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舞蹈编导创作思维中的体现

2021-08-30 12:18胡雅琴
艺术评鉴 2021年14期

胡雅琴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正是由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以及禅宗美学等为首的三大美学思想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从而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下中国的舞蹈编创离不开中国文化独有的艺术性、思想性,中国的舞蹈编导家们在发掘中国文化底蕴这一条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的舞剧《孔子》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儒家美学的核心思想,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编创的舞蹈《雀之灵》将中国民间舞蹈推向时代的前端,由台湾著名舞蹈编导林怀民先生编创的《水月》则是以现代舞的形式来表达禅宗美学的核心思想,最终将西方现代舞巧妙地融入东方。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  禅宗美学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83-03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包括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以及禅宗美学,这三者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在中国艺术的过去还是现在或是未来,这三者都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发展必然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将结合当代中国的舞蹈作品,从舞蹈编导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从而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于舞蹈编导创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传统艺术属于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合,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其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初具规模,此后在中国传统艺术漫长的发展史中,二者既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传统美学的主干。后来崛起的禅宗美学、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其各自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三大体系的美学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

(一)儒家美学

儒家美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儒家美学因其内在的政治特征影响,在历史的各个朝代中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最终对中国艺术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儒家美学非常强调在社会中艺术与审美的功能性,要求艺术要受到道德的制约。

其次,儒家美学的政治色彩与伦理色彩比较浓厚,功利主义倾向较为明显,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这种思想引导人们将自身的“价值”转变为社会或者国家的“價值”。

最后,“仁”的思想在古代乐舞中得到体现,“仁”就是要把具有制度性的“礼”作为人们能够发自内心接受的制度,即所谓“克己复礼”。

(二)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老子和庄子开创,其形成和发展与庄子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有密切的关系,道家美学强调自然而然,从内心出发,遵循自我,看淡尘世功利。道家美学中对中国舞蹈意境的创造有很大的帮助。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无”提出的“象罔”,“象罔”指的就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

(三)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是指在佛教禅宗影响下产生的美学思想,以六祖慧能为代表人物,其主张超越客观存在与意识之间的界限和事物外观的区别,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意义和价值。禅宗注重个人修养的价值、在内心有万物的存在,世间万物依赖心中所想,而“心”又不够真实,所以“心”中的一切皆是虚幻。

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舞蹈编导编创思维中的体现

舞蹈编导的编创思维主要体现在选材、立意、结构、人物刻画、舞蹈语言等方面。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表现在舞蹈作品中,首先体现了舞蹈编导高超的编排水平,其次还体现了其内在的文化涵养。舞剧《孔子》以儒家美学为核心,其编导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创作;独舞《雀之灵》以道家美学为核心,其编导主要通过舞蹈形象的塑造以及舞蹈构图两个方面进行创作;舞剧《水月》以禅宗美学为核心,主要通过舞美营造意境进行创作。

(一)儒家美学在舞蹈编导创作思维中的体现以舞剧《孔子》为例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优秀结晶,并且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舞蹈编导发现了两者契合之处,意图以儒家美学作为文化指导来激发现代观众内心的历史文化认同感,将中国儒家文化以舞蹈的形式传播,实现中国舞蹈向世界性与民族性方向发展。

1.内容——儒家礼法之奠基

舞蹈编创的内容主要分为选材与立意。舞蹈作品的题材是指舞蹈编导在自己生活的过程中,在拥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之后,收集生活素材,并对生活素材进行整理、细化、再创造,以具体的人、事、物的方式,反映在作品的社会生活材料。编导孔德辛在选材上围绕儒家思想的“源头”——孔子,并对其一生的经历进行选择、加工、提炼、再创造, 最后选取了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这种以历史人物为出发点的选材方式,能够首先使观众对舞蹈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更好地展开对舞蹈的编排。在立意方面,舞剧《孔子》的立意十分清晰,编导借“孔子”的事迹体现儒家文化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同时也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美学对我们的生活仍有很大的启示。

