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东源:“两山”转化魅力凸显

2021-09-01 09:10郑秀亮闫怀强
环境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坪绿水青山生态

郑秀亮 闫怀强

2017年,河源市东源县获评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自获得“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以来,如何更进一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成为东源县在新形势下亟待探索的新任务。

面对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东源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住全省重要生态屏障这一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绿色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与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奋力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绿色发展新路,让绿色发展成果惠民富民。

守好绿色本底

东源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面积4009平方公里,是全省县域面积第二大县,也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

“绿色是东源的本底,是东源的核心竞争力。”河源市生态环境局东源分局局长张建安告诉笔者,一直以来,东源县强化环保规划,树立环保优先鲜明导向,坚持规划先行,严把环境准入关。编制并严格组织实施了《中共东源县委 东源县人民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东源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东源县四个功能区分类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绿水保优、蓝天保卫、净土防御为具体目标,以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为抓手,全方位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在实施上述环保规划、方案过程中,东源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终身追责”,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培训,加强对群众和企业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形成重视环境保护的广泛共识。

自2017年以来,东源县强力开展万绿湖、禽畜养殖污染、矿产资源、桉树、河道采砂、水浮莲、临江临湖餐饮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专项整治。通过持续发力、合力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14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东源县属于欠发达地区,财政比较困难。”张建安提到,但多年来,为巩固生态屏障,东源县优先保障环保设施投入,并引入社会资金,采用PPP及EPC等模式,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完善环保设施的可行办法。

立足于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东源县依据不同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特点,构建县城都市经济片区、灯塔盆地现代農业示范区、东部资源经济片区、万绿湖生态保护核心区“四大功能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实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分类考核,以功能区引领推动区域分类绿色发展,加强点上集约发展,面上科学保护,推进“两个河源”思路在东源成功实践。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不搞“镇镇点火、村村冒烟”,走园区式集约发展道路。

东源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积极加大科技招商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项目落地首席服务员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功创建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

盘活生态资源

驱车进入东源县顺天镇大坪村,宽敞漂亮的沥青路,道路两旁的绿化与沥青路相互映衬,形成一道风景线。大坪村村支书朱永亨告诉笔者,近年来,大坪村狠抓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守得住绿水青山,终于迎来金山银山。”

朱永亨口中的绿水青山,是指村中的古树公园,如今已是大坪村必去的网红“打卡地”。古树公园所处的地方叫龙祖山,占地面积约98亩,当地人视其为“风水山”,视山上的米椎树为“风水树”,世代守护,禁止砍伐。大坪村的先祖们或许不曾想到,他们世代守护的这座山、这些树,在百年之后的现在,居然成了子孙后代致富奔康的“金山银山”。因拥有这片独一无二的古椎树林,大坪村脱颖而出成为综合体示范项目建设的核心区,被定位为美丽乡村及特色农事体验社区。

大坪村的康汇顺天客家民宿,是当地的另一处亮点特色。这家以现代风格演绎传统的客家民宿,屋顶、墙面、大红灯笼、小桥流水,处处都精心设计。来顺天的游客,必定会到客家民宿住一住,欣赏大坪的田园风光。

“村里组织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南药种植等项目经营,民宿优先安排本地村民就业,让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受惠。”朱永亨告诉笔者,村民原来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水稻,收入非常低,通过发展生态种植、民宿等产业后,工资大幅度提高,“每月工资有3000到4000元,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返乡创业。”

据介绍,顺天镇因村施策将全镇11个村分类划分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4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实现党建示范建设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特别是在生态宜居党建示范带中,通过发挥党建“龙头”作用,打造生态大坪、驿站枫木等特色示范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摇钱树”“聚宝盆”。

