墨忒尔是谷物女神,她的大多数形象都围绕这一角色展开。并且,同其他女神的美丽相比,她更以敦厚朴实闻名。在一些画作中,德墨忒尔经常手捧一捆小麦,因为小麦是古希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遂成为德墨忒尔最神圣的植物。但德墨忒尔手中的农作物有时也会颇具地方特色,比如她也会手捧大麦等该地区最重要的谷物。除了谷物,罂粟花是代表德墨忒尔的花,因为它们通常长在麦田里。追随德墨忒尔的女祭司的头发或衣服上便会插着鲜艳的罂粟花。德墨忒尔还常与蛇、壁虎一起出现,因为这两种动物可以在德墨忒尔保护的田间岩石下找到。

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的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让·安托万·瓦托的油画《克瑞斯(夏)》中就充满小麦的元素。画中,掌管夏天的谷物女神被画成年轻的金发女郎,她戴着罂粟和矢车菊编成的花冠,身穿白色绸缎长裙,披着蓬松的粉色披肩,坐在云层上,挥舞着镰刀,周围是好几捆小麦。在佛兰德风俗画家扬·米爾的画作《克瑞斯,巴库斯和维纳斯》中,维纳斯站在克瑞斯和酒神巴库斯的后面,她温柔地凝视着巴库斯,巴库斯却脉脉含情地望着克瑞斯。克瑞斯的头上插着一把小麦,怀里抱着一把小麦,唯恐人们认不出她就是谷物女神。这幅画描绘的是古罗马谚语:“离开克瑞斯和巴库斯,维纳斯将变得冷漠无情”,也就是后来演变成的英谚语“没有温饱就难有甜蜜的爱情”。

佛兰德风俗画家扬·米尔的画作《克瑞斯,巴库斯和维纳斯》。

左图:鲁本斯的画作《克瑞斯和潘》。右图:鲁本斯绘制的《克瑞斯、两位仙女和聚宝盆》。

当层出不穷的画师把小麦和丰收女神画在一起时,佛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别出心裁,他可不给女神画什么大麦啊,小麦啊,而是赋予她琳琅满目的水果。硕果累累,果香四溢,这何尝不代表丰收、富裕和高贵?在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展室陈列的鲁本斯《克瑞斯的雕塑》中,克瑞斯女神雕塑的周围是满满两串瓜果和象征健康的小天使们;鲁本斯绘制的《克瑞斯、两位仙女和聚宝盆》中,象征克瑞斯的也是骄人的瓜果;《克瑞斯和潘》是鲁本斯1615年的作品,画的背景中瓜果满地,女神也怀抱着一堆瓜果。

油画《珀耳塞福涅的归来》描绘的是德墨忒尔和女儿重逢的唯美画面。皮肤苍白的珀耳塞福涅从地下升起,头向后仰,手臂使劲向前伸。而德墨忒尔张开双臂,迫不及待地要拥抱女儿。

看来,有克瑞斯女神的地方,就有谷物或瓜果,就有温饱和富饶,克瑞斯成为西方最受欢迎的神祇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很多欧洲国家都习惯将她或她的象征麦穗印在钱币上,这样既表达了对女神的敬意,也同时祈求她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女儿归来大地回春

公元79年,一场火山爆发将古罗马的庞贝古城埋在了地下。在庞贝古城遗址,考古学家发现,当时的古罗马人主要供奉三位女神:维纳斯、黛安娜和克瑞斯。遗址的墙上有一幅壁画,画的是克瑞斯举着一把火炬,这象征她在寻找女儿。她找的这个女儿是普西芬妮,即希腊神话中的珀耳塞福涅。

珀耳塞福涅是德墨忒尔和宙斯的女儿。她出落得美丽大方,冥王哈迪斯对她一见钟情,而得到她的唯一方法只有硬抢。据《荷马史诗》讲述,有一天,珀耳塞福涅在田间采花,她正要摘一朵美丽的水仙花时,眼前的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哈迪斯驾着他的金色战车冲出来,强行把她带走。德墨忒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日夜寻找女儿,她不开心,庄稼也变枯萎。德墨忒尔得知女儿被冥王绑架后,大发雷霆,要宙斯将女儿救回,否则她不会让大地再次开花。宙斯一纸令下要冥王放人。但哈迪斯可不会那么轻易善罢甘休。他诱使珀耳塞福涅吃了六粒石榴籽,要知道,如果谁吃了冥界的东西,就永远不会逃离死人的世界。德墨忒尔得知后,又暴跳如雷。宙斯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珀耳塞福涅每吃一粒石榴籽,就要和哈迪斯待一个月,这样的话,珀耳塞福涅每六个月前往一次冥界。哈迪斯欣然应允。珀耳塞福涅也成为冥后。此后,在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德墨忒尔和大地一起为她哀悼,六个月后,女儿归来,德墨忒尔笑逐颜开,大地也会再次开花。

