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1-08-29 03:27陈晓庆
科教导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陈晓庆 率 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部 辽宁·葫芦岛 1250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近几年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育人研究在理论探究和实践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现有成果基础之上,如何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想融合,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内容覆盖广、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是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着力点。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的创新教育新理念。课程思政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在非思政课教学内容讲授中融入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马克思所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3]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育人作用,必须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思想政治教育要管用。[4]这里面的提到的“管用”,就是指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重要抓手。

2 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2.1 “思政课程”要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要明确并且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仅关涉我国大学的办学方向,也关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主导作用既体现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同时也体现价值引领也要以知识累积为底蕴。同时,根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思政课同样要贯彻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强化协同理念。

2.2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必然要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呈现出文化多元性、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受众主体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西方文明中心论”虽受到挑战,依然有些精致利己主义者奉行“淡化论”,或者打着学术的幌子弱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针对严峻的形势,必须在各个学科各个专业构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话语权体系。单纯依靠思政课的“孤军奋战”很难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发展需要,新时代背景之下亟须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

2.3 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内在需要

专业课与思政课程相融合,是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有效实施路径。专业课程贯穿于本科生在校期间每个学期,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部分集中于大一、大二学年,在学业上存在这样衔接的真空。课程思政恰好是弥补这一教学“真空”的最佳转换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课程的政治性、引导性进一步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同时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又进一步内化了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性引导。

3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主要困难

3.1 教育理念的差异

由于思政课的理论性、非技能性,专业课程的专业技能性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当前高校本科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压力以及社会需求日益工具性倾向下,更加凸显专业技能的重要性。继而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重心自然向专业课高度倾斜,相应的思政课成为所谓“无用之课”,或者可有可无,甚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水课”。

3.2 各学科教师缺乏联动

高校行政与教学制度并行,管理方式条块化,导致思政课教师定位尴尬。思政课教师既非专业性知识的传授,又非参与日常行为管理,授于课堂,限于课堂,忽视对学生实践层面的以引导。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难以相互呼应抑或是重复建设的现象一直存在。

3.3 市场化推动带来逐利倾向造成理想信念淡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教育侧重于用理想信念来凝聚人心、塑造价值观,精神上的鼓励引导机制成为能够调动人民积极性的主要策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深,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必然会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教育领域,尤其是对高等教育育人导向产生负面影响。对物质利益的过度关注所形成的功利主义思想,进一步冲击理想信念教育,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其直接表现就是大学生更关注专业课,学习重心在于完成任务,而非对于大学教育真谛的追求,明德、亲民、至善这些传统治学理念被淡化。

4 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主要路径

4.1 通过提高认识,实现教育理念相统一

针对重视专业课教育,思政课被弱化的问题,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育人目标要求思政课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所有学科,专业课、实践课、通识课等各类课程都要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学科的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纠正“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事”的片面认知,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狭隘性的思维局限。通过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激发专业课教师在课程体系之内主动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6]

4.2 通过集体教研,实现教师沟通联动相统一

针对条块管理模式,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教师各自为战的问题,思政课专职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建立课程沟通机制,通过集体备课,保持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梳理各自课程育人目标,尤其是寻找各自德育目标的融合点。本课题组成员之间,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确立定期沟通联络,集体教研备课。同时根据课程进展,可以定期召开协作课程之间教师小组沟通会。

4.3 通过构建“精准思政案例库”,实现理论课堂相统一

针对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术业有专攻,但课程之间缺乏融会贯通的载体现状,提出构建“精准思政案例库”。思政课教师以点对点方式,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建立跨学科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思政课优化教学案例,引入具有专业性质相关的案例。如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融入课堂。对于通识课和专业课来说,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和其他通识课程的思政因素,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目标与专业课程的精准对接。案例库的建设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加鲜活,提高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精准思政案例库”的构建方式,一方面是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各自发挥其学科优势;二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可以参与案例库建设,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遴选加入案例库。案例库的使用,充分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云平台,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精准案例,专业知识与思政课理论进行双向融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4.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针对传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误区,要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实践教学是课堂讲授的有益补充,也是让“高大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的重要方式。高校本科生的专业实习、金工实习等社会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同时也是将思政课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的实践检验方式。在上述是实践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在了解其实践内容之后,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其中。从实施过程中,观察学生德育外在表现。同时在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中,将思政小课堂同专业实践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思想升华融合起来,促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感悟道理、收获成长。

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学马用马。只有坚持坚持掌握理论并运用理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大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思政课的亲和力才能有效体现,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获得感。

4.5 通过建立德育成长档案袋,实现考核方式相统一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具有延迟性和长期性的特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性考核评价时,必须建立一种动态可持续的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引领性,但育人效果有时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并不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显现,既有可能在课程结束之后,甚至毕业之后更甚者工作某个环节、时刻,在这些未来的生活实践中突然感悟或者领会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知识和理念。即学生对思想道德、思想政治的理解和顿悟具有延迟性。基于思政课的育人时效性的延迟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有长远和持久性,不仅关注当下,更着眼于未来。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线上学生德育成长档案。所谓“档案袋”是指系统地收集能够表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与努力而作为成长证据的记录。档案袋评价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在档案袋中,通过跟踪学生多个学期、一年乃至两年、三年、四年的学习生活实践状况,建立跨学段的德育档案评价机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把握学情变化,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针对性,并且提高教学可持续性。同时也能够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考察在考核方式上动态统一。

4.6 保障机制协同第一、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导向性指标。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对“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进行立体化考核。如采用“学生评价”“同行听课”“学科交叉听课”的评价方式,去检验非思政课“课程思政”的专业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看学生的成绩,而要看学生获得了什么,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由结果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形成更加立体化的评价体系。

第二,建立垂直管理体制,确保跨学科沟通常态化。由学校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成立跨学科集体备课制度,也可以通过学术沙龙方式,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展开交流提供平台。

第三,激励制度。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可有效调动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在制定综合评优、职称评定等评选办法中,对教师自身德育素养的考核、教学过程育人效果考核作为指标之一。表彰并推广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事例,激发广大教师向先进典型看齐,形成“人人思贤”的良好氛围。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针对不断变化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要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思想。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