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腔戏韵之河南开封的声音景观现象初探

2021-08-30 12:18张若兰
艺术评鉴 2021年14期

张若兰

摘要:社会的发展变迁总是带动着文化的进步与革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整理、认同与弘扬。古城开封城市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古城风貌浓郁,城内水路发达,是古代水运要道之地。作为“八朝古都”,开封的传统戏曲文化更是从古至今辐射周边各地,也使得河南豫剧传遍全国各地乃至其他国家。笔者试图通过声音景观这一概念,思考开封人与豫剧及历史文物的连接和互动,分析豫剧在开封文化名城的传播及影响情况。

关键词:豫腔戏韵  河南开封  声音景观  文化情愫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61-03

一、声音景观(Soundscape)

“声音景观(Soundscape)是近几十年来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意欲在我们熟识的文本、图像资料之外,强调声音在地方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与意义”。从感官角度来说,声音或听觉是人们认知、辨别事物的主要方式之一,相对于注视或视觉更能激发起人们对这一事物或环境的强烈情感。缘起于音乐学研究的声音景观,由于关注人与声音、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与人文历史景观平分秋色的一种新的文化解读方式。张晓虹老师通过对近代中国重要的声音景观——陕北民歌的传播历程进行梳理并发现,陕北民歌由一个与陕北地方关系密切的声音景观演变成为中国革命的文化符号后,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其地域分布迅速扩展到全国。在这一过程中,陕北民歌表面上与陕北地方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但实质上,正是藉由此唤起人们对中国革命圣地这一地方意象的记忆,使陕北民歌地域扩展过程与陕北地方一直存在着或隐或现的关联。受此启发,笔者欲以窥探河南开封地方戏曲豫剧在文化建构中的意义。

“Soundscape”这一概念最早经由加拿大作曲家R.Murray Schafer(罗伯特·默里·谢弗)提出。“在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启用这个词时,Schafer(谢弗)正带领着研究小组调查温哥华的‘环境中的音乐”。他将“声音”(sound)与“风景”(landscape)两个英文词合成一个新词——“声音图景”(Soundscape),由此诞生了一个新概念,试图寻找一个可以穷尽一切声音概念的假定。并且依照谢弗的观点,“声音图景”的描述可以被区分成三个互不相同的层次。他强调在考察“声音图景”(Soundscape)时,首先需要区分调性(即一般的声音)(keynote sounds),起背景声音(back-ground sound)的作用,作为声音的基础与铺垫而存在;声音印记(即标志性声音)(soundmark),类似被授予其需饰演或概括的象征性角色,相当于承载个体情感的、与人们紧密联系的某种记忆中的声音,能由此声音进而联想并建立起与该声音相关的记忆画面;声音信号(即符号性声音)(signals),相对于“背景声”而言的“前景声”,具有吸引注意力的作用,预示着声音场景的开始建立。

20世纪90年代,“声音图景”在国内引起关注,“Soundscape”最早在中国引发关注,同样是在音乐学界,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引介之初,中国音乐学界就把“声音图景”(Soundscape)译为“声音景观”。学界对声音景观的研究最早是在音乐学研究展开,并衍生出音乐地理学这个新门类,并用“音乐景观”替代了“声音图景”用以研究人、音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由声音景观衍生出多方面、多角度的与身份认同、身份建构、地方记忆、社会区隔和极化以及权力斗争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种身份认同或情感印记,在这一交互过程中,人、声音、环境都被重新阐释,从而使人们内心对声音景观产生文化认同。

二、开封祥符调与河南豫剧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四大发明发源地。从夏朝至宋朝,河南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且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作为豫剧的主流与传播地,开封历史文化积蕴深厚,作为八朝古都,厚重的历史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祥符调是历史上以开封为中心的地域内形成的一种古老的戏曲唱腔。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开封人称豫剧为“本梆”或“土梆戏”。祥符调是宋金时期在继承了“路歧人”一脉相传的演唱风格的同时,又汲取了在开封一带盛行的山坡羊、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寄生草等民歌小调,并借鉴融合了包括秦腔等梆子腔戏在内的其他戏曲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奠定了豫剧基础,由此形成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高调、沙河调“五朵金花”,在兼容并包、吸收借鉴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委婉明丽的风格,不断向前发展。

