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党员干部选任年轻化

2021-08-30 02:32刘昕
人民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年轻化党员干部

刘昕

【关键词】党员干部 职务晋升 年轻化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公务员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此,不仅要多举措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还要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已经对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和岗位调整等作出了较为明确和细致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不断完善,对于确保公务员职务晋升以及岗位调整的规范性、科学性、公正性以及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有一种广受诟病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就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公务员遴选的操作过程中,人为设置年龄界限,对任职年龄层层加码,从而出现了“干部年轻化”向“干部青年化”演变的趋势。比如,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晋升副科级要求年龄为35岁以下,晋升科级要求年龄为40岁以下,晋升副处级要求年龄为45岁以下,晋升正处要求年龄为50岁以下,等等。此外,在某些地方的公务员遴选工作中,除了将候选人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之外,还有更为苛刻的年龄要求。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公务员遴选过程中,年龄的硬性限制实际上都不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是依照长期干部管理实践形成的“惯例”。随着来自公务员队伍尤其是基层公务员队伍中的不同声音越来越多,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这种惯例是否科学?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改进?这需要我们进行全面审视。

干部选拔任用和公务员遴选中限定年龄的政策起源及其合理性分析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在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早在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提出,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则明确把“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写入党章。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这一关于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也被明确写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沿用至今。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以及当时的干部队伍状况来看,“四化”方针是极其正确的,对推进改革开放以及促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一大批老干部被平反并重返领导岗位,他们为国家重回正确发展轨道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也愈发突出:1982年机构改革前,国务院各部委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约为63岁,省区市的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在62歲左右,50岁以下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仅有15%。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从中央到地方分别选拔了一大批50岁和40岁左右的领导干部,初步完成了新老领导干部交接班的历史任务。

直到今天,保持干部队伍的适度年轻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我国干部培养和晋升体系的要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虽然对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干部,可以突破任职资格规定或者越级提拔担任领导职务,但必须从严掌握,其中包括:任职试用期未满或者提拔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得破格提拔;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不得越两级提拔;等等。按照常规,一位年轻的科员要晋升到部级干部,至少要经过八个台阶,当其担任处级、局级和部级干部时已分别接近40岁、50岁和60岁。这就要求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必须作出更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干部保持活力。

第二,这是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当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极为复杂多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经受重大考验。为了排除一切干扰,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和政府需要完成的工作必然是艰巨复杂的,面临的任务也是全新的。因此,我们的干部队伍不仅要政治坚定、在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上胜任工作要求,还必须要有能力承担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不断掌握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媒体等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相较而言,年轻干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年轻干部精力旺盛,具有持续作战能力,因此更能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年轻干部掌握的知识较新、学习能力也相对更强,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理解新生事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急剧变革的时期,大胆启用年轻干部不仅有助于更新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还有利于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

第三,这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和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要求。与企业员工相比,公务员队伍稳定性强、离职率低,工资福利也更为固定,再加上绩效优劣短时间很难通过考核加以区分。因此,如果仅按照常规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来管理这支队伍,容易陷入官僚组织论资排辈的窠臼。只有按照预定的组织程序和清晰的资格条件,大胆而快速地提拔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才能够增强整个队伍的活力。通过榜样的力量产生强烈示范作用,激励那些有能力的年轻人保持奋斗的动力,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能够在党政部门中形成勇挑重担、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猜你喜欢
年轻化党员干部
高血压年轻化,如何科学预防与治疗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之“三不”
你好,新青年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家属上阵监督廉洁过节
年轻化癌症患者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观察
中国棋坛正在“年轻化”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