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相遇 快乐同行

2021-09-05 02:45高广艳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班级家长学校

高广艳

又是一年入学季,又有一批“小豆包”们即将迈进小学的校门。面对欣喜又焦躁的家长,开心又懵懂的学生,激动又忙乱的老师,鸡西市南山小学认真贯彻《黑龙江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立足学校实际,编印了“四三三四”新生入学指导手册,即:解答家长四个困惑、帮助学生养成三方面习惯、组织教师做好三项准备、做好学校四项保障,以此帮助家长、学生、教师顺利完成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期的过渡。

一、家长面临的困惑及解决办法

困惑一:孩子害怕上小学。幼儿园的活动方式以游戏为主,到了小学则变成了以课业学习为主导的教育形式,有严格的学习要求和作息制度,这些变化会使孩子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

家长怎么做: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试着对孩子说:“你长大了,可以学习知识了,只要努力,你一定会做的很好!”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而不是说“你再不听话,让学校老师教训你”这类的话,这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困惑二:孩子太过依赖父母。幼儿阶段,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几乎包办了孩子的生活,而进入小学阶段后,虽然教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给予照顾,但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

家长怎么做: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利用假期时间从刷牙、洗脸、穿衣和吃饭等小事抓起,还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自己整理物品。除此之外,家长要在孩子开学前,为孩子准备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如:书包、文具盒、铅笔、12色水彩笔、橡皮、书皮、尺子、姓名贴、本子、防疫用品、学具袋、雨衣、鞋套、水壶等,并教孩子分类收纳。

困惑三:孩子不合群。如今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个性强,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更不接受老师的管理,与整个班集体格格不入。

家长怎么做:亲其师,信其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当孩子凸显个性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时,要与家长和教师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困惑四: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小学前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买各种资料,提前对孩子进行所谓的辅导。而学生因为年龄小,知识接收能力较弱,无法令家长满意,导致亲子之间矛盾加剧,孩子离心,父母伤心。

家长怎么做:首先,家长要正确了解孩子的认知规律,并充分相信学校的教学安排,切勿拔苗助长;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轻松、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严慈相济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适时放下手机,进行亲子阅读、体育锻炼等活动;再次,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知所措时,可通过家委会群与其他家长交流探讨,或是寻求老师和学校的帮助。

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行为习惯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学前请家长帮助孩子养成以下习惯:

1.按时作息: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晚8:30--9:00上床睡觉,早上6:30--7:00 起床,保证孩子10小时的充足睡眠。

2.坚持锻炼:每天保证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如:拍球、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提高孩子协调性和灵活性,锻炼力量和耐力。

3.合理用眼:严格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次,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計不宜超过1小时。

4.爱牙护齿:掌握正确的刷牙姿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5.正确洗手:会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6.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场所要佩戴口罩,戴过的口罩要丢在指定的垃圾箱内。

7.生活自理:培养孩子独立穿脱衣服、系鞋带、进餐、收拾餐具、整理床铺、上厕所等能力;学会使用剪刀、卷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

8.整理用品:学会独立清点和整理书包、文具盒、桌面、抽屉等;学会学习用品分类摆放。

9.适当劳动: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如:准备餐具、洗碗、擦桌子、垃圾分类等。鼓励孩子独立承担班级的劳动。如:打扫卫生、擦桌椅、浇灌植物、拖地等。

10.坚持阅读:家长和孩子一起每天读书30分钟,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11.写字习惯: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和书写姿势: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身正头正脚放平。

12.分清左右:分辨自身、黑板、书的左右。

13.认识常用字:认识课表上的字、书的名字、家长的名字等;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学校的名字;清楚地知道家庭住址及家长联系电话。

(二)礼仪习惯

1. 进校礼仪:穿校服,背书包;上学校,不迟到;见老师,问个早;见同学,问声好。

2.上课礼仪:铃声响,进教室;身坐正,脚放平;不乱晃,不说话,保持坐姿时间长。

3.课间文明:一下课,就准备;换书本,放桌角;文具用品摆整齐,积极主动不用催。在楼内,慢步轻声打招呼;在操场,放松运动不打闹。

4.文明用语:学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5.卫生礼仪:穿戴整洁,不留指甲;男生头发,不能过耳;女生发型,不染不烫;分工合作,打扫教室;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垃圾分类,不乱扔乱放。