河南拥有灿烂的戏曲文化、丰富的戏曲种类,古城开封历经百年沧桑巨变,更是凸显了其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取百家之所长、补一己之短的地域文化特点。明清以来,河南地区的流行戏曲剧种大大小小约有四五十种,到1980年,由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也多达三十一种,有地方大戏与地方小戏之分。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这些戏曲剧种至今仍是影响范围大、受众面广的剧种门类。这些剧种虽然在旋律、服装等方面存在某些相似性,但唱腔、风格仍各为一派、各具特点。20世纪河南部分地方大戏以反映政治变革和时代变迁等重大社会题材的戏曲剧目为主,而且随着社会思想的进步与开放、人民多元意识的提升与改变、加之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发展,不少表达普通百姓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的地方大戏题材也逐渐增多起来。这些地方剧种行当角色齐全,人物性格分明,舞臺服装等在历次革新中逐渐成熟。河南戏曲以豫剧为主,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正是由于豫剧的传统剧目数量之多、角色行当之全才拥有如此美誉。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以其唱腔铿锵有力、抑扬有度、字正腔圆、生动活泼、韵味十足著称,豫剧的蓬勃兴盛可谓与河南人的地域性格关系匪浅。

豫剧音乐按其流行范围和地域个性,可划分为“祥符调”“沙河调”“高调”“豫东调”和“豫西调”五个地域流派。沙河调又称“南路调”“豫南调”,是“南阳调”顺沙河东下“豫东调”“祥符调”相互融合学习的产物,其音乐形态在唱腔、板路中多了一点坠子和越调的成份,强化了地方个性中粗犷、豪放的风格。高调较之于沙河调,艺术条件相对不够成熟,艺术风格也不甚明显,受众范围较窄。沙河调与高调、豫东调在唱腔用音上与祥符调相差无几,故而按影响最大的条件常把它们统称为“祥符调”,与豫西调即“西府调”分化为两个大流派。即使“祥符调”“沙河调”“高调”“豫东调”虽在唱腔等各方面与“豫西调”风格相异,但寻根觅源还是与开封祥符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各路流派艺人与当地地方语言、民众欣赏习惯相结合、融会贯通所形成的。故祥符调作为豫剧最纯粹正宗的唱腔,就“贡献而言,称其为豫剧‘之母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在其唱腔中隐伏着特定地域里的人们共性的深层心理结构——对开封传统祥符调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民国时期的开封大相国寺是20世纪开封繁华热闹之地,也是祥符调茁壮成长的地方。大相国寺内拥有很多戏院,且观众常比市区内各戏院的总人数还要多一倍。开封市民对于大相国寺内戏院舞台表演的爱好和理解的程度,使得这一时期的声音景观带有极具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永安舞台,观众对于戏曲的需要和喜爱体现在上座率和观赏态度,这种大众所爱好的梆子腔的乡音俚语和演员细致入微的动作神情足以刺激观众,使观众得到不言而喻的心灵慰藉。舞台演员、戏迷观众与大相国寺内蕴丰富的人文环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代人不可复制的共同记忆。

在不同的时代,豫剧都有一些水平较高的代表作,一定程度上是聚集了人们的经历、记忆、愿望、认同等多种情感的反映。豫剧在20世纪的发展演变,从在河南这片文化沃土中孕育繁衍到在开封汴梁的叱咤风云,从兄弟剧种与本地方言的融合吸收到亦破亦立的自成一系,從艰难岁月的持之以恒到黄金时代的春风又至,从固守传统的古装旧剧到发展变化的现代新腔,从豫剧各方面的问题困境到新时代的多元化推动,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河南豫剧的与时俱进。一批优秀的现代戏剧目如《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赶脚》《朝阳沟》《掩护》《冬去春来》《倒霉大叔的婚事》等陆续上演,得到群众广泛好评。豫剧名家六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阎立品、马金凤、桑振君以及牛得草、高兴旺等表演艺术家都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舞台表演在豫剧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当地人的文化情愫

