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2021-09-05 03:07丁浩曹良刚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蜂大别山商城

丁浩 曹良刚

豫风楚韵,吃遍商城。

大别山革命老区河南省商城县历史悠久,生态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底蕴,朴实的风土人情,造就了许多独具商城特色的地方产品,农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宣传、开发力度不够,许多地方特色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品牌优势,品牌的开发与保护潜力巨大。

为此,商城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全县地理标志资源普查,通过查阅地方志、《商城年鉴》、调查走访等,详细掌握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的农副产品资源的分布、类型、数量、品质特征、市场需求等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健全辖区内特色农产品基本情况台账,先后挖掘出商城黑猪、商城筒鲜鱼、商城高山茶、商城麻鸭、商城土蜂蜜、商城鲢鱼、商城船米、商城灌河滩萝卜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并积极引导企业创建品牌。目前,商城县获得“三品一标”品牌认证的企业有28家。

“詹氏蜂蜜”成就大产业

据《商城县志》记载,大别山主峰金刚台周围有药性植物3500余种,享有“生物基因体”“天然药库”之美誉。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养蜂的传统。其中,商城县金刚台乡王坳村的詹氏养蜂世家在方圆100多里最为有名。

詹氏三代,代代养蜂。如今传到了詹氏第三代傳人詹先福,他紧紧依托该县的生态优势,将詹氏蜂业做大做强,让大别山詹氏蜜蜂园成为河南省“老字号”,并使之成为中原地区集基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蜂产品研发企业。

7月16日,记者前去采访詹先福时,他正在全封闭自动加工生产线上灌装蜂蜜。

“我们公司获得河南省第七批‘河南老字号,这个荣誉是对我们传承蜜蜂工艺的莫大鼓励,我们一定会继续把‘詹氏蜂蜜这个品牌做大做强。”詹先福高兴地跟记者说道。

据悉,早在19世纪末,詹氏先人在大别山深山中采撷了第一桶土蜜,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

“那时条件非常艰苦,詹氏先人很难填饱肚子,就在石洞、地穴中采集野生土蜂蜜吃,以求生存。”詹先福介绍说。

百年来,詹氏人先后采用了木桶养蜂、活框养蜂、新王断子采蜜、绿色饲养(强群饲养)等饲养技术,逐步实现了养蜂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詹氏传统文化延续了百年,“詹氏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百年詹氏品牌实现了做大做强。

据詹先福回忆,为了赶花期,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全国各地放蜂,先是用毛驴,后来用拖拉机,拉着蜂箱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吃尽各种苦。

“从小,祖辈们就教育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勤劳、乐于奉献。我记得小时候,很多乡邻都来跟父亲学习养蜂技术,我父亲最多时带有50多个徒弟,带领商城及安徽金寨的80多家人养蜂,都挣到了不少钱。”詹先福说。

2008年,借助于大别山区得天独厚的天然“立体蜜库”等生态资源优势,詹先福成立了大别山蜂农专业合作社,创立了“公司 +合作社 + 蜂农”的发展模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业务咨询等服务。现有标准化养蜂基地20余处,联合蜂场300余家,合作社蜂农数量2000余人,辐射带动5000户蜂农增收致富,蹚出了一条“甜蜜”路。

据悉,目前大别山詹氏蜜蜂园,已成为中国进出口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产品有蜂春宝、蜂神宝、土蜂蜜、花粉系列及蜂蜜系列、化妆品系列等6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全国有连锁店铺60家,日销售额5万余元。大别山詹氏蜜蜂园所有产品均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了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QS。

企业还成立了“原味商城”电商公司。通过电商把蜂产品和商城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4000余万元,为当地大学毕业生和贫困青年100余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

如今,“詹氏蜂蜜”已成为豫南地区的知名品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黄金茶托起致富梦

7月17日,商城县双椿铺镇顾畈村安利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几十名工人正在千亩黄金茶园内人工除草。满山的诱虫板、太阳能杀虫灯格外显眼。

“为了提高茶的品质,我们坚持生态种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使用除草剂,每天花费大量资金雇人除草。”合作社负责人之一严长来介绍说。

这片黄金茶茶园是严长彬、严长来、严长华、严长芳兄妹四人2014年年初返乡创立的,至今已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

据严长来介绍,黄金茶是一种新梢芽叶黄色变异的珍稀品种,因其四季新梢均为黄色、干茶亮黄、汤色明黄而得名,其最大特点就是“三黄透三绿”:色泽金黄透绿,光润匀净;汤色鹅黄隐绿,清澈明亮;叶底玉黄含绿,鲜亮舒展。黄茶甘甜爽口,清香高锐,氨基酸含量9%~11%,是普通绿茶氨基酸含量的2~3倍,茶多酚含量12%~15%。

