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大圆珠壶”的造型美感和文化内涵

2021-08-27 05:09许嘉琳
佛山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紫砂

许嘉琳

关键词:紫砂;大圆珠壶;造型美感;文化内涵

1前言

紫砂壶的设计以光素器型最为常见,与花器、筋纹器并存于世、交相呼应、互相影响,光素器与其它壶器相比,没有繁杂的装饰和华丽的外形,合理地运用点、线、面相结合,以简单线条匀称、平衡、统一地描绘出线条,就艺术性而言,紫砂“大圆珠壶”(见图1)是紫砂光器中古朴自然、清新淡雅的代表之一。“圆、稳、匀、正”是制壶艺人们对于紫砂造型的探索心得,充分体现了世人对于壶器造型独特的审美眼光。

2紫砂“大圆珠壶”的造型美感朗、清晰明快,“大圆珠壶”是曼生十八式之一,器身为圆珠形因而得名,壶身珠圆玉润,壶把、壶钮、壶盖设计轮廓饱满。壶身呈扁圆珠形,壶钮也是圆珠形,壶钮与壶身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线条流畅,壶把长圆,壶盖嵌入壶身中融为一体,使整个壶器显得十分生动可爱,犹如浑然一体。

紫砂“大圆珠壶”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圆字,壶身是一个较大的圆珠,壶钮是一个娇小的圆珠,有交相辉映、上下呼应之感,壶身圆润、線条自然,壶把长圆,抓握舒适方便。壶器设计简洁明了、圆润可爱,值得把玩。“大圆珠壶”造型典雅、形色古朴,圆润饱满却不失方寸,壶身上下得体,更是显出东方韵律之美,整个壶身形成上下丰满的姿态,亭亭玉立、端庄祥和,静谧之美更是妙不可言。壶嘴微微向上弯曲,之后一气呵成,壶嘴朝天,在转折的地方却显出方寸之劲道,美妙十足,如此线条交代得如此清晰,实在是显示出制壶艺人高超的制壶技巧。“大圆珠壶”的造型之美富有韵味,主要还是由于壶体的各种搭配而成,作者的独具匠心使得整把壶雍容华贵、气度不凡。

“大圆珠壶”是圆器,整体的造型比例适中,圆是紫砂壶造型设计中极为常见的几何形体之一,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图形之一。在紫砂壶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大圆珠壶”的造型之美全在一个圆字,正是这个极具美感的图形赋予了紫砂壶美的享受,根据不同的弧度、大小来概括着这个图形,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圆代表着圆满,“天圆地方”、“圆融”都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美的概括,也是中国佛学文化中的追求。人民追求圆满的生活,总之圆是中国人最为接受和最为喜欢的图形之一,也是符合中国人民审美的图形,人们对于圆的追求甚至就到了“珠圆玉润”的地步,紫砂壶圆器的造型恰是反应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美的最高追求和认知。

3紫砂“大圆珠壶”的文化内涵

“大圆珠壶”折射出中国人对于审美的志趣和定位,壶器内盛茗茶,令人爱不释手。“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颇为丰富的词汇,“圆”有着特殊的味道,它不仅仅是一个图形,还是一个景象、一个美好的愿景、一个美好的寓意、一种美的代名词。圆之于古人,就是一种美满的象征,也是方圆辩证思维的象征。中秋佳节,月圆更是这个美好节日的象征,到处都是一派秋高气爽、月圆美满的景象。紫砂“大圆珠壶”饱满的圆珠造型,实在是惹人可爱,感觉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来洗涤尘世问的喧嚣,顿悟圆满的心灵境界,因此作者在壶器上刻字“珠圆玉润”,以此来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与整体的造型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传统的紫砂壶艺多以实用为主,在延续了传统壶艺的过程中又会有许多创新和创造,旨在追求作品的艺术性,在当代社会的审美标准下紫砂壶的实用性已经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了,制壶艺人可以通过紫砂壶独特的艺术性来创新出新的属于紫砂壶特有的生命力,对于紫砂壶的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改变,紫砂壶作品本身能否将作者的情感融人其中,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这也是对于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的评判标准,这把“大圆珠壶”是在传统的圆润价值观上立意,赋予它圆润的视觉美感,犹如一颗圆润的珍珠,在散发着生活的美好,给人一种无尽的想象空间。

4总结

紫砂“大圆珠壶”的美体现在既表达了美好的寓意,又能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一件好的紫砂作品所蕴含的美好寓意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大圆珠壶”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它有了不一样的魅力,世人所想的美好愿景通过这样一件作品呈现在眼前,泡一壶香茗,欣赏着喜爱的紫砂文化,这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发展中国紫砂文化,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不忘传统,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中和传统文化碰撞,擦出火花,大胆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努力提高艺术修养,紫砂艺术在紫砂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紫砂
亦步亦新
——紫砂·九隽”作品选登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意的语言——浅述紫砂作品“四方如意壶”的创意构造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