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审美阐释

2021-09-05 16:35简春艳田黎李坤梁
旅游纵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凤冈县人与自然

简春艳 田黎 李坤梁

摘 要:茶旅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充分融合了茶园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尊重生态健康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了人对于茶文化的审美体验,打破了传统人与自然对立、以人类为中心的审美模式,建立了人对自然作为其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模式。凤冈县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主要通过“融入式体验”的生态审美模式,使人深入体验凤冈禅茶瑜伽的“中和安康之美”和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深刻认识茶园对凤冈人民的“栖居”意义,从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茶旅一体化;人与自然;生态审美;凤冈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1年度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阶段性成果(GZLCLH-2021-21)。

引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原始居民在不断迁徙和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以茶为主题的出游(旅游)活动,开发了茶叶的审美价值。当代旅游新形式茶旅一体化主要是以茶为主题、以茶园为物质载体、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在茶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生态、休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休闲体验活动[1]。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作为革命老区遵义的东大门,多年来,立足于现有茶园资源,积极探索实施“茶旅产业一体化、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茶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倾心打造了“田坝生态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太极生态养生园”和“玛瑙山茶旅景区”三大茶旅融合示范区,集茶叶采撷、制作加工、茶艺演出及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特色茶庄、生态观光和休闲体验旅游园区,先后获得了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长寿之乡、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贵州十佳最美风景县等荣誉称号,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凤冈县已初具规模。

生态审美主要是反思全球生态危机的一种新型审美观念,是立足于生态伦理和生态知识的审美活动,旨在克服传统以人类为中心的审美模式。茶旅一体化主要以生态审美的形式充分融合了茶园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尊重生态健康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人对茶文化的审美体验,建立人对自然作为其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人作为生态审美主体在茶旅活动中既超越自然又内含于自然,通过“融入式体验”的生态审美模式,实现了超越自然实在的精神境界,打破了传统人与自然一分为二、相互对立的关系状态,自然不再具有实体性的属性,不存在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美”,而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包含人在其中的生态系统[2]。因此,茶旅一体化模式生态审美中的“美”存在于人与自然万物相统一的生态整体之中。

一、生态审美模式:“融入式体验”

美国思想家阿诺德·柏林特提出“环境与人类不是处于相分离的状态,人类与环境结为一体,构成自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传统美学宣称审美时主体必须有敏锐的感知力和静观的态度,无法认知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这种态度有益于观赏者,却不被自然承认,因为自然之外并无一物,一切都包含其中”[3]。这里的“自然”不仅仅是指自然本身,而是指包含了人在其中的一个“生命整体”;自然不再被对象化,而是作为一个“生命整体”存在,突破了传统以“二元对立”思维认知自然世界的方式,也突破了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审美模式,“静观”或“如画式”的审视都不可能让人真正体验到自然之美,必须要借助主体所有感官的“参与”,建立人与自然世界融合为一的“审美交融”模式[4]。如人作为主体对森林的审美必须要进入森林之中,而不仅仅只是静态的观看,一个人通过从电视上或者从路边观看森林的方式,无法真正领略森林的美,森林带给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上的刺激,是森林审美的关键,人只有“进入森林”才能够真正体验到感官刺激带来的愉悦,也才能够领略森林的美之所在。

“进入森林”理论充分说明只有当主体的全部身体感官都融入自然之中,才能获得一种不平凡的整体体感。凤冈县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倡导体验式的休闲旅游方式,在茶园中打造森林露营区、林下茶馆、养生栈道、生产车间和茶艺馆等体验项目,引导游客进入茶艺馆、观摩车间、手工茶坊等现场,组织游客通过参与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等活动,充分调动全身感官参与到对茶文化的体验,完全融入到茶园,真正通过自然风光和茶园带给人们以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上的冲击,从而真正调动游客作为审美主体知觉能力的积极参与,即当游客作为审美主體进入茶园景区时,主体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都直接参与了茶旅景区的美的构成,从而在融入和参与中获得审美体验。游客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有助于增强对茶文化的理解,是人作为主体理解、欣赏茶旅景区生态之美,进而产生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审美特征:“中和安康”“阳刚”之美

(一)“中和安康”之美

中国农耕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反映人的生态和生命审美本性的重要理论。如《周易》提出“生生之谓易”,“生生”即化育生命,认为万物生存都在“天人关系”的背景之下,人与万物的生命和生存状态在这种关系中发展变化,生态和生命是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大恩惠,天地自然是孕育人及其文化的母体,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天生的“感应”关系,人类要将珍视万物的生命和生态环境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只有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世间万物才能实现“元”“亨”“利”“贞”等生命蓬勃生长的美好生存,这是与生态运行的自然规律相符合的“中和美”[5]。

“中和”即天地、乾坤各归其位,形成风调雨顺、万物繁茂的景象,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天地相交、万物相通的“中和安康”之美。凤冈县将“有机”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同时也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力求做到全域有机和全产业链有机,倡导生产、消费的全面提升,始终坚持践行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和有机田园文化的“四生一有”理念,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严禁茶叶种植使用任何农药,利用土壤中富含“锌硒”的先天优势,极力打造茶旅主力产品“锌硒茶”;同时提出“禅茶瑜伽·养生凤冈”的美好构想,将禅茶瑜伽作为一种饮茶艺术和修行方式融入凤冈人民的生活中,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下,达到返璞归真、静心无欲的人生境界。凤冈人民通过种茶、产茶、品茶实现了与自然融合发展、和谐共处,茶旅景区内的村庄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改善,生命感受和生存状态也在禅茶瑜伽中达到祥和、安康的美好境界,禅茶瑜伽是凤冈人民与自然万物繁茂生长、蓬勃发展的美好生存、生命状态,蕴涵着“中和安康”之美。