“我们兄妹四人正是看到黄金茶的优良品质、独特性,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才开始种植的。”严长来跟记者攀谈道,他们在刚开始种植时,走了很多弯路,尤其是茶苗成活率低,一年得补种三四次。通过不断摸索,现在种植技术已经成熟了,他们已成功培育出无根系茶苗。

严长来兄妹四人,刚开始种了四种黄茶,其余三种由于不适应商城县当地的气候,后来都被淘汰了,只有黄金茶存活率最高,从2017年开始该合作社只种植发展黄金茶。

据了解,该合作社生产的黄金茶已注册了“豫严”商标品牌,产品已通过了国家SC食品认证,正在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为了打造生态品牌,合作社实行人工除草,茶园里全施芝麻饼、菜籽饼等有机肥,全部采用智能杀虫。2020年,仅支付农户采茶和日常茶园管理的工资就超过了50万元。

“正是因为坚持走品牌化道路,我们的黄金茶才成为茶中茅台,价格是普通绿茶的好几倍。我们不仅要自己赚钱,还要带动乡亲们就近就业,一起脱贫致富。我们按照‘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常年聘请附近几个乡村的贫困群众进行茶林日常管理、除草、施肥、摘茶等,最多时一天有近300人干活。”严长来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时,双椿铺镇仙桥村村民刘先秀正在茶园里干活。她告诉记者,她丈夫因患高血压、糖尿病不能干体力活,全家只靠她一人在茶园打工挣钱,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老板心肠好,对我很照顾。感谢这个产业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刘先秀说。

“如今,黄金茶已成为双椿铺的特色品牌产业,是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的亮点产业。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黄金茶产业快速发展,用3~5年时间打造‘大别山黄金茶第一镇,带动更多农户发家致富奔小康,助力乡村振兴!”双椿铺镇党委书记肖同建对黄金茶的发展信心滿满。

稻鸭共作效益倍增

盛夏时节,商城县河凤桥乡栏杆桥村碧水蓝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稻鸭共作示范基地,秧苗长势良好,成群的鸭苗正在稻田里追逐嬉戏,“嘎嘎嘎”叫着,一派和谐共生的景象。

“俗话说,鸭子下田,不缺油和盐。鸭子吃虫、吃草,省去了人工除草施肥的工钱,鸭粪又可以当天然的肥料,而且这样种植的稻谷价格也比普通的高。”合作社负责人李英军在稻鸭共作高标准示范基地里一边喂鸭一边介绍,“今年我们合作社稻鸭共作共1000余亩,高标准示范田100余亩。”

据商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敬东介绍, 稻鸭共作中的鸭和稻两者是互为依赖的循环统一体,标准化的稻鸭共作技术,就是通过建设围网等防逃设施,在单位面积(通常10亩为一个稻鸭共作单元)放养适度规模的稻田鸭(通常为180~200只),让鸭为水稻提供多项田间作业,同时生产出优质稻米和优质鸭肉两种健康食品,从而开创了水稻、水禽绿色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记者了解到,经核算,以目前的市场价格,稻鸭共作以每亩稻谷产量400公斤、麻鸭出栏18只计算,每亩除去成本的净利润为1500元以上,是普通水稻种植方式净利润的4倍。同时,每亩稻田可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投入100元以上。

商城县已将稻鸭共作高标准示范田建设项目纳入财政奖补范围,并将稻鸭共作和绿色防控示范区、农业物联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该县绿色农业发展。2021年,该县按照《商城县稻鸭共作生产技术规程》高标准打造的稻鸭共作示范基地共3万亩,这些高标准示范田净利润在4500万元左右。

“稻鸭共作的稻谷是晚粳稻,10月底才开始收割。因为昼夜温差大,产的米吃起来非常香,很好吃,鸭子也是做商城老鸭汤的原料,我们的米和鸭子都不愁卖。”李英军高兴地说道。

“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将鸭田稻米销往全国各地,用公共区域品牌带动‘稻田鸭和‘鸭田稻产业发展。商城县的‘鸭田稻和‘稻田鸭已经成为商城特色产业发展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必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商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本乐说。

商城县着力培育地方特色品牌,让地方特色产品靠着高品质走出大山,为老区群众增收致富插上了希望的翅膀。

猜你喜欢
养蜂大别山商城
走进红色大别山
做大做精养蜂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蜜蜂之乡”
京东商城
商城
悦居商城
锦屏县关工委举办养蜂技术培训
悦居商城shop
养蜂专用车实现养蜂一站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