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癫痫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09-04 02:07王帆王莉刘凯宋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抗癫痫癫痫患病

王帆,王莉,刘凯宋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450000]

癫痫(epilepsy,EP)是很多种因素联合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1],其症状表现有着短暂性、突发性和反复性,是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而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癫痫患儿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症状,这些症状容易与癫痫共同存在于同一个体中,且不同疾病之间的主次也难以分清,往往都是相互影响而成为癫痫症的共患病。常见的共患病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kinetic disorder,ADHD)、偏头痛、抽动性障碍等[2],其中又以ADHD 发生率最高,若是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对其进行评估,定下干预方针,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及学习能力[3]。因此,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针对患有ADHD 的癫痫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病症表现及导致发生的危险诱因,从而为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 年6 月至2017 年12 月和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儿童癫痫患儿共135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例,女69 例;年龄7~10 岁,平均(8.5±2.5)岁。儿童神经科医师依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对135 例患儿进行ADHD 共患排查,确诊为ADHD 的患儿纳为观察组(47 例),具备ADHD 症状却并未达到诊断标准的患儿为对照组(88 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①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学》(DSM-V);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IV)中文版。

1.3 纳入标准

①观察组患儿在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指定诊断标准分类的同时,还要符合DSM-IV 中关于癫痫症及癫痫共患病的诊断标准;②无心、肝、肺及神经系统等的重大疾病;③脑部CT 或MRI 未发现异常或不良症状;④年龄大于6 岁且总智商(Full-Scale Intelligence Quotient,FSIQ)分数要高于80 分。

1.4 排除标准

①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品行障碍或严重精神病;②由于癫痫病症本身或抗癫痫药物引起的ADHD 表现患儿;③合并严重的脑器质性疾病。

1.5 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儿科神经科主任医师根据DSM-V对患儿进行ADHD 初步诊断,在对患儿及患儿家长进行问诊和填写ADHD 评定量表和SNAP-IV 对患儿进行筛查测试。

1.6 观察指标

采用VADPRS 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功能损害评估,该自评表内容由行为部分和表现部分组成,其中行为部分一为源于DSM-V 诊断标准中的18条症状,当中1~9 题评估注意缺陷程度,10~18 题评估多动及冲动症状情况,二则用于筛选共患病的29 条症状,当中1~8 题评估对立/违抗性障碍,9~22 条为评估品性障碍,23~29 题评估情绪障碍。18 条症状标准中,注意缺陷症状的条目数≥6,评分≥2 分,为存在注意缺陷(ADHD-I);多动、冲动症状条目数≥6,评分≥2 分,为存在多动症(ADHD-HI),若两种标准皆有,为混合型(ADHD-C)。诊断同时还当满足两个条件:发病在7 岁以前,症状须在2 个或2 个以上场合出现。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软件SPSS 22.0 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癫痫共患ADHD 危险因素进行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DHD 患病情况

在135 例就诊儿童中,88 例非ADHD 患儿中,男48 例,女40 例,男女比例为1.0∶0.8;47 例被确认为ADHD,诊断阳性率为34.8%,男28 例,女19 例,男女比例为1.00∶0.68,其中注意缺陷(ADHD-I)为31 例,多动症(ADHD-HI)为7 例,混合型(ADHD-C)为9 例;男女ADHD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8,P=0.000)。

2.2 ADHD 患儿危险因素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ADHD 共患病作为因变量,给药、病程、癫痫家族史、发作类型、癫痫是否控制为自变量。本研究中将给药、癫痫家族史、发作类型、癫痫是否控制均为二分类变量,直接赋值;病程为连续变量,直接纳入方程,赋值情况见表1。经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服用药物的癫痫患儿是否控制癫痫共患ADHD 的危险因素进入方程,对照组患儿(未服用药物)中未发现任何因素进入方程,见表2。

表1 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说明

表2 ADHD 患儿危险因素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ADHD 共患病在早期的解释是为易发生在儿童时期的一种精神障碍[4],起病多为7 岁以前,主要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或冲动,并且伴随着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作为癫痫共患病中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它的病因复杂,且能够引起多种行为障碍,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会造成负担,目前已经成为危害癫痫患儿身心健康的头号问题,但由于现代医学对于它的认知缺乏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因和病理学改变,其发现依据主要依靠专科医师根据临床表现及家长或监护人对于患儿症状或行为的描述来进行评估和判断[5],因此往往会错过诊断的最佳时期。

目前,关于癫痫共患ADHD 的原因尚且不是完全明确,导致的发病机制或许包括癫痫与ADHD 之间存在的共同基因缺陷、抗癫痫药物的作用[6]以及癫痫自身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但又有文献表明,癫痫共患ADHD 与上述原因并无影响,对此,本院以135 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ADHD 的临床症状及导致共患病的危险因素,发现ADHD 的临床具有以下特点:①癫痫患儿共患ADHD 的发生率多为12.0%~37.7%,ADHD 在癫痫患儿中的检出率为12%~39%,本研究中检出率为34.8%;②癫痫的发作形式多样,当中以局灶性发作合并ADHD 占比最多,为62.7%;③在癫痫患儿共患ADHD 中,ADHD-I 型为多数,占患者群60.7%~88.0%,本研究中ADHD-I 型占比65.9%,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类型[7]。而在对共患ADHD 的危险因素研究中,ADHD 在全面性发作,多药联合治疗中患病率高,并且对使用了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儿进行Logistics 回归分析发现,癫痫症状是否被控制与癫痫ADHD 共患病关系密切,而提示型全身发作,多药联合治疗病原因暂且不明,但也不排除抗癫痫药物中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发ADHD 症状。

综上所述,患儿不同情况下的共患ADHD 发作率不同,其诱发因素也复杂多样,对此,尽早干预患儿病情,严格按照临床标准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不断调整改善治疗方案,有助于患儿逐渐适应社会,提高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抗癫痫癫痫患病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抗癫痫药的干预效果观察
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临床特征及抗癫痫药物干预效果观察
抗癫痫药的“保险选择”:丙戊酸钠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完形填空训练
警惕抗癫痫药可能存在的自杀风险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