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 情满公交
——记北京公交集团客三分公司456路驾驶员张聆琳

2021-08-27 03:01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城市公共交通 2021年8期
关键词:北京公交车组车队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季 伟

北京公交集团客三分公司456路驾驶员张聆琳

2013年—2019年荣获北京公交集团“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

2012—2019年荣获北京公交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4年、2016年、2018年荣获北京公交集团“公交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2015—2016年荣获北京市交通工作个人先进

2019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北京公交集团“公交大工匠”荣誉称号

走出公交技校 开启美好生活

张聆琳是知青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那个年代,父母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东北建设兵团,18年艰苦的农村生活,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本色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回到北京后,张聆琳考入了公交技校,学习车辆驾驶与维修专业,在学校的两年半,他刻苦钻研书本知识,认真琢磨驾驶技术,1995年5月毕业后进入了北京公交集团。

张聆琳先从售票员做起,熟悉公交工作的流程、特点。他每天在车厢里工作,干活别提多带劲了,报站宣传,解释疏导,服务找座,让他感受到与乘客心与心的交流,感受到为乘客服务的喜悦。每趟车回来后,不用司机师傅说,他就主动打水搞卫生,拖地板、擦玻璃、刷车身,总想让车辆保持干净清爽,职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年后,张聆琳成了见习驾驶员。他喜欢车又爱车,对能开上公交车满怀敬畏。通道车那么大的身躯,承载百多名乘客,安全第一最重要。在他接到车队练车通知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父母亲,让他们分享儿子的喜悦。车队选派了最优秀的老师傅辅导他带客实习,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张聆琳很快适应了车辆和路面上的情况,驾驶能力得到了提升。

为了做到平稳驾驶,他坐在凳子上用扫地笤帚当挡把,模拟如何平稳挂挡;每日跟班回来,他都会将当天驾驶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不断总结。半年后,他终于可以独立开车了,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首都公交驾驶员。

潜心钻研技能 真情服务乘客

张聆琳对车辆的热爱源于内心的喜爱。《论语》里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车辆的检查、驾驶亦是如此。为确保行车安全,他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车队,把车辆检查到位。

作为驾驶员,开好安全车是根本所在,让乘客满意是岗位追求。他最初工作的线路是410路,这是一条郊区线路,北到西客站,南到黄村火车站,线路里程长,途经城乡结合部,又是连接两个火车站的唯一线路,早晚高峰客流非常集中,他行车小心翼翼,一刻不敢懈怠。

身为一名新驾驶员,会开车是基础,做到安全、节能、舒适、快捷则是心态和技能的体现。张聆琳向老师傅们虚心求教,学习经验技巧。慢慢地,他会留意线路中红绿灯时间和变化,哪些路口较复杂,哪些路段有陡坡,如何应付突发,如何应对雨雪。为了让乘客坐得安全舒适,他坚持中速行驶、文明礼让,进出站提前减速避让,不强行并线,避免车辆晃动或急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完善和提高职业技能。

要当好驾驶员,卫生先要好。张聆琳牢记师傅和领导的教导。以往的黄河牌公交通道车上的铝合金条最难擦,一条一条的细缝,用抹布、墩布都擦不干净,张聆琳和小伙伴用铁丝、钉子,一点一点把铝合金条里的泥抠出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只要是他开过的车,里外都要干净亮丽,即便现在有了专业的擦车队,上车以后他也会习惯性地将犄角旮旯的卫生再打扫一遍。

青春奉献公交 企业助我成长

公交是个大家庭,既有像李素丽、刘俊华为代表的老一代劳模,也有像刘美莲、张鹊鸣等新时期的领军人物。张聆琳认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不够,要向先进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年轻时精力充沛,他一心想着多做点工作,无论是清洁车辆卫生,还是站台服务活动都主动参加。2001年,组织派他到市级青年文明号车组锻炼,在这个集体里,他努力接近身边榜样,学习他们,用心感受。车组就像一个小家,碰到难事,大家一起应对。因为是年轻人,理应多承担、多奉献。遇到同事有急事就帮忙替班,车队车辆年检验车、春季发动机散热器除尘、夏季防汛积水点安全岗、冬季扫雪铲冰等,他都能主动去做。张聆琳觉得集体就是集中每个人的力量,共同体现人生的价值。

张聆琳是一名平凡的公交人,日常接触的是岗位上的点点滴滴,记忆最深的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

