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让阅读更完整

2021-09-03 17:24孙静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7期
关键词:草房子交流会整本书

孙静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打造“书香校园”,将阅读活动向纵深和多元方面推进,学校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活动。

“整本书阅读”活动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全班共读,同学们之间可以分享阅读的乐趣和体会;二是师生共读,在课堂中,老师是一个有一定高度的读者,易于师生之间的阅读分享和教师的阅读引导;三是深度阅读,“整本书阅读”通过阅读分享和交流,可以实现深度阅读。

为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学校成立了以全体语文教师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确定了学校“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内涵,通过“选书—导读—阅读—交流—延伸”来逐步推进阅读教学。

选书。内容上主要选择能够打开儿童心灵、给儿童以精神滋养和愉悦的书籍。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由學生自荐书目,随后召开阅读书目推荐会,孩子们分别发表推荐演说后,由全班同学投票来确定本次的选定书目。

导读。教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预测,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导读《草房子》这本书时,学生根据标题对内容有了多种预测。有学生会提出“为什么是草房子”“谁住在草房子里”“草房子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学生的预测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予以引导,吸引学生去阅读整本书。

阅读。根据学校读书活动安排,学生每晚都有30~40分钟的阅读时间,学生在教师读前指导的基础上,制定读书计划,设计读书卡、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全书的通读。学生根据设计的读书卡或思维导图,对故事的大意、重要的角色、关键的场景细节以及全书的主旨等进行一定的思考和评价。

课前,学生通过反馈读书卡的形式将自己的初读经验和体会传达给教师。在阅读课上,教师发挥引领作用,提出书中的一些重要话题,引导学生带着话题进行更深入的阅读。

交流。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后进行回顾,并将各自的阅读卡交给老师。老师在整理阅读卡信息的基础上,设计读书交流会的流程。

每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都意味着一次围绕整本书进行的意义建构。有老师在读书交流会上就设计了类似这样一个话题:“《鲁滨孙漂流记》的魅力究竟何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学生从传奇经历、人物形象、作品风格、思想内涵等多个角度交流了各自的感受,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让学生从信仰、性格、心态等多个角度进一步体悟人生的漂流之旅,从而使学生寻找到“漂流的意义”,帮助学生跳出书本看生活,真正发挥文学教育应该起到的作用。

延伸。阅读交流会的结束并不是“整本书阅读”的终止。教师把握这一时机,顺势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对于《巨人的花园》这类故事型文章,学生明显很感兴趣。老师让学生在课后去搜集一些自己喜爱的故事,在班级里讲给其他同学听。同学们兴致高昂,踊跃地去购买或借阅了《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书,经过仔细阅读,精心准备,在班级里声情并茂地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完优秀的文学作品后,老师再指导学生把情节生动的篇章,在舞台上演一演。比如在阅读了《闪闪的红星》之后,学生们对潘冬子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的形象十分喜爱,对恶霸胡汉三极其痛恨、厌恶。通过改编小剧本,学生将潘冬子和胡汉三的人物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想象力、创造力、表演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草房子交流会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期末复习交流会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创新她力量 筑梦新海峡”交流会举行
想飞的草房子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第三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2015)在京召开
爱着草房子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