因为这个故事,世间有了四季交替,有了春天,有了生命的开始,也有了冬天,万物的凋零。也有人认为,珀耳塞福涅的消失象征往地里埋种子。传说,古希腊每年在依洛西斯城举行祭祀德墨忒尔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宗教仪式,火炬是该仪式中的重要象征,象征母亲寻找女儿。

珀耳塞福涅被冥王绑架的场景被巴洛克雕塑大师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做成了雕塑,该雕塑细腻地呈现了两个人物的“温柔和残暴”。英国画家弗雷德里克· 莱顿爵士的油画《珀耳塞福涅的归来》描绘的是德墨忒尔和女儿重逢的唯美画面。皮肤苍白的珀耳塞福涅从地下升起,她的头向后仰,手臂使劲向前伸。而德墨忒尔张开双臂,迫不及待地要拥抱女儿。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插画师沃尔特·克莱恩的作品《女儿回到身边,德墨忒尔欣喜若狂》将母女团圆的场面画在了繁花盛开的原野里,象征珀耳塞福涅归来,大地春意盎然。

左圖:弗雷德里克·莱顿爵士的油画《珀耳塞福涅的归来》。右图:法尔内西纳庄园的三女神壁画。

母性之爱的象征

位于意大利中部城市的法尔内西纳庄园修建于文艺复兴时期,1512年,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圣齐奥受基吉委托,在这里创作了壁画《伽拉忒亚的胜利》,壁画保存至今。这幅作品画的是海洋仙女伽拉忒亚逃离独眼巨人的故事,其主体是被各种海洋生物所包围的伽拉忒亚和她的侍女竭力逃跑的场景,这些海洋生物的形状受到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而其鲜艳的色彩和装饰则受到古罗马壁画的启发。

其中一处穹顶画着三位古罗马神话女神:维纳斯、克瑞斯和朱诺。三位女神神态各异,维纳斯一脸愤怒和不安,她正在寻求克瑞斯和朱诺的帮助,而后两位女神显然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三位女神的周围画满了生动的动物和丰富的水果蔬菜等,它们由意大利画师乔凡尼·达·乌迪恩设计。仔细看的话,可以识别出每个品种,其中包括当时来自美洲大陆的玉米、南瓜和豆类等。画中的克瑞斯照例头上插着麦穗。有趣的是,和赤身裸体、丰满性感的维纳斯相比,画中的克瑞斯和朱诺都穿着端庄的长裙。显然,拉斐尔将后两位女神当作成熟、优雅的女性来塑造,彰显她们母性的光辉。

英国插画师沃尔特·克莱恩的作品《女儿回到身边,德墨忒尔欣喜若狂》。

除了和谷物、丰收有关,克瑞斯也是婚姻的保护者。在古罗马的新婚游行中,有一种习俗是一个小男孩举着火把带路,象征在克瑞斯的庇护下照亮前行的路。 用于婚礼火炬的木头须来自野刺果树,因为该树可以结出许多果实,象征强大的生育力。克瑞斯被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誉为“守法的克瑞斯”。婚礼仪式中,人们也会祭祀克瑞斯,祈求她能保佑两位新人幸福美满。在庄严的婚礼中,新娘和新郎要共享一块蛋糕,这块蛋糕是用小麦做成的,小麦正是克瑞斯的象征。

在古罗马共和国中期,对克瑞斯女神的宗教崇拜和理想中的女性美德联系在了一起。这种信仰的普及,和当时的出生率下降相吻合。到古罗马共和国晚期,人们更将克瑞斯看作是母性的象征,她和人类的生育能力、分娩息息相关。

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大都美丽动人、风姿绰约,而德墨忒尔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端庄质朴,勤劳能干,她充满对人类的怜悯,教人耕种,保佑丰收,给人类带来温饱。古往今来,她的艺术形象已经和谷物、瓜果密不可分。并且,她被母性的光辉环绕。她对女儿的爱带来了四季的变迁,无论在神间,还是人间,这大概都是最强大的母爱。母爱让花盛开,而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

猜你喜欢
维纳斯古罗马耳塞
千姿百态维纳斯
第九回 古罗马人钟爱写实的浪漫
古罗马艺术从何而来?
跟踪导练(一)
当代维纳斯的诞生
解放双手的阻噪无线耳塞
著名雕像背后的故事
谁才是适合你的听音设备
现代角斗士
“维纳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