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近40a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2021-09-01 09:38靳文娅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突变气候变化

靳文娅

摘要 利用鄂托克前旗1981—2020年的气象资料,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法进行气候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建旗40周年来,鄂托克前旗气候呈气温升高、降水量略增、日照增多、风沙减少的暖湿化趨势,但目前的暖湿趋势仅为量的变化,不足以改变半干旱的基本气候特征。各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变。气温、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差异,春季增温最明显,夏、冬季次之;春、夏季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秋、冬季呈增加的趋势。大风、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2013年后没有再出现沙尘暴天气。年日照时数2013年后显著增加,年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不大。

关键词 鄂托克前旗;气候变化;累积距平法;M-K法;突变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28–02

在全球升温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已对人民生活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鄂托克前旗1980年8月12日正式建旗,属中温带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气候。本文对该地区1981—2020年建旗40 a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突变性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本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为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用1981—2020年鄂托克前旗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采用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0月)、冬季(11—次年2月)的季节划分,根据数学统计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对各气象序列分别用累积距平法、M-K法做突变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从图1可得出,鄂托克前旗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倾向率是0.479℃/10 a。近40 a气温平均值8.1℃,变化范围为6.1℃~9.3℃。1997年前10 a滑动平均值低于多年平均值,1997年后高于多年平均值,2001年后明显增高;这也说明年平均气温表现为增暖趋势,1997年前是偏冷期,1997年后是偏暖期且气温持续增暖。

各季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春季增温最明显,增幅为0.673℃/10 a,高于年平均气温增幅;其次是夏、冬季,增幅为0.458℃/10 a、0.442℃/10 a,与年平均气温接近;秋季增幅最低为0.263℃/10 a。月平均气温变化范围为-9.1℃~23.2℃,7月平均气温最高,6月、8月次之,11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均低于0℃。近40 a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17年7月12日,为39.7℃,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89年1月19日,为-31.4℃。

累积距平法分析,年平均气温在1997年后呈升高趋势(2005年、2008年、2012年有小波动);M-K突变分析,年平均气温在2001年后显著增高,UF和UB曲线在1998年相交,是年平均气温变暖的突变点。两种方法与10 a滑动平均曲线分析结果一致。

2.2 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年降水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幅为6.67 mm/10 a;近40 a平均降水量263.5 mm,变化范围为118.8~454.0 mm,其中2011年降水量最多,2005年最少。1984—1985年、1988—1998年(1991年、1997年有小波动)、2001—2002年、2007—2019年降水量较多,整体高于40 a平均值。

春、夏季降水量分别以1.76 mm/10 a、5.93 mm/10 a的倾向率呈减少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分别以10.07 mm/10 a、4.29 mm/10 a的倾向率呈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3.5、47.2、150.2、52.7 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5%、18%、57%、20%,可见一年中夏季(6—8月)降水量最多。

年内降水量分配较集中,5—9月总降水量占全年的82%,其余月份仅占18%;月平均降水量为1.5~65.6 mm,最大月降水量约为最小月的44倍,可见降水量每月分配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每月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15%~25%,5月、6月降水量次之约占全年总降水的11%左右,12月、1月降水量最少仅占0.6%、0.8%。

由累积距平法看出,降水量在1983年、1987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6年为低值,即降水量增多的突变点,平均周期为4 a。M-K法分析,UF和UB曲线在1984年、1987年、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7年、2009年相交,且均位于临界线内部,为降水量增多的突变点。综合两种方法可见,降水量主要在90年代发生增多的突变。

2.3 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1981—2020年相对湿度在45%~57%,变化范围不大。

年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9.8 h/10 a,2013年后显著增加;年日照时数整体呈“两高两低”的特征,即1984—2010年、2012—2020年高于2 800 h/a,1981—1983年、2011年低于2 800 h/a。40 a平均日照时数为2 969.4 h,变化范围为2 472.3~3 529.5 h,其中有23 a日照时数大于多年平均值,其中有16 a日照时数大于3 000 h。

累积距平法分析,年日照时数在1985—2000年、2011—2020年呈上升趋势,1985年、2011年为突变点;M-K法得UF和UB曲线在1984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2018年、2019年均相交,且都在临界值内,可见年日照时数在21世纪初(2010—2019年)发生增多的突变。

2.4 地面平均风速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地面平均风速为2.4 m/s,以0.345 m/(s·10 a)的倾向率呈减小趋势,1981—1990年、1994—1996年平均风速大于多年平均值,其余年份均小于或等于多年平均值。年平均风速在1981年最大为4.1 m/s,2014年最小为1.9 m/s。

累积距平法分析,年平均风速在1989年前呈上升趋势,1989年后呈下降趋势,可知1989年为平均风速变小的突变点;进行M-K突变分析,UF<0表示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1989年后风速显著减小,UF和UB曲线在1992年、1995年相交,但超出了临界线,不能作为突变点。

2.5 大风、扬沙、沙尘暴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近40 a大风、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率分别为5.759、9.067、6.994 d/10 a,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中扬沙日数的减少趋势最大。年平均大风日数14 d,变化范围为2~37 d,1981—1988年、1993—2001年大风日数大于多年平均值,2002—2020年明显低于多年平均值。年平均扬沙日数为26 d,变化范围为6~59 d,1999—2014年、2017—2020年扬沙日数小于多年平均值。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10 d,1981—1983年存在沙尘暴日数高值区,其中1983年沙尘暴日数最多为44 d,1981年次之,为37 d,1982年为34 d;1991—1996年存在沙尘暴日数日数第二高值区,为13~29 d;2002年开始沙尘暴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2006年有小波动),2013年后没有再出现沙尘暴天气。

累积距平法、M-K突变分析(图3),沙尘暴日数的突变点均在2002年,UF曲线在2007年后超过临界值,说明2007年后沙尘暴日数显著减少。

3 总结

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97℃/10 a;7月平均气温最高,6月、8月次之。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季增温最明显,夏、冬季次之,秋季最低。

年降水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增幅为6.67 mm/10 a;年内降水量分配较集中,但每月降水量极不均匀。春、夏季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秋、冬季呈增加的趋势。

年平均地面风速减小率为0.08 m/(s·10 a),主要与农林绿化增加有关。近40 a大风、扬沙、沙尘暴日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与气候的暖湿化、生态改善有关。2002年开始沙尘暴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2013年后没有再出现沙尘暴天气。

年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9.8 h/10 a,2013年以后显著增加,整体呈“两高两低”的特征。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变化范围不大。

用累计距平法、M-K法研究各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程度的突变,结果指出鄂托克前旗气候趋于暖湿化。

综合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状况可知,近40 a鄂托克前旗气候呈气温升高、降水量略增、日照增多、风沙减少的暖湿化趋势,但目前的暖湿趋势仅为量的变化,不足以改变半干旱的基本气候特征。

參考文献

[1] 何云玲,鲁枝海.近60年昆明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9): 1119-1123.

[2] 徐玉强,陆海云,马东荣,等.阿鲁科尔泌旗近46年来的气候特点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6(2):15-17.

[3] 张雪艳,聂松花,崔彩,等.鄂托克前旗地区近30年气候特征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3,3(8):37-41.

[4] 胡文峰,何清,金莉莉,等.若羌绿洲近55 a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干旱气象,2011,29(3):297-301.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突变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例析应对体育教学环境突变的教学策略
关于分析皮带传送中的摩擦力突变问题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抑癌基因p16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突变及甲基化的情况与意义
北约防长开会应对东欧“突变”
辽宁朝阳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