一是认识到什么是肩上的责任。刚到车组不久,正值冬运期间,车队在西客站早高峰开展站台服务活动,他和搭班的大姐约好在站台见。但竟然忘记上闹钟,第二天起床都六点多了,匆忙穿好衣服赶到站台,车组的其他人都已经把站台打扫干净,横幅等宣传环境也布置完毕。当时真是羞愧难当,搭班大姐并没有责怪他,一边递给他袖标和指挥旗,一边安慰他:“聆琳,知道你这几天辛苦,工作忙,年轻人多睡会儿没关系,有我们在这盯着呢!”张聆琳一边整理袖标一边想,人家大姐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能提前到岗,自己一个大小伙子为什么做不到?

二是体会到什么是服务的真谛。公交是服务行业,难免要能承受委屈。某年初夏的一天,他驾车正出站,突然从后视镜看见后面有个乘客在挥手,他赶紧平稳停车,等待乘客。没想到的是,乘客一上车,不但没感谢,还劈头盖脸一顿指责:“你怎么回事儿,眼瞎了,看不见我跑过来啊!”他没有回嘴,而是客气地说:“师傅,您消消气,往里走,下回出站的时候再多看看。”当时乘客没再多说一句话。下车时,这名乘客突然走过来,对他说:“师傅,刚才我脾气有点大,过激了,您别往心里去啊!”这一句话,让张聆琳险些掉下眼泪。这件事让他懂了,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相互理解。服务中即使自己没做错,如果乘客不满意,也要少为自己辩解;如果的确有错,要多说几句道歉的话,多说几句对不起。

2005年,在车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所在车组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而张聆琳也在2007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驾驶“致敬”彩车 光荣接受检阅

在组织的培养下,通过个人的积极努力,张聆琳连续八年获得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连续九年获得优秀党员、三次获得公交劳动奖章、一次公交大工匠、一次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被聘为分公司车辆卫生佳形象代言人。组织给了他许多的荣誉,他感恩企业、感恩组织、感恩时代,最让张聆琳激动的是,2019年建国70周年大庆,他还满载一车共和国老英雄,庄严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2019年,张聆琳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建国70年大庆彩车驾驶员。在动员会上,公司领导激励上会职工说:“咱们北京公交人,多大的场面都经历过!多少困难都克服过!我相信经过同志们的努力,一定能圆满完成好这次任务!为咱们的企业增光添彩!”就是这句话,鼓舞了他的斗志,让他更加自信。当张聆琳踏入训练场,看到大板上搭着密密麻麻脚手架的拖挂车时,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开好它,我能行。”

“十一”国庆节当天,张聆琳和伙伴们驾驶礼宾车通过天安门广场,圆满完成任务。指挥部领导通过手台向21部礼宾车说:“谢谢同志们的努力,车队走得非常好,国庆游行总指挥部的所有领导在车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都起立为你们鼓掌,我代表国庆游行指挥部向同志们表示感谢。”在那一刻,他为祖国感到无上荣光,为企业感到幸福骄傲,为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倍感荣幸。

奋战防疫一线 做到“五个带头”

在举国欢庆春节的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一名公交战线的驾驶员,张聆琳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他积极做到“五个带头”,带头站在防控斗争第一线,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带头发挥无私无畏精神,不畏艰险、挺身而出、顽强拼搏;带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宣传防范知识,解读政策措施,关心关爱群众,扶危济困;带头落实防控措施,不能参加聚会聚餐,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带头坚守岗位,扎实工作,自觉经受政治考验和党性检验,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张聆琳还深入社区,开展疫情防护知识宣传、社区居民信息核查、主动为广大居民测量体温等工作,指导居民正确认识疫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发挥党员进社区、上一线、打头阵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十八年的风风雨雨,二十八载的春华秋实。在城市公交驾驶员的普通岗位上,张聆琳像一颗朴实无华的小草默默地奉献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崇高的职业道德迎送南来北往的乘客,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用真诚和爱心展示公交人的风采和新时期公交人的新形象。

猜你喜欢
北京公交车组车队
(书法)《百年公交》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百年风云》(隶书)
以电代油推进绿色生产
北京公交助力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发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基于WiFi便携式防砂车组生产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雷尼亚诺车队Legnano
神秘的车队
大小交路嵌套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最优车组数开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