2.形式——以舞蹈再现历史

舞蹈的形式可分为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内部形式主要是指结构,外部形式则是指舞蹈形象塑造、舞蹈构图、舞蹈语言等方面。

从结构上看,结构主要是指特定对象的布局及组织排列方式,艺术结构主要是指作品内在的组织构架,它的作用在于将作品的内在成分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

编导进一步将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整理为几个经典片段,并将这些片段整理为整个舞剧的外在结构,分别是——《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在这些章节中编导努力通过人物形象的舞蹈语言、形式、舞台效果从不同角度来表现艺术化历史,让观众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剧场艺术的魅力,从内心当中得到启示与受到教育。

在舞台构图上,开篇《序·问》中,编导在此章节中将刻有古文的“竹简”放大成用来分割舞台空间的隔离板,将儒家思想中对诗书的推崇转换为视觉场景,用舞台装置将观众带入到具有儒雅气息的历史环境中,并真切地感受到春秋时期文化的繁荣。

在舞蹈语言上,编导利用动作质感刻画出奸臣的人物形象与孔子宅心仁厚的人物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并运用群舞形成无形的阻碍,用舞蹈的形式侧面反映大同世界的重要性。

在人物塑造上,编导将“仁爱”的思想通过人物塑造来体现整个社会的混乱,在《绝粮》篇编导通过塑造一群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难民折射出天下苍生对美好生活的永恒希翼,当一群难民纷纷倒下,编导利用音乐烘托人物内心情感,这是儒家思想中永恒不变的仁爱胸怀。

在独立舞段的编排上,编导将《诗经》中的其中一首 《采薇》编作女子群舞,将舞蹈与诗歌结合,将诗中的韵律以有节奏的舞蹈来呈现,以一字一句的诗配上舞蹈动作,不仅能将诗歌内在的情感抒发,更能够体现舞蹈的曼妙之美。

(二)道家美学在舞蹈编导创作思维中的体现——以独舞《雀之灵》为例

《雀之灵》是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所表演与编创的,将民间舞从“接地气”“朴实”等字眼里跳出来,其重新运用民间舞来表现“高贵”“孤傲”等感觉,使人与自然更完美的结合。作品名称体现了编导对作品立意的高度追求。舞者举手投足之间,虽如孔雀般“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已不再是单纯的形态上模仿,而是不断追求“孔雀”的肉灵之间的相互交融。杨丽萍通过她纤细、柔美的身体迸发出对生命的体悟与激情。《雀之灵》之所以成为经典, 不但在于其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大胆突破创新,更在于其对文化意义上的传承与回归,更在于对精神信仰上的坚持与崇拜。

1.自然之美

老子云“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之“自然”意指万物的自然。道家所谓的“自然”并不是自然的环境,而是“无所作为”,但这种顺其自然的心境却与自然界的万物生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编导的选材灵感来自傣族的“孔雀”,并拟人化孔雀的形态、身姿和动作,将人与自然结合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不仅仅是一场舞蹈,更是借舞蹈来抒发心灵深处的信仰。

2.超然之意

我国古代东晋贵族谢尚的《鸲鹆舞》,展示了人对动物形态模仿的本能,并且赋予其内在的精神,表现出如鹤之孤傲的情感,轻盈飘逸,超然脱俗。

在《雀之灵》中,杨丽萍通过灵活的手指模仿孔雀外形的某些部分,生动表现了孔雀内在的气质,并且通过身体关节的组合完美展示了舞蹈自身的动态美,以更为自我的舞动方式着重表现舞者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她将自己修长的四肢、大幅度的动作形态来表现孔雀的生动,从而体现出中国舞蹈中由内而外散发的飞仙之意,将自然美上升到理想美的境界。

3.象罔之境

在舞蹈中杨丽萍将舞台背景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月亮”,在舞台熄光时演员快速跑到月亮前方,舞台前栩栩如生的孔雀从真实形象化作月亮下的一抹影子,此时的孔雀有形若无形,存在于天地间。