位于东源县西北部的双江镇,生态环境良好、水果产业发达,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优势在农业、特色在水果。当地积极探索“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驿道助农”,以特色水果种植为基点、产业链条延伸为杠杆,撬动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名镇”的转变。全镇高端特色水果种植总面积达8000亩,成为大湾区青睐的果盆子。高端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让农产品价值得到有效提高,其中西施柚一对可以卖到150元,阳光明媚葡萄达30元一斤,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12785元增加到2020年的17580元。群众增收得到保障,产业发展有了力量,乡村振兴充满希望,双江镇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东源县还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休闲生活需求,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大力实施“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地处康禾镇北部的仙坑村,生态优美、民风纯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村内20多幢清代客家方形围屋,古建筑和客家文化遗产保存完好,被列入住建部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仙坑村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为背景,以四角楼、八角楼为代表的古建筑群为中心,与康禾镇旅游总体规划、康泉十八项目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赤南公路—农田水渠—四角楼—八角楼—登云书院”的民俗展示与生态旅游结合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路线,带动了茶叶种植园、研学旅游、万家旅社、民宿、农家乐等项目的发展。河源市高新区管委会驻仙坑村党建指导员廖武彪告诉笔者,“仙坑村目前年吸引外来游客超过7万人次,随着‘万家旅社项目的落成,预计可为开办民宿的群众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

曲龙村是康禾镇的革命老区,原河源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旧址、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旧址均在该村。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优势,该村对旧村民文化广场进行改造绿化,新建两个村多功能文化广场。此外,村内铺设了柏油路,建设了景观河道及一条防洪景观河堤,新建4个高標准的公共厕所。一系列的整治行动之后,红色曲龙村焕发出新活力,成为许多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去处,村民收入也逐步得到提升。如今,这一幕幕“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风光,正不断在东源县上演,吸引了不少河源市区及外地的游客前去观光、休闲与体验,成为品味田园风光、农耕文明、客家文化和红色资源的理想之地,开启了河源市“全域推进、绿富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与新模式。

用好资源禀赋

“镇上的石英砂资源非常丰富,以前都是无序开采,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东源县蓝口镇旗滨集团经理告诉笔者,过去“产品都是粗加工,资源附加值非常低。我们集团主要经营高档LOW-E节能幕墙玻璃,对石英砂进行深加工,极大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原砂一吨大概只有20元,经过加工成为产品后可以卖到2000元。”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严格抓好环保治理,不仅生产过程确保达标排放,而且矿山采挖后严格执行复绿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根据东源县‘东强、西优、南扩、北实发展战略和东部资源经济组团构建‘一轴一带,三心五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该县蓝口镇处在‘三心中的新兴产业中心。”蓝口镇镇政府负责人告诉笔者,该镇将依托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以硅产业基地发展为基础,结合城镇提质扩容,扩大硅产业园区规模,提高园区接纳承载能力,促进硅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和提质增效,打造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产业新镇,建设东源县副中心。

2020年,该镇将依托旗滨集团的1800多家下游企业,邀请科研单位、省市行政管理单位,举办全国性“硅产业”论坛,把东源县的“硅产业”“硅加工”做成中国硬件的硅谷,东源县成为全国硅加工产业的永久论坛会址。同时,以旗滨硅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光伏玻璃基片、汽车玻璃基片、家电产业基片、石英板材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加强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进行全产业链招商,吸引以玻璃为原料的国内外中下游高端深加工企业的进驻办厂,积极延伸“硅”产业链,全力打造千亿级“硅”产业集群,建设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和新材料基地。

“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东源县做强资源经济组团,推动优势资源高效转化。”张建安提到,东源县突出东部资源整合战略带动,科学发展矿产资源产业,做强做大硅产业,加快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集群集约发展,促进蓝口、柳城石英砂加工企业有序搬迁、改造、整合、入园,打造硅产业新城,全力打造千亿级硅产业集群。做强“温泉+”等新业态,打造以康禾为核心的温泉度假旅游区。谋划发展高铁经济,打造黄田高铁小镇。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强化“绿水”“青山”资源利用,做好“六水”文章,推动“两山”实践转化。

环境保护不能止步,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东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创新作为,经过缜密谋划、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和反复论证,进一步明晰了东源县绿色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与发展目标,东源县绿色发展蓝图已绘就,绿色发展的步伐正徐徐迈进。

猜你喜欢
大坪绿水青山生态
创新方法 用“绿水青山”赢未来
用清廉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回首大坪,驿路情深
回首大坪,驿路情深
陶珊珊作品
卜算子·戏题大坪箐合影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