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孙武

2021-08-27 23:04王汶怡齐心
小猕猴智力画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孙武吴王伍子胥

王汶怡 齐心

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是齐国人,因齐国内乱,他不得已出走吴国,后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在吴楚两国争夺霸主之战中,孙武为吴国制定袭楚方略,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军大败楚军,并占领楚国都城郢城,使楚国几近覆亡。吴国以一隅之地而称霸诸侯,孙武起了重要作用。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一书,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的兵书。

《孙子兵法》有兵法13篇,共计5000余字。书中阐述了战争中克敌制胜的规律、军队的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以及军队的后勤工作等,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孙武出身于精通军事的贵族,是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孙武在参加吴楚之战后因负伤退隐山林。春秋时期,我国社会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化,社会动荡,诸雄争霸,兼并战争频繁而激烈。特定的历史条件,为新的军事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孙武在审度当时军事现象、总结历史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写成《孙子兵法》一书。书中精辟论述了战争指导思想、战略战术原则等一系列问题,揭示了一些战争的重要规律,被西方现代军事家称为“战略之祖”。《孙子兵法》被译成多国文字,孙武也因此被公认为第一个具备成熟军事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受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水平、外交策略、軍事实力、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战争的胜负主要由以上这些因素决定。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不利因素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正是因为孙武在军事科学中概括和总结出了诸多哲学道理,所以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居于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地位。孙武的军事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但他的军事思想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兵法家,并且以其卓越的见识深深影响了后世。

历史中的小故事

童年孙武

孙武出生后,爷爷希望他长大后报效国家,成为国之栋梁,就给孙儿取名为“武”。“武”字由“止”“戈”两字组成,能止戈才是武。孙武8岁开始接受教育。他刻苦学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随着慢慢长大,孙武逐渐显现出对军事的爱好和在军事方面的天赋。他特别喜欢听打仗的故事,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兵书。童年时,孙武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捕鱼的启发

一日,孙武在河边玩耍,看见一群汉子在忙着立木桩拴网。孙武问:“捕鱼为何不用叉子?”汉子笑着说:“一叉只得一鱼,本领再大,一日能捕多少?而用网一次能抓更多的鱼。”孙武将信将疑。只见那群汉子用一支长棍击打水面,吓得水中的鱼儿直往网上撞,网上不一会儿就挂满了活鱼。孙武大受启发,他想:“打仗同捕鱼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再骁勇,在战场上杀敌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借用众兵之力,将战术计谋用于交战中,那就大不一样了!”从此,孙武开始研究兵法。

初露才华

孙武15岁时,高氏和栾氏家族计划消灭孙氏家族。孙武沉稳地对祖父说:“在野狼窝一带建一个倾斜的村落,再修一条窄得只能行一辆战车的通往西北凹林子的路,然后令兵士乔扮成百姓,若敌人来攻,兵士便假装乱作一团的百姓,朝凹林里逃跑。敌人必追,所以只要事先在凹林里埋伏下伏兵,就能大败敌军。”祖父连声称赞,立即按孙武的计策布置下去。高栾联军果然中计惨败。

孙武练兵

吴王阖闾为了考验孙武,在后宫的妃嫔宫女中挑了180人交给孙武练兵。孙武把这些人分成两队,由吴王的两名宠姬分别担任队长。当孙武三番五次发布号令时,女“兵”们却不按号令行动。孙子说:“不尊号令是士兵的过错,按军法该杀。可是士卒不可尽杀,所以队长当受其罪。”孙武于是下令把两个队长斩首,然后重新任命两个队长,继续发布号令。很快,这支队伍就像模像样,一派纪律严明的军队气势。阖闾发现孙武确实有将帅之才,就任命他为将军。

治国安民

吴国在伍子胥、孙武的治理下,国家大有起色。吴王把他们两人视为左臂右膀。一天,吴王同孙武讨论起晋国的政事。吴王问道:“晋国的大权掌握在六个大夫手中,将军认为哪个家族能够强大起来呢?”孙武回答说:“六卿之中,赵氏一向宽政待民,租赋历来不重,兵吏也最少,百姓负担最轻,最受国人拥护。晋国的政权最终要落到赵氏的手中。”孙武论述晋国六卿兴亡的一番话,就像是给吴王献上了治国安民的良策。吴王听了以后,深受启发。

悄然归隐

吴国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争得霸主地位。吴王夫差渐渐自以为是,对孙武、伍子胥这些功臣不再那么重视,反而重用奸臣。他听信奸臣的挑拨,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的死,给了孙武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意识到吴国已经不可救药了,于是悄然归隐深山。

猜你喜欢
孙武吴王伍子胥
“千金”的由来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东周列国志(10)
孙武为何敢于斩杀吴王宠妃?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以《螳螂捕蝉》为例,谈劝说的技巧
《孙武专题研究》
伍子胥出昭关
伍子胥巧言保命
英雄要离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