(二)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

当人类生产力难以战胜自然力量时,人们常常面临自然灾难对日常生活的冲击和对生命力的摧毁,但人类和世间万物还是生生不息,这是由于人类面对各种自然灾难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在与自然的抗争、敬畏和祈愿之中表现出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才使人类历经风雨,奋勇前行至今。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们面对灾难,应该学习天的刚健强大,做到自强不息,才能应对各种灾难,克服艰难险阻,不断向前发展,体现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健康向上的壮烈和崇高之美[6]。

21世纪初,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越演越烈,荒山穷岭越来越多,凤冈人民的生活曾经一度陷入困境。当时流传着一首童谣:田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好女不嫁田坝汉,三年两载吃荞饭。非常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发展茶产业之前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产业的长效发展,成为摆在凤冈县委、县政府和凤冈人民面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经过凤冈人民和县委、县政府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最终立足先天禀赋资源,攻坚克难,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发展的茶叶产业,并一直致力于将“茶区变景区”,让人民靠茶叶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如今田坝茶海之心已是4A级景区,其“九堡十三湾”已被评为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

凤冈人民在自然中得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支撑和力量,在面对贫穷落后、饥荒时,没有肆意毁坏自然生态环境,以求自身发展,而是坚忍奋斗,攻坚克难,既保存了绿水青山,维护了生态,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分展示了凤冈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茶旅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彰显了自强不息的“阳刚”之美。

三、生态审美意义:“诗意地栖居”

存在论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此在在世界之中”,认为“在之中”是“我居住于世界,我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依寓之、逗留之”[4]。“居住”“依寓”“逗留”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不可须臾分离,构成一个水乳交融的生态整体;“在之中”的生存论建构阐释了“栖居”的内涵,对人而言,栖居意味着一种保护,人的生存建构是依世界而居,在人成为真正的人、归于人的本质的同时,人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守护、照料的责任,这种责任就在人的“栖居”之中;而“诗意地栖居”主要试图通过审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将人从理性和工具的控制之中解放出来,让万物回归大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自然万物是一种自由解放,也是一种保护和爱惜。

凤冈县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充分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自然发展的内在需要,保护了地方自然生态环境,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同时,满足了凤冈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凤冈县现有生态茶园面积333.33 km2,投产面积240 km2,实现了全县45万人“人均一亩茶”的目标,茶叶年产量5.5万 t,综合产值85亿元,每年出口茶叶达6 000万美元;全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80家,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管理、销售工作的有2 000多人,带动了凤冈全县6.3万户20余万人就业,人年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其中有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茶致富。

茶园作为凤冈人民居住、依寓、逗留的世界,象征着“整体”“完整”与“美丽”的家园,具有重要的“栖居”意义。茶旅一体化发展让凤冈人民与茶园融合为一个生态整体,是凤冈人民在这片土地得以生存、发展,并从中获得安稳、祥和、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凤冈人民实现审美生存的重要途径,是凤冈人民“诗意地栖居”之所在世界。

四、结语

生态审美主要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审视对象,注重人在生态系统之内的生存环境和审美体验。现代科学技术打破了落后、隐秘的传统村落状态,传统农耕社会的乡土诗意随着这种突破逐渐消退,“诗意地栖居”的新时代乡土文明正在成为人们寻找和体验的一种精神追求。凤冈县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结合茶区天然地勢和自然生态,努力打造优美的、充满艺术气息的茶旅景观;同时深入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和培育优美茶园景观与深厚历史茶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村寨,以突显“锌硒茶乡”“长寿之乡”“养生凤冈”的风貌,构建茶园的“诗意栖居”之意,形成了人与自然互为感通、共融共生的共同体,实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自然经济与人文经济的协调发展。

茶园景观的诗意呈现是特色茶旅旅游地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动力,茶旅景区同时满足了游客、茶农、村民“诗意地栖居”的精神追求,使他们获得对生动、真实、自然理想生活的体验,进而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整体反思。凤冈县当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为契机,最大限度激发生态美学赋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巨大能量,坚持从生态审美的维度充分融合县域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入挖掘茶旅景区建设带给凤冈人民生命吉祥和人生安康之美的文化内涵,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在茶旅景区展示凤冈人民探索茶叶发展历程的阳刚之美,将艺术化、审美化的茶旅景区建设和小镇整体人居环境改造相结合,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力争成为全国茶旅一体化的示范区。

参考文献

[1] 余悦,王柳芳.茶文化旅游概论[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1-65.

[2]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1-7.

[3] 阿诺德 柏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6: 63-64.

[5] 傅佩荣.傅佩荣解读易经[M].北京:线装书局,2006:7.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02-403.

猜你喜欢
凤冈县人与自然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贵州凤冈县永安热矿水成因分析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青草在歌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凤冈县关工委开展向青少年送红书活动
凤冈县召开2016年老干部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委会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
凤冈县老干部慷慨解囊助学传递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