(三)禅宗美學在舞蹈编导创作思维中的体现——以现代舞剧《水月》为例

现代舞剧《水月》由台湾著名舞蹈编导林怀民所编创,在编排上打破了中国现代舞完全照搬西方现代舞的惯性,以中国禅宗美学之“意象”结合西方音乐与编创手法进一步体现中国舞蹈强大的包容性,为中国现代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舞剧《水月》中笔者体会到了无穷无尽的凄美与面对尘世喧嚣的释然,这也正是“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在舞蹈中带给我们的感觉,可见编导不仅是对西方编舞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在其人生中也参悟到了禅宗美学的真谛。作品《水月》虽只是选择了“镜花水月”这一小立意去进行舞蹈创作的展开,但却展现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生存感。一个男子刚毅的躯体在空旷的舞台上步入——屹立——舞动,一名女子于静谧空间里纠结——挣扎——抗争……编导将孤独感具体化了,将镜像中的“他”与“她”作为一种他和她的陪伴。

1.水中之月——空灵之美

悠扬的巴赫无伴奏组曲使舞蹈如流水般顺其自然,从舞者的动作语言到舞台整体调度都以缓慢为基调,舞者以身体内在力量来感知外部空间,再将这种感知传到身体内,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在动作中没有高超的技术技巧,舞台上的一切都伴随着音乐缓缓流淌,这种极简化风格突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表现其沉静、空灵、超拔的境界。

2.太极之势——“圆融”之感

明代著名律学家朱载堉提出的“学舞,转之一字,众妙之门”的理论,将“转”之一字概括和归纳整个中国舞蹈的玄妙和变化的总门径。在《水月》中编导将中国太极的运动方式与现代审美结合,用舞蹈动作来展现中国太极内在的气息与韵律,在举手抬足间,在缓慢形成的舞台调度中,无不体现出“起承转合”以及“终点回到起点”的运动原则。

编导在动作语言上安排男女演员相互交织又相互抗拒,所形成的阴与阳、刚与柔、虚与实既矛盾共生又和谐统一,仿佛男女舞者共置于某种空间中,在对抗与磨合、牵引与融化中凝练出中国禅宗美学中“和谐”的境界。

3.心非心,物非物——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乃是《水月》中最为深刻的表达。“空”也许是世间万物最终的归宿,有了这一层含义,此时演员的动作已不再是舞蹈,更像是面对最终归宿的一种态度,以更加释然的姿态站在舞台上,世间所有的挣扎与彷徨都将逝去,所有的苦难也都将化为云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有这样一种舞蹈来告诉我们生命的真谛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三、结语

儒、释、道三家美学并称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影响了中国许多艺术家,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的舞蹈编导,这些舞蹈编导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孔德辛、杨丽萍、林怀民等人,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都属于中国优秀的舞蹈编导,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阅历与人生感悟,但却不约而同地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他们各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舞剧《孔子》运用中国古典舞让我们看到“仁爱”仍然为当下社会所需要;独舞《雀之灵》中的道家美学不再是虚无缥缈,而是由“朴实”“自然”的民间舞来体现,真正从“自然”到达“超然”的境界;现代舞《水月》中编导以极简的现代舞呈现禅宗美学,体现了中国舞蹈既纵向继承,又横向吸收化,从而达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当下中国青年编导在自己的舞蹈作品中注入“中国表达”,不仅仅是要熟知舞蹈的编创技巧,更是要具有深厚的知识涵养与文化底蕴。如今中国舞蹈有许多经典作品都围绕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行编创,将中国优秀文化以舞蹈的形式进行表现,这些经典作品能得以不朽的根本原因是其中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芳.论传统水墨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当代转化[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付娜,刘茜.道家美学思想对教学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83-184.

[3]鲍思蒙.古代舞蹈复现的实践探索论证[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