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樱桃井村:端上“生态碗” 吃上“绿色饭”

2021-08-31 17:20廖唯
绿色中国·B 2021年7期
关键词:彭水樱桃民宿

廖唯

去年,在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评选中,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溪乡樱桃井村脱颖而出,与重庆市石柱中益乡华西村、武隆芙蓉街道堰塘村、巫山曲尺乡柑园村等“明星村”一起,成为重庆市入选的20个重点村之一。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这个因老井旁有棵大樱桃树而得名的村庄也名列其中。

一个距离彭水县城有50分钟车程的山里小村庄,为何能屡获“国字号”美誉?

“这是因为我们立足生态优势,在思路上求新求变,久久为功。”润溪乡党委书记曾宪军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据了解,近年来,樱桃井村借靠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摩围山的旅游发展“东风”,做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成效明显。

守住好山水

盛夏时节,走进樱桃井村,连绵起伏的青山映入眼帘,茂密的树林掩映着民居,清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樱桃井村位于彭水西南部、润溪乡北大门,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天然氧吧摩围山风景区腹地,森林覆盖率80%以上,常年平均气温18℃。这里土地肥沃,自然水源充沛,负氧离子含量高,是纳凉避暑、康养度假的乡村旅游胜地。

如何守护、利用好这一片绿水青山?樱桃井村动了脑筋、下了功夫。

村里按照彭水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落发展定位规划,陆续建成菖蒲塘乡村旅游街、摩围山居、旅游休闲风情小镇等设施,又建起花千谷休闲观光产业园、千亩翠冠梨采摘基地、中药材育苗基地等。近年来,樱桃井村实现了村域旅游观光、休闲纳凉、采摘体验生态产业全覆盖,村内民宿、农家乐旅游食宿日接待能力超过1000多人。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美丽环境不能因此被拖累。当地完善道路、公共区域、荒山荒坡和房前屋后等绿化建设,实施庭院美化工程,建立完善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同时,尊重历史文化和村域特色,以黄地峡为中心,打造乡村旅游亮丽名片。每年,村里都会举办农庄丰收采摘体验、学生团队劳动实践、徒步丛林穿越、环池自行车竞技、巧媳妇刀工比赛、太极健身等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端上“生态碗”

青山间一栋栋民宿小楼,一条小溪穿境而过,一块块菜畦排列有序,三三两两游客漫步小道……樱桃井村优越的自然环境总能让城里客人发出感叹:“植被好,空气好,太舒服了!”

2016年,润溪乡利用当地黄地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进市场主体,打造了巴渝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它根据散居在黄地峡山谷中的村民家庭及宅基地情况,在原址上对民居进行合规改造或翻新,并对厕所、厨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修建。

巴渝民宿在运营前,积极动员当地村民参与进来,统一对大家进行现代化酒店管理、餐饮、清洁等环节的系统课程学习,增强村民的服务意识。

曾宪军说,依托于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民宿是美丽乡村重要的活化元素,也是人们放下压力、亲近田园、享受宁静的不错选择。因此,在建设和运营中,他们都秉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自2018年7月开门迎客以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万余名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吃上“绿色饭”

近日,在樱桃井村黄地峡巴渝民宿,接待人员冉灵跃接到重庆主城一家旅行社的电话,对方表示有一个20人的旅行团要到黄地峡休闲避暑,需要预留10个房间。“我们在五一小长假就迎来了第一批游客,目前共接待了几千人。”冉灵跃说。

“黄地峡这个地方空气好、环境美、宁静凉爽,我们是第二年来这里了,今年准备住两个月。”来自主城的游客徐先生对笔者说。

村里的建卡贫困户晏珍玉正忙着打扫房间卫生、更换被套,为接待避暑游客做好准备。晏珍玉今年67岁,夫妻俩身体都有残疾,因此农闲时就参与民宿接待,农忙时自己种点庄稼。“一楼是自家住房,二楼和三楼是民宿住宿。”她说,游客来到村里,由公司统一分配房间。“我们不担心没得游客,只用心做好房间卫生就好。”目前,晏珍玉家已经脱了贫,一年下来老两口能收入3万元。

70多岁的村民田仁明也对民宿收入表示满意。他说,去年接待游客一共收入了4万多元,除去水电费、网络费和床上用品清洗费,他赚了3万多元。

樱桃井村党支部书记王海霞介绍,按照“巴渝民宿公司+村集體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帮助群众找到一条稳定增收的致富道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下一步,樱桃村将依托黄地峡巴渝民宿,精心打造集瓜果采摘、休闲娱乐、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的智慧农庄体验园,进一步助推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

猜你喜欢
彭水樱桃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彭水实践
《绿色中国大讲堂》彭水开讲
苗乡放歌须纵酒 彭水青山恰故乡
苗乡彭水邀约世界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一树樱桃带雨红
吃不到的樱桃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