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淡水龙虾示范养殖试验

2021-08-26 05:12钱晓丽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池塘

钱晓丽

摘要:进行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养殖试验,养殖面积5336 m2,日常投喂以粗蛋白为46%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为主,偶尔搭配南瓜、玉米等蔬菜,每日投喂2次。经过6个月的养殖,分批捕捞销售。试验结果:澳洲淡水龙虾平均产量为235 kg/667 m2,平均销售规格为80 g,成活率76.4%,饲料系数1.06,净利润为1.13万元/667 m2。

关键词: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188(2021)03-019-03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学名四脊光壳南鳌虾,又名红螯螯虾[1]、红螯光壳螯虾[2],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入我国养殖[3],陆续在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等地推广养殖。澳洲淡水龙虾属热带虾类,适温范围为5℃~37℃[4],最适水温24℃~28℃,耐盐范围为0‰~10‰[5],适宜的pH值为6.0~9,所需溶氧一般为4~6 mg/L。澳洲淡水龙虾喜静怕噪,喜暗怕光,在天然水体中喜欢栖息在池底洞穴内,尤其喜欢生活于水草丰富的浅水水体和流动水体。澳洲淡水龙虾食性杂、适应性强、抗病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个体大,适合在我国南方养殖。而且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富含亚油酸和二十碳五烯酸[6],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池塘

养殖试验点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沙湾水道、骝岗水道、西樵水道环绕全镇,农业生产灌溉便利、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有机质丰富,是广州市无公害生产基地之一,素有“鱼粮糖之乡”美誉,2019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14000余亩。试验池塘在东涌镇三沙村养殖区,沙土土质,周边活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引水方便,排灌便利。池塘呈长方形,长宽比约为3∶1,面积5336 m2。池塘水深1.4~1.6 m,池底平坦。设有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排水口用60目过滤网包裹,防止野鱼、泥鳅、杂物等进入虾塘,同时避免虾苗随排水排出。塘边池底放置瓦片供虾隐蔽栖息。塘面配备两台叶轮增氧机,在阴天、闷热天气时开启。

1.2  池塘清整

2019年4月初,进行池塘清淤、干塘,晒塘20天,注水约30 cm,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微生物、泥鳅、杂鱼等,改善池塘底质,生石灰用量为170 kg/667 m2,与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全池泼洒。

1.3  种植水草

5月初,进行虾塘肥水,培养水中微生物,为虾苗提供饵料。施用发酵有机肥,施肥量为60 kg/667 m2,施肥10天后种植耐高温的黑叶轮藻。黑叶轮藻呈一枝向上生长之势,横向分枝少,减少缠绕,给池塘留有较大的水体空间,便于虾游动。黑叶轮藻不仅能为澳洲淡水龙虾提供植物性饲料,还能吸收水中的碳、氮、磷等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稳定水体环境的效果,同时轮藻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虾的健康成长。澳洲淡水龙虾凶猛好斗,种植水草也可供虾隐蔽栖息和脱壳,减少互相残杀,提高存活率。黑叶轮藻种植间距为1.5 m,覆盖率45%左右,枝叶应露出水面约10 cm,以便吸收阳光、空气,通常种后半个月内可以成活。

1.4  投放虾苗

6月14日,进行澳洲淡水龙虾虾苗投放,此时,水位约1.2 m,水温20℃左右。虾苗为养殖户自繁,亲虾来自广东省江门市,经过自然交配繁育后收集仔虾,进行标粗培育后,选取规格为3 cm左右、体表无伤、肢体完整、活力好的健康虾苗投放至虾池。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投放密度约为4000尾/667 m2。

1.5  饲料投喂

澳洲淡水龙虾食性杂,可摄食水中浮游生物、螺蛳、腐殖质、水草等,也喜食配合饲料。本次试养过程中,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6%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2#),同时搭配当地易于获得的嫩草、番薯、南瓜、玉米等。每天分别在早上7:00时和下午17:00时投喂至饱食,每次投料可分2~3次,投喂后半小時观察食料情况,虾聚集减少,出现少许剩料,表明达到饱食。投料量根据天气等情况增减,记录每日投料量。