开封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的开封有着“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由于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更使得开封拥有着其他城市不多有的中正典雅、古朴深厚的城市个性。开封人民也像这座城市、像这里的豫剧祥符调般和气包容,将其他先进文化融为己有,化为己用,不盲目照搬照抄。豫剧大师陈素真创新改革豫剧唱腔与舞台动作时便是如此,她把京剧的武打动作与豫剧的舞台程式融会贯通,把豫剧舞台变得成熟美观、耳目一新。正是由于像陈素真大师这样的优秀前辈的不懈努力,才有了现在河南豫剧的光彩夺目。

由于开封城内戏曲之风与古城之韵交相辉映,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不管男女老少都受到文化环境与豫剧的熏染,对历史和豫剧均有相应的了解。以开封市内的戏迷之风为例,据笔者调查了解到,开封市的大小公园均有很多“戏迷角”,这其中属开封市鼓楼区的开封城墙健康主题公园内的西南城坡“戏迷角”时间最为久远。城墙公园是开封的一道古今结合的靓丽风景线,开封城墙历史悠久、古韵犹存,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开封城墙作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平台,承载着古城开封坚韧顽强的城市精神与底蕴深厚的千年文化,见证了古城的岁月峥嵘。西南城坡公园的这个戏迷团队成员大都年近花甲古稀,只要天气晴朗,几乎每日上午十点左右与下午三点左右都可以在固定地点见到这个戏迷团队。他们团队的成员与伴奏人员有铁杆戏迷,也有曾在剧团或者专业戏校退休的,偶尔也有原剧团老艺人来助兴。

据笔者了解,西南城坡戏迷团队在城墙公园属于规模最大的,于公园内长廊处固定地点表演。团队内多位成员分时段使用场地,这就也使得旁听欣赏的居民每日都有新的声音体验,较好地避免了审美疲劳。除了他们这个团体,公园长廊以外的其他地方以及其余的公园内,戏迷团体都只是零零散散的两三人或者个人,且表演时间地点都不固定。西南城坡戏迷团队一年四季固定的地点及团队演出,演唱人员大约有十几人之多,以旦、生为主,伴奏成员有5-6人,伴奏乐器较为齐全,有梆子、三弦、二胡、大板、锣、笙等。每天约有三四人演唱,表演时成员轮番上阵,并且曾有戏曲专业学生前去搭班助兴,观看群众较多,团体所表演的戏曲剧目也较多,包括脍炙人口的《朝阳沟》《打金枝》《藏舟》《捡柴》《村官李天成》《桃花庵》《穆桂英挂帅》等。唱腔表演有传统祥符调古装戏,也有现代豫剧,达到传统与现代并存。开封古城墙作为古都开封标志性的历史建筑,在开封的市井文化中城墙也颇有地位,见证了开封辉煌的历史,见证了开封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开封人心中深深的情结。不论表演者还是欣赏者,都可以在城墙下通过现场聆听,感受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鲜活立体、承载人们记忆的声音景观画面。

随着豫剧传播到全国各地,它代表的兼容并包、勇于创新的河南戏曲精神当之无愧地成为河南地方文化符号,建构起河南豫剧地方文化象征。河南省外的豫剧虽然表面上看似脱离了河南这一地域意味,但实际上通过它具有典型河南地方风格的曲调,在传播流变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河南开封这一豫剧发源地成长与流传的地方性历史记忆,借以显露出它与河南地方文化之间或隐或现的关系。开封人、豫剧祥符调、城墙公园体现了声音景观中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方式的声音环境现象,彰显了人类世界中自然声环境和人为声环境有机组合的和谐统一。这些城市中的独特声音,不仅增添了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愫,也赋予了个体对开封的悠久记忆。

参考文献:

[1]张晓虹.地方、政治与声音景观:近代陕北民歌的传播及其演变[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2][法]米歇尔·希翁著.声音[M].张艾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汤亚汀.西方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新概念[J].中国音乐学,1994(01):95-108.

[4]班一.豫剧“母调”论题辨证[J].中国音乐学,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