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2021-08-26 06:58宋亚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信息安全计算机

宋亚维

【摘要】现阶段,伴随互联网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的普遍运用,互联网技术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时,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提升人们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的策略,希望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计算机;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25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使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时也逐渐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行为以及生活习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窃取个人信息提供了渠道,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由于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信息窃取、数据泄露等安全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都带来严重影响,造成经济损失。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1.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对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发现,现阶段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以下几种:

1.1 硬件设备

网络设备的硬件老化、网速迟缓或是网络设备存储环境,都会影响数据的传输速度。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一旦硬件设备的功能滞后或老化导致传输速率的降低,网络延迟就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进而造成数据的丢失或者泄露,威胁到数据的安全。

1.2 人为因素

计算机使用者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执行者,但是很多使用者在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当中,如果未依照使用标准来进行操作、个人账号未妥善保管或者未定期查杀病毒等,很容易导致系统出现错乱,导致个人信息被盗。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设备疏于管理也会导致个人信息被窃。

1.3 病毒入侵

不法分子为窃取用户的信息,会向用户发送一些含有病毒文件,用户在接收这些文件之后,文件当中的病毒会入侵到计算机系统当中,导致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流失,或系统停止运转,导致计算机内部的各项信息出现损毁。

1.4 黑客攻击

黑客是对于一些不法入侵其他用户电脑窃取一些重要信息的人的统称,黑客入侵行为属于一种恶意犯罪行为,该种行为主要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被动性入侵行为,就是黑客在用户传递信息的过程当中截获这些重要信息;而另外一种就属主动性入侵行为,就是主动的去破解用户电脑的信息防护系统并复制用户电脑当中的重要信息。不论是何种因素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出现。

1.5 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國已经公布了一系列的关于信息安全的公文和标准,但是对比英美国家,尤其在技术标准的研发方面,还远不够完善,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系化,导致个人信息使用上存在漏洞。

2.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

2.1 注重管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

在硬件方面,对硬件设备及网络线路等进行定期的检查、更新以及维护,以防止因设备的老化等问题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和泄露,有问题随时处理,确保硬件设施的质量与安全性,定期对硬件设施的进行杀毒,定时清理系统中的垃圾文件,防止存储的数据硬盘有病毒的入侵,确保人们的重要数据不出现安全问题。此外,也需要将软件层面的安全管理落实到位,经常更新软件安全保护系统,下载最先进的补丁,确保计算机软件系统正常运转,以提高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

2.2 提升计算机用户的综合能力

个人用户定期的学习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常识性知识,保证自身具备大数据技术基础应用能力,规范自身的应用行为,保证每一位个人用户的综合能力能够有效的支撑其预防一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不利影响因素的出现。完善培训机制,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要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原则,计算机网络信息防护技术种类,创新管理意识,职业素养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从而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满足各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需求。

2.3 提升网络安全系统有关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安全素养

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要掌握病毒性能与功能,使用防火墙防止病毒的入侵,从根本上避免数据偷盗行为的出现,按照规定时间展开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检验、维护工作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同时,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要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责任,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按规定使用其管理权限以及系统访问权限,保证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4 加强计算机系统防护

2.4.1 提高防火墙的等级

伴随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提升,入侵的病毒也是多元化的,计算机网络防火墙的运用能够让互联网访问更加安全,所以,在大数据时代,要提高网络防火墙的防护等级,增大打击木马病毒强度,集中解决病毒,增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使计算机系统运行有稳定和安全的环境。

2.4.2 随时监督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在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运用了计算机技术,这使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运转时的安全性受到威胁,特别是计算机被攻击与入侵的事件逐渐增多,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转,采用入侵监测技术实时监控计算机网络,保证尽可能快地检测到系统的漏洞以及黑客攻击数据的行为,采用有针对性的策略确保计算机网络更加安全与稳定运行。

2.4.3 定期使用杀毒软件杀毒

计算机存储的信息蕴含着巨大价值,对网络黑客等不法分子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会吸引更多的攻击者;在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信息更加容易被发现,也更加容易被攻击,黑客会监测其存在的漏洞进而对其进行攻击。因此,计算机系统中应该安装杀毒软件提升运转安全性。目前市场中的杀毒软件有很多种类,功能层面也逐渐健全,经过合理运用杀毒软件,可以保护计算机系统,确保计算机信息更加安全。

2.4.4 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弥补漏洞工作

增强计算机网络漏洞修复能力,集中进行系统安全修复,随时修复计算机网络系统问题,降低计算机系统安全漏洞出现的概率,防止部分病毒入侵造成的系统安全隐患;制定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预警制度,如果网络系统发生安全问题,以及遭遇木马病毒的侵入,系统能够自动发出安全预报,从而自动增强安全防御工作。

2.4.5 保护用户账户的安全

提高计算机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个人账号,例如邮箱的账户、通讯软件账户、游戏账户、网银账户等,都应该对其展开安全监管,在设置密码时,增加密码的难度,同时按照要求定期更换密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计算机安全问题。

2.4.6 控制访问权限

用户在运用网络的时候,应该设置多种权限,在用户端开展信息安全维护。比如,用户能够对硬件中的多种文件和文档等材料输入密码,避免信息被偷用,而且多种软件在运用的时候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确认用户自身信息是否安全,同时对登录人员的信息进行确认,避免用户信息被人盗用。当前多种硬件设施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避免这部分设施记录用户的信息,导致用户出现严重损失。

2.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继续完善国家主管机构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条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加以完善,提高其专指性以及操作性。比如,对特定类型的隐私数据给予额外保护,制约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共享程度。对特定数据的收集过程加以控制,限制信息共享的数目与范畴。除非得到授权,否则限制对数据的使用,针对自动决策技术采取适当的制衡手段,在根源上防止个人信息泄漏,让用户信息得到保护。

3. 结束语

大数据在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加大了数据的信息安全风险。如何降低或回避这种安全风险,保证个人信息安全,这对使用计算机的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防护,对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有利,对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红章.大数据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学改革[J].财富时代,2019(10):206-207.

[2]孙文诗,冯乃勤.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12):29-30.

[3]尚朝亮.基于大数据背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措施的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25.

[4]周亿城,陈靖,唐满华,彭添焕,王荣汉.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和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83-84

[5]叶维裕,陈景.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2):69-70+75

[6]聂紫星,宁晓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保护技术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2):42-43

[7]林润辉,谢宗晓,王兴起,魏军.制度压力、信息安全合法化与组织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月刊),2016年第2期,112-127

[8]肖广娣,凌云.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5):7937-7938

[9]HodgesD,CreeseS.BreakingtheArc:RiskControlforBigData[C].BigData,2013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EEE,2013:613-621

[10]侯林.大數据时代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才智,2013(3):333-334

[11]刚轶金,李涛.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猜你喜欢
大数据背景信息安全计算机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绩效管理的探讨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大数据背景下石油科技翻译
2014第十五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