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神舟”再牵手 打赢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载人飞行首战

2021-08-28 09:16
网信军民融合 2021年6期
关键词:神舟航天员载人

6月17日9时22分,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划破苍穹,成功将载有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天员“专列”迎战高密度发射

素有“神箭”美誉的长二F火箭,是专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火箭,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1992年立项、1999年首飞,近30年来,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共执行十余次任务,将12名、17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

2021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开局之年,长二F火箭今明两年计划执行4次发射任务,发射密度前所未有。未来几年,长二F火箭还将继续以每年两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在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运营过程中担纲重任。

为迎战高密度发射,中国航天史上这辆技术最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最高的航天员“专列”,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再上新台阶。

保证航天员安全“万无一失”

长二F遥十一火箭在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时,安全性评估值达0.997,但研制队伍在追求安全性的道路上从未止步。为确保航天员安全,遥十二火箭逃逸安控体制进行了更改,提高了保密安全性能和抗干扰性能。控制逃逸发动机新增了点火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安全性。

以前逃逸飞行器只能往一个固定的方向逃逸,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逃逸系统改进后,火箭安全性评估值达0.99996这一国际先进水平。常武权通俗地解释了小数点后这一串数字的意义,“就目前的技术状态,长二F火箭需要发射十万次,才会有4次逃逸失败,平均一万次发射,还不到一次逃逸失败的情况。在保障航天员安全方面,它比‘万无一失’更厉害。”

首次采用起飞滚转技术

本次发射中,长二F火箭还首次采用了起飞滚转技术,更加灵活。以往,长二F火箭的任务较为单一,射向基本一致,火箭点火起飞后,经过俯仰转弯等姿态调整,直接瞄准一个固定的射向,在一个射面内飞行即可。但后续空间站在建造和长期运营过程中,轨道倾角会有0.1°到0.5°的变化范围。

根据任务特点,型号队伍从火箭自身出发,在载人状态的长二F火箭上首次应用起飞滚转技术,使火箭起飞后在空中转体,转到合适的角度后,再飞向任务要求的方向。采用该技术以后,长二F火箭更加灵活,任务适应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8日

(来源: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神舟航天员载人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十一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