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电视对话,实现自我定位

2021-08-27 05:17康樾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创新

康樾

摘   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电视行业作为传统媒体的主流运营产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历变迁。是否应当适应国际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如何在趋同中寻找差异,在差异中寻找创新的立足点,值得电视人思考。本文以中英达人秀节目为个例,探讨中外相关电视节目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关键词: 达人秀   创新   节目特色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视节目创新机制各有不同,时常关联。首先让我想起第27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中关于影视项目创新的论坛,论坛中提到集中优势资源,传递创新新方式的重要性。其次,2018年8月,在业界轰动一时并在电视领域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会议——中国双鱼岛论坛暨首届中英电视节目创意创新管理高峰论坛同样传递出创新的发展规划。创新创意永远是电视节目取得突破的重要环节,会议中两位中英代表纷纷表露渴望走向世界融合的心声: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坚持创新,从原有的生活状态中汲取营养,在节目创新上取得突破①。然而,准确的自我定位并不是单一的闭合性发展,这种自主学习创新发展需要不断地将中国传统电视节目与世界电视对话,逐渐走向多元化。同样,英国第四频道首席执行官大卫·亚伯拉罕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英国电视节目坚持原创性和技术品质,此前已有与中国电视频道接触的经验,希望能与中国电视媒体人一起,寻找与世界的融合之道①。

本文通过《中国达人秀》和《英国达人秀》两档同类型真人秀节目的比较,剖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作魅力。

一、《中国达人秀》和《英国达人秀》概况

2010年《中国达人秀》开始播出,一直以为普通人实现梦想并发挥特长为宗旨,坚持平凡创造奇迹的节目定位,多次刷新电视节目收视率记录,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尊重和鼓励平凡梦想,帮助身怀绝技的普通人构建舞台。本节目的社会地位不言而喻,在国内外数次巡回演出与招募,让《中国达人秀》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成为中国省级卫视综艺节目的佼佼者。在达人秀全程海选、初赛、半决赛和总决赛的四个阶段,高晓松、伊能静等人担当评委对实时赛况做出点评和回应,程雷、曹可凡担当主持引导整个节目的进程。

在购买《英国达人秀》的节目制作版权后,《中国达人秀》作为二次引进的非原创型电视节目进入国内电视市场。所谓版权实际落脚点在于节目制作的经验分享,外形好似一本小书,“圣经”或“宝典”是国外电视工作人员对它特有的称呼。凝练的小书中暗藏玄机,凝聚着无数电视节目制作人关于节目运作流程的总结,仅仅观看节目难以透彻学习到细节的奥秘。《英国达人秀》的运作模式与《美国偶像》这一热门选秀节目的设计相近。不经意间形式的淘汰权给整个节目制造意外环节和惊喜,因为评判人可以在选手演出的全过程按下“X”灯,当蜂鸣器响起会使观众心头一紧;如果三位评委全部亮灯,或许对于选手会产生一种打击,就是淘汰的一种表示,必须立即停止表演。此外,英国达人秀本应该在美国达人之前开播,因为其中一位制作人与电视台的矛盾,节目不得不推迟播出。从具体的事例分析可以看出:在节目开始之前,将选手分门别类。以每一位选手的职业或身体特征为标准,将其详细分组。英国版权方建议一定要存在具有鲜明特点的人,像侏儒、胖子、厨师、艳舞女郎等带有明显的性格标签的角色。此外,版权方还要求,对参赛选手的全部个人信息需要进行绝对的保密工作处理,其中包括选手的参赛故事及个人才艺都不允许事先曝光。一切与选手相关的内容都需要对主持人、评委和观众保密,只有導演组成员有权利详细了解。为确保观众情绪的真实反映和评委对选手的新鲜感,节目组高度保密的职业要求至关重要。其实,这些制作节目的细节隐藏在团队协作之中,高度保真的节目效果和对细节的关注才是保证《中国达人秀》节目成功的关键②。