1.6  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记录水温、pH值、氨氮、透明度、水位等。水温17℃~32℃,pH值6.5~8.0,氨氮浓度<0.2 mg/L,溶氧量4~5.6 mg/L,透明度25~35 cm,水位1.0~1.6 m。根据水质情况,约30天左右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20%~30%。不定期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

1.7  日常管理

每天至少早晚两次巡塘,观察虾摄食、活动等生长情况。发现残饵、死虾及时清理,观察池塘周边情况,发现田鼠、鸟、蛇等敌害生物及时采取措施清理,观察水质水色,轮藻生长较快的季节要及时修剪割除,避免过密造成水中溶氧降低,影响虾活动,一般覆盖率不超过50%。遇到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增加巡塘次数,加固塘梗,确保防逃逸设施能正常使用,增氧设施正常,用电安全。连续阴雨天多开增氧设备,增加水体溶氧量。

1.8  病害防治

澳洲淡水龙虾抗病力强,一般不易染病,病害以预防为主。养殖前,对池塘进行清淤消毒,虾苗下塘前可用3%的盐水浸泡消毒,防止病原带入水体。注意日常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体指标。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过量投喂。

2  养殖结果

2.1  产量

养殖6个月后,于12月初和12月底分两批池塘,共捕捞澳洲龙虾1880 kg,平均亩产235 kg。出塘时每尾虾均重80 g,成活率76.4%,饲料系数1.06。

2.2  经济效益

澳洲淡水龙虾总产量1880kg,出塘价格80~90元/kg,总销售金额15.80万元。投入支出包括龙虾苗1.60万元,塘租1.65万元,饲料2.00万元,人工、用電、用药1.50万元,共计6.75万元,总收益9.05万元,平均净收益1.13万元/667 m2。

3  总结

养殖试验表明,本次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的养殖试验亩产235 kg,出塘均重80 g/尾,成活率76.4%,均高于2018年李振言[7]调研的养殖亩产166 kg,出塘均重71 g/尾,存活率46.76%,养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养殖试验过程中,未遇发病现象,对管理技术要求不高,养殖周期短,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养殖前景。养成后在当地销路广阔,周边农庄、农家乐、酒楼、居民、水产市场较多,需要量可观,可在本地推广养殖。

本试养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总结: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清淤、干塘工作为后期养殖创造出良好的环境;肥水种草是保持水质的重要环节;日常水体消毒和水质调节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每日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原则,选择适宜营养含量的饲料,每日在固定时间和地点适量投喂,不投喂霉变饲料,同时根据天气和虾的状态酌情增减投喂量。每日巡塘,观察水体及虾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养殖试验和调研发现,推广养殖还需要一些环节精进改善:①种苗方面:专业繁育澳洲淡水龙虾的企业较少,种苗质量不高。本次养殖用澳洲淡水龙虾为养殖户保留亲虾自繁自养,繁殖过程人工干预少,产苗量、育成率欠佳,苗整齐性欠佳。②饲料方面:目前市场上缺乏澳洲淡水龙虾专用饲料,营养构成可能未达到虾生长所需的最佳需求量。本次试验用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否取得了最佳养殖效果还有待讨论。③销售方面:澳洲淡水龙虾在本地养殖量较少,市场需求量大,但销售方式仍采用传统的虾贩倒卖到水产市场为主,未形成链条销售。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将大大推动澳洲淡水龙虾在当地或更广地区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广军,孙悦,郁二蒙,等. 澳洲淡水龙虾与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J].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31(09): 4339-4348.

[2]郭占林,李嘉尧,甘信辉,等. 不同脂肪源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及其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 2010,17(05):996-1004.

[3]蒋和金,韩新荣,朱云海,等. 澳洲淡水龙虾繁育和养殖试验[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24):42-43.

[4]丛宁臧素娟姜增华成强陈劲松. 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与克氏螯虾的比较[J]. 河北渔业. 1998(02):3-6.

[5]黄金洪.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J]. 黑龙江水产. 2019(2):38-40.

[6]罗钦. 3种养殖模式下澳洲淡水龙虾肌肉脂肪酸品质比较[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9):1-8.

[7]李振言. 澳洲淡水龙虾腾跃海鸥岛,产业兴旺耀石楼[J]. 当代水产. 2020,45(11):68-69.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池塘
《池塘》
热闹的池塘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池塘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
夏天的池塘
造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