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预习有效性的方法

2021-08-27 20:49郑小梅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2期

郑小梅

摘 要:许多语文老师教授新课前都会布置学生预习,但经常发现预习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了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实施中,不断实践,不断修改预习方法。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总结出提高预习有效性的方法;其一是教给正确的预习方法;其二是教师做好预习检查。学生有效地预习能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指导性。

关键词:充分读文;借助工具书;预测质疑;考查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不仅可以降低学生接受新知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知和未知在课堂上得到验证和解答。近年来,虽然许多老师对预习越来越重视,但还普遍存在预习效果不理想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呢?

新课标对学生的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不能任意拔高或降低。预习方法还应该符合简易、实用、有趣、有效这几项原则。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是有效预习的策略之一

三年级学生预习能力较弱,学期初,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本学期新的预习要求。刚开始实施时,教师先按照预习要求,一步一步地教学生完成第一篇课文的预习。接下来,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拨、引导。有了两课的预习经验,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家里完成。那么,三年级的预习要求是什么呢?

1.充分读课文是做好预习的重要一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课文必须建立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如果学生课前把课文读通顺,课堂上理解课文就会事半功倍。阅读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如果课前没有充分读课文,单靠课堂上读一两遍,是很难跟得上教学进程的。时间久了,这些学生就会出现被动接受的情况,阅读差距就更加明显。由此,预习时,老师应布置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而且每一遍的读都应明确怎么读,还应带着任务读。比如,三年级,提出读的要求是“低声读,标序号查生字;大声读,划出生词读读;无声读,找出新鲜词句;再默读,想象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地读,让学生不觉得重复枯燥;有目的地读,能很好地检验读的效果。只有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才能在课堂上显露出来。

2.借助工具书是做好预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教师应教会学生自觉借助工具书进行预习。使用工具书时,必须“动手动口动笔”。“动口”,就是初读课文时,一定要开口读出声。遇到生字不会读时,通过查找工具书,标注字音,把生字读准确。“动笔”,就是划生字词,并尝试把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写出来,再利用工具书查找正确的解释。通过不断地比较,就能够越来越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词语的意思;“动手”,即一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生词,或者是不理解的地方,都应动起手来,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学习,读准字音,明白字义,了解课文的内容。

3.敢质疑、乐预测更是做好预习的关键一步

“学贵有疑。”三、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在预习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的题目进行提问和对内容的预测,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能引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施后表明,学生对课题的疑问和预测完成得最有成效。课堂上,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知,浓厚的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乐于探索。质疑和预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许多老师一直在努力追求的。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预习方法,自觉运用方法预习课文,就可以提高预习效率,也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先亮了绿灯。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本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二、做好预习的考查,保证预习质量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老师布置的预习,学生乐意去做,但如果要做到实效,除了靠切实的方法,还要靠检查反馈。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的检查应全面铺开

学生读课文时,老师要认真听,要求其余同学也用心听,纠正读错的字音,指正错、填、漏的字词,要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读,不要仅限于尖子生。如果学生普遍读不好,就让大家再读,不急于讲读。检查朗读情况应严格,在以后的预习中,学生就会多读几遍课文,并争取读正确流利。

2.字词理解的批阅应持之以恒

例如,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一文,通过课前的批阅,老师发现学生所找的新鲜词语较一致——“明朗”“熨帖”。特别是“熨帖”,80%以上的学生课前都有查找它的意思。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修改教学设计,学生对于“每一片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巴掌,熨帖地、平整地粘在水泥道上”的理解就更准确。老师的批阅将逐渐纠正学生预习时随意抄写、糊涂应付的不良做法。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预习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不只是一个学段的教学工作,不同年段又有不同的預习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从素质教育的要求上看待预习。学生的预习能力加强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希望更多的老师关注预习方法的指导,切实提高预习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等。

参考文献:

[1]甘梅.做好课前预习,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扬帆起航[J].新课程(上),2017(10):84-85.

[2]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09.

[3]李婷婷.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方法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2014(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