二、中英达人秀节目的相同之处

1.平民化的节目定位

《英国达人秀》是一档由英国人才秀电视节目组精心制作的电视转播节目,并且是英方创建的具有全球达人秀特许经营权的一部分。每年任何年龄阶段的普通人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一展风采,与该节目“平凡能创造奇迹”的选秀原则密不可分,为了确保在比赛的现场巡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试听者希望打动包括大卫·威廉姆斯、艾丽莎·迪克森在内的演艺界名人作为评审团长期参与其中。在现场巡回赛中,参与者试图打动公众为评委们赢得选票,以进入决赛并有机会在当年的英国皇家音乐节成员表演之前,在皇家综艺节目中获得现金奖和一席之地。截至2020年,该节目有不同职业的14位获奖者。极具反差的是,不同职业的普通人一反常态,展现出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形象,对于观众而言,他们非常乐意在参与节目的选手身上获得特有的感受,这是一种体验选手及选手对于明星满足感的经历,享受站在舞台中心那一刻的闪亮,即平等心理的确立和才华的释放。《中国达人秀》采取同样的方法,节目组邀请了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名人参与其中,他们并不是一语定胜负的裁判,更不是批判揭露的制裁家,而是才艺道路上的引路人,挖掘、启发选手的艺术成果。但在节目过程中,评委对于同一个表演选手意见有争议时,常常挤眉弄眼、指手画脚,甚至几个评委之间出现激烈的唇齿之争,严重的还存在爆粗口的情况。这或许有些过于随意,但是这正是平民化的体现,评委通过真实的辩驳不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2.娱乐化的情感体验

在“娱乐至死”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英国达人秀》和《中国达人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现代社会中草根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更是这个时代对获取娱乐方式和关注娱乐的具体体现。事实上,节目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达人们正是“草根阶层”的代表。例如,《中国达人秀》中身残志坚的钢琴王子刘伟,再或者是《英国达人秀》中其貌不扬但歌声动人的“苏珊大妈”。他们都是向阳而生的平凡人。主要不同的地方在于中英两国文化对“草根阶层”的阐释,中国侧重于“草根阶层”的自强不息,英国文化则追求“草根阶层”的自立自信。总的来说,无论是何种不同的界定,都是平凡人发光发亮的表现。

虽然“娱乐至死”这一理念包裹着对于娱乐过度蔓延的担忧和后工业时代对于信息爆炸现象的批判性思考,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发展,在人类精神文化和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化新媒体的发展,让普通人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运营平台享受娱乐资源、体验娱乐过程;经济的巨大成就让今天的中国人渴望成功、实现自我价值,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中国达人秀》恰恰提供了这个让普通人圆梦的舞台,让中国老百姓在这里实现梦想、获得自信、抒发情感,获得更大的心灵释放空间③。

《中国达人秀》在引进版权进行二度创作的计划设立之初就明确了面向广大普通群众的节目定位。到现在为止,五季达人秀节目已经在中国播出,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和不同文化阶层与背景的“达人”们怀揣着对舞台的向往和一身绝技参与其中,同时为观众提供了观看选手秀出自身绝技的平台。在娱乐文化的渲染下尽情展示个人特长,在表演中解读对生活和个人特色的理解。现代传播媒介如同一扇窗,开辟了民众与新产物沟通的桥梁。当然,至关重要的是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当下的时代主题、文化观念和民众诉求的契合程度。好比刀与韧的匹配度,赢得观众喜爱的直观表现简单而言即为“投其所好”。目前,我国电视传媒产业正面临着从体制内走向市场化的转型期,国内民众精神生活空间的新旧观念和中西文化冲突激烈④。引进国外节目的版权并将其本土化是一种极为大胆的尝试,在风险和收益并存的状态下,《中国达人秀》克服文化差异等本土化改编障碍,充分体现中国达人秀节目的风格特色。