6.放学礼仪:放学铃响,整理书包;快速排队,安静整齐;行进有序,不追不闹;礼貌告别,安全回家。

7.如厕礼仪:会自理大小便,保持厕所地面整洁。便后马上离开,不在厕所打闹或聊天。

(三)自护习惯

1.交通安全:过马路不闯红灯,坐汽车系安全带、坐摩托车和电动车戴头盔;不在停放的汽车前后玩耍;下车要等车停稳后,开右侧车门下车。

2.自身安全:引导孩子学会识别危险情境和行为,教会孩子简单的自护和求救方法。如: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不让别人碰;不吃陌生人送的食物;遇到危险向可靠的人求助等。

3.食品安全:掌握科学安全的饮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辩认食品的质量安全QS标志,注意食品的保质期;生吃瓜果要洗净,不随便吃野菜;不喝生水,不吃膨化食品和三无食品等。

4.接送安全:为维持校门口秩序,确保学生安全,家长需严格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表准时接送,如若有事晚接,需提前告知班主任;接送时要在指定位置。

三、教师准备工作

对于一年级班主任来说,最难的便是心理上的转变。按照我校大循环的分工安排,教师从五年级循环到一年级,带着毕业年级的思维面对起始年级的学生,再加之家长对教师各方面的期待及要求,都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困惑与压力。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一是开展幼小衔接。走进幼儿园,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幼儿园期间的生活、学习能力、习惯养成、身心成长、饮食起居、兴趣爱好等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习惯和认知水平有更准确的研判。

二是新老衔接。开展新老一年级教师经验交流会,在班级管理上,分享班级管理经验;在教学内容上,分享知识点整理、重难点突破和易错点梳理的方式方法;在物质准备上,分享班级所需物品及摆放、学生用具及书本规范等经验。

三是上下衔接。教师通读一年级上下册课标、教材,便于教师在授课时融会贯通。在授课时要转变方式,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多点猜一猜、唱一唱和游戏等环节。

四、学校保障措施

学校全面统筹、逐级落实,在物质、教育教学、教师成长和监督服务方面,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在教室安排、师资配备及安全管理上,做好物质保障。学校将一年级的教室安排在出入方便,便于疏散的一楼;本着老中青结合的原则,为一年级配备责任心强、有爱心的班主任及各科教师;不断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加强安全保卫,与辖区派出所、交警等相关部门联合,确保校园内外安全,使“学生安全、家长放心”真正落到实处。

在課程安排上,学校根据《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规定,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实行课后服务,家长可以根据需求自愿选择,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在活动安排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一年级新生举行入学式、开笔礼、入队仪式等丰富多彩的大型德育活动,每个月进行一次主题升旗仪式。学校还在新学期初组织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为新生家长答疑解惑。

学校发展,教师为先;学生成长,教师为本。学校倡导一年级教师“五要”。即:要每学期有一份自我成长规划;要每季度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故事;要每月至少上一次组内教研课;要每半月参与一节评课;要每周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培养上,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培工程”:一是邀请鸡西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到校对一年级教师进行整体培训;二是每周线上推送2节名师课例,开展“听评研”活动;三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四是每半月进行一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课,聘请心理学专家通过沙盘和意象绘画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提升职业幸福感。

学校严格落实“五零”承诺,在分班、排座、班干部选拔等问题上接受公开监督。严格执行《鸡西市南山小学阳光分班方案》,按照男女生比例均衡分班,由家长现场抽签确定班级序号与班主任;班主任按身高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男女生同桌,每周大循环串座,学生有机会坐在班级的任何座位;班干部选拔由学生自荐、民主推荐及班主任评定产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级干部、参与班级管理。

当一年级新生踏入南山小学校门的一刻,我们与学生就开启了一场美好相遇,并会在未来教育孩子成人成才的道路上与家长快乐同行!

■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班级家长学校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