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拥有之名,寻志之所趋

2021-08-30 02:28赵斯涵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天地间文化底蕴黄州

赵斯涵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当我们尽力追逐冉冉升起的太阳时,却也失去了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浪漫;当我们努力寻觅漫山遍野的春意时,却也失去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旖旎。世间本无双全法,我们在苦苦寻觅的历程中,必定会失去某些我们所拥有的。因此,只有在拥有中寻找,我们才能欣赏天地间偶然的风景,才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才能传承民族的文化底蕴。

在拥有中寻找,欣赏天地间偶然的风景。

苏轼被贬黄州,本应如跌落尘埃里的花,从此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灰。从华美的朝堂退下,挂着微不足道的官衔,他只是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所拥有的,不过是“缺月挂疏桐”的凄清之景。

然而就是这凄清——苏轼在黄州唯一拥有的东西,让他不再意气风发的同时,也重铸了他。他在黄州,寻找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缥缈,寻找到了“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清冽,寻找到了“落照江天一半开”的绮丽。

我们所拥有的不一定美丽,但只要我们细细寻找,便能发现,那天地间偶然的风景同样是美丽的。

在拥有中寻找,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年轻时,他称自己“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中年时,他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老来他仍然相信自己“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若是李白去追寻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吟之风,又何来诗成凌沧州的笑傲风骨?若是李白去追寻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的沉郁格调,又何来青天揽明月的壮思逸兴?

李白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也与他在自我中寻找突破口有关。他在所拥有的高傲中寻到率真,在所拥有的自信中觅到豪情。这才使得他和谁都不一样,他是盛唐的弄潮儿,他也是活得最精彩的李太白。

只有在与生俱来的品质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而不是寻觅不属于自己的风格,才能使我们活得独立,活得精彩,活出自己。

在拥有中寻找,传承民族的文化底蕴。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匠心,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品质。隐身于无声处,一刀一刻诠释高贵与厚重,一笔一画讲述历史和岁月。在这个纷扰喧嚣的时代,匠心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了,人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本不属于我们的外来文化上,却失去了一份本该根深蒂固的坚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随之慢慢流逝。

从两千多年前的木匠鼻祖鲁班到如今的大国工匠谭文波、王进,从明代玉雕师陆子冈到现代的敦煌壁画修复者李云鹤,当代能人巧匠们在浩瀚的大国文化中寻觅人生的方向,锐意开拓,推陈出新,终成千年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

民族文化为我们所拥有,在民族文化中寻找时代的新印记,才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正解。

在拥有中寻找,若你拥有的是漫漫长夜,便可找到云开月明的旷达;若你拥有的是一泓清泉,便可找到天光云影的通透。志之所趋,不一定总在触碰不到的远方。在我们所拥有的事物中去寻找,才会豁然开朗,自成一派,才可抵岁月漫长。

以擁有之名,寻志之所趋,所求不远,正在脚下。

猜你喜欢
天地间文化底蕴黄州
你是天地间那道闪亮的光
天地间
多情最是黄州月
爱在天地间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画幅长留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