三、中英达人秀节目的不同之处

1.中英双方对“文化”的阐释

“达人秀”的不同文化意义在中英达人秀的观念解释中各不相同,分别在价值观念和内容体现中都具有一定的体现。从节目名称上两档节目除了国家名不一样,达人秀这个词依然使用同一词语表示,但是二者对“达人”的理解方式和界定模式存在差异,并引出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包含着节目运营的价值理念及《英国达人秀》和《中国达人秀》具体的呈现方式。英国达人秀的节目内容是以戏剧性特征为核心展开的,与英国悠久的戏剧历史密切关联,制作方利用戏剧文化的幽默风格,呈现出典型的“英式幽默”特色。极为不同的是,喜剧表达是《英国达人秀》的核心内容,包含喜剧类型表演和各种经典喜剧形象的塑造;但中国观众看到的《中国达人秀》,绝大多数是传统中国文化特色的展示及鲜明中国文化元素。

钢琴曲《梦中的婚礼》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总冠军刘伟的双脚下更是奏响了独有的心声,虽然他失去了双臂,但坚韧的毅力让他用双脚代替双臂演绎出毫不逊色的曲子,观众也走入了情景,陶醉其中。他的演绎完美诠释了身残志坚的精神内涵,不仅是钢琴演奏才华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外在表演与内在精神的完美融合触动每位观众的心弦。这也是刘伟对于“达人”的阐释:向死而生,在生命的艰难时刻开出最美的花朵。对比而言,不同内在意义的“达人”使《英国达人秀》别有另一番风味:从“苏珊大妈”到保罗·考威尔,他们有的是藏匿于市井中微乎其微的人物,通常缺乏自信而被忽视,但因为达人舞台的表现让他们重拾自信,用才艺绽放人生价值。

《中国达人秀》向观众传达的是坚韧、顽强、执着的精神,这是对于“达人”这个新名词最凝练的解释和定义,用勤劳致富、用汗水实现理想。小人物但有大梦想,虽然平民化的身份显得平平无奇,但是正能量价值观念的传递,传递出英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消费观念与文化融合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博彩环节被加入《英国达人秀》,给观赏性极强的节目本身增添趣味性和一定的刺激性元素。不仅是选手,幸运的观众也能够通过节目获得意外的惊喜。奖励环节的设置超越了同等情景状态下的其他类型的节目,这是挖掘人们对财富追心理的结果,同时验证了新鲜感的重要性。

尽管中英两国对“达人”的阐释各有不同,但他们赋予“达人”的文化内涵共通性,即在网络传媒社会语境中④,达人的内涵丰富多彩,将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同一片天空下,让曾经胆怯、害羞、缺乏自信的群体因为才艺的展示而寻找到共鸣。由此,他们有了未来发展的动力,改变了各自的人生轨迹。尽管达人在中英理解意义上存在差异,但是对于选手的影响极为相似:这就是一种成就,一种未来发展的基石。

2.节目运营手段

此类达人秀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以平等的态度和视角看待每一个人,节目组将观众、评委和选手放置在同一个平台上以便三者之间直接互动。吸引观众和平民化的节目定位策略中英双方都是如此,不难发现《英国达人秀》和《中国达人秀》使用的手段完全不同。英方更侧重于选拔不同的社會背景和角色的人,会出现以家庭主妇、环卫工人、修理工人等身份参与节目的选手。《中国达人秀》虽然试图从社会各个阶层中挖掘选手,却很难选出极具平民化色彩的选手参与到节目中④,节目更多的是立足于坚持不懈的追梦人走出困境获得重生的故事。

《英国达人秀》像极了一个大众狂欢的舞台,全体民众都有机会参与节目,甚至上台与选手一起互动,“平凡能创造奇迹”的价值理念贯穿节目始终,在这种文化语境的表现下,英国古老的文化被折射出来。《中国达人秀》在这一领域的呈现不尽相同,节目中的选手大多是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士,代表了中国人民传统的品质特征:艰苦奋斗、脚踏实地。追求平民化的方式很难在中英双方的差异性中做出评判,但它折射出的是不同的节目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同一时代创作的主题。尽管中英两国文化对“平凡”的界定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始终以贴近受众群体现实诉求的创作理念为指导,尊重观众的喜好,在此基础上设定节目的过程、设置精彩的看点;在充分挖掘和不断培养新“达人”的同时,为观众奉献出质量更高的电视作品⑤。作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新的出发点,强大的网络平台无疑为电视从业者提供新的视角审视不同节目的现实差异,此处表现为中英达人秀的差别,帮助在文化发展领域互助共赢。

