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的标准及实现路径

2021-08-30 07:24杨宜勇王明姬
人民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杨宜勇 王明姬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不断前行。

多层次理解共同富裕内涵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通过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实现全域性共同富裕,通过共建共治人居环境和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是就享有主体而言,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共同富裕不是指总量富裕、平均富裕,而是全体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且认可富裕时序的先后性。事实上,合理的收入差距能体现劳动者能力和贡献的差别,有助于鼓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激励水平,刺激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就实现前提而言,共同富裕是“共创共建”。共同富裕不仅要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人人尽力,还要让共创财富的人共享财富。因此,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缩小因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减少人民群众在就业创业、健康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机会不平等,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的现代化社会。

三是就评价内容而言,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共同富裕代表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状态,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富裕”需要,也要满足各种“精神富足”需要,如享有政治权利和依法参与政治的民主需要,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需要,享有公共服务、接受教育、充分就业的社会需要,享有美好宜居环境的生态需要等。

四是就长期目标而言,共同富裕是“共同致富”的能力。可持续的创富能力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才是推进、实现和维系共同富裕的推进器和导航仪。因此,共同富裕不是简单地分配财富,而是要持续提升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加大对教育和健康的投资以赋能人力资本,加强社会组织、社会联系以赋能社会资本,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健康。

五是就发展过程而言,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共同富裕代表了人类对未来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美好想象,需要漫长的探索过程。共同富裕不是整齊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逐步实现。共富观念的确立、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基础条件的改善、致富能力的提升、实际占有财富状况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个动态过程,需要遵循规律、逐步解决。追求共同富裕没有终点,因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即使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还有巨大向上空间。

多视角评价地区经验

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经受得住长期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正确的理论。共同富裕也是如此。

浙江:四把共富“金钥匙”。浙江以其市场主体多元性、较为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人称道的社会治理水平为基础,在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致富工程”,为欠发达乡镇加快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道路奠定了扎实基础。总的来看,浙江有四把推进共同富裕的“金钥匙”:一是用好扬优势强弱项的辩证法,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用好敢破善立的改革观,在探索二次分配问题上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三是用好内外联动的开放观,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更好地发挥了窗口作用。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民生、办实事、促和谐。

江苏:“六大体系”缓解相对贫困。江苏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开发型、资产运营型、为农服务型、异地发展型、休闲观光型“五型经济”,推动一大批经济薄弱村一跃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实施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财政全额代缴、大病保险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无缝衔接等一系列特惠政策,逐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江苏提出的“六大体系”,即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体系,精准管理、因人施策的工作体系,整体帮扶、连片开发的帮扶体系,统筹整合、精准滴灌的资金管理体系,部门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支撑体系,以及考核和督查巡查体系,为解决东部地区相对贫困提供了重要经验。

广东:推动民生“七有”变“七优”。广东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要抓手,以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工作,让共同富裕更可感知、可拥抱、可获得。聚焦教育强省、健康广东等重要民生领域目标,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办好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实事,以更高质量、更具普惠性的公共服务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同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全面促进社会融合,不断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方法;强化依法治理,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建设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法治广东。

多维度测算共富系数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