此外,《中国达人秀》关注叙事机制的温情路线,以真实情感聊以动人。发现参赛者背后的故事,借此制造新看点。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透析弱势群体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的人性美,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

3.评委点评方式

参赛选手的精彩表演是成功的关键,《中国达人秀》和《英国达人秀》都离不开这个因素。但评委在选手表演过程中的反应及点评对整个节目进程的推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人文关怀与鼓励是《中国达人秀》的评审团对选手普遍表现出的态度。当选手的表演十分出彩时,专业性的点评给选手带来心灵慰藉与专业程度提升;即使选手的表演很差劲,评委也不会口出恶言嘲笑和讽刺,而是满怀关切、以热忱的心灵和温柔的话语表示鼓励,期待再一次的参与,给创办几年的节目增添诸多常客。到目前为止《中国达人秀》已经播出五季,有很多选手参加多次,虽然未取得成功,但也乐在其中并给观众带来了欢乐;《英国达人秀》的评委大多数以伶牙俐齿著称于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毒蛇”称号的评委和制片人考威尔,他对于那些不是很认同的选手表现得极为直接,使用蔑视的眼神或者言语的抨击直接予以否定。这一点会让大多数中国观众难以表示心里的认同感。整体来看,尽管中英达人秀存在很多差异性,但是同样受到较高的口碑,在电视节目中创造了新的辉煌。

四、结语

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借鉴了英国达人秀节目的经验,并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完成了该档节目的本土化④。通过对比两档节目,得出如下结论:一,中英两国文化对素人选拔的要求不同,最贴近本真的生活状态,更能打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在英国,潜能会给评审团意外惊喜,节目平台负责挖掘前所未有的才能。二,“何为达人”的定位,一直是节目组传递节目思想的重要命题。中国文化侧重于个体精神价值的传播,例如敢于挑战的信心、坚忍顽强的品格、不断追求的毅力等;英国文化强调树立自信心以帮助“达人”实现平等价值的心理建设过程。与此同时,在社会发展与融合的当今社会下,合作是共赢的基础,适应国际电视运营模式为中国电视的发展创造可能。但是,在顺应国际潮流中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電视节目创新创作体系,促进电视节目持久发展,并为此打下坚实基础。

电视人,应当学会挖掘各种各样的创新模式。无论在何种浪潮下,都能宠辱不惊,用创造性的思维制作创新性节目,用创新性的节目吸引稳定的受众群体,在社交互动性和提高受众黏性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总之,应宣传国家主流思想和传统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设计和传播氛围,拓展节目创新创优新境界。

注释:

①中英电视媒体精英对话“创意”与“创新”[EB/OL].http: //www .chinanews.com/yl/2014/04-27/6110078.shtml.

②焦文.对引进“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研究——以《中国达人秀》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③崔岳娇.浅析《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之道[J].电影评介,2014(10).

④中英达人秀文化阐释[EB/OL].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100891.html.

⑤教案中英达人秀的文化阐释(5页)[EB/OL]. https: //max.book118.com/html/2020/0910/5240102342002342.shtm.

参考文献:

[1]吴保和.电视文艺节目策划[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

[2]杨乘虎.中国电视节目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

[3]孙宜君,等.电视名牌节目读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

[4]郑欣,等.批判与倾听:电视节目低俗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6.

[5]郭镇之.中国电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2.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

[7]王玉柱,等.中国电视节目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

[8]中英电视媒体精英对话“创意”与“创新”[EB/OL].http://www.chinanews.com/yl/2014/04-27/6110078.shtml.

[9]焦文.对引进“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研究——以《中国达人秀》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10]崔岳娇.浅析《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之道[J].电影评介,2014(10).

[11]中英达人秀文化阐释[EB/OL]. https: //www. renrendoc.com/paper/93100891.html.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