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穆夏的艺术风格及其对中国当代招贴设计的影响

2021-09-05 18:27王琳姜飞逸
美与时代·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

王琳 姜飞逸

摘  要:阿尔丰斯·穆夏是19世纪艺术界“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设计因极具个人风格被后世称为“穆夏风格”。穆夏风格以其流畅生动的植物线条和对女性柔美形象的描绘为主要特点,以此来表达出作品的内容和穆夏赋予作品的感情。穆夏风格对后来的中国当代设计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当代招贴设计影响最大,其风格特点对于后代设计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阿尔丰斯·穆夏;穆夏风格;女性形象;中国当代招贴设计;

一、穆夏风格形成的渊源

在19世紀末至20世纪初,一场艺术界的“新艺术”运动席卷了包括英美在内的十余个欧美国家,其中以法国艺术界所取得的成果最具代表性,其涵盖面几乎包括所有的艺术领域。法国自始至终都是艺术的多元发展及凝结之地,更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它在“新艺术”运动中所呈现出的成果更是影响了英美及其他欧洲地区。阿尔丰斯·穆夏便是法国“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领域中一颗闪耀的明星。他是一位传统和创新并存、引领时代风格的伟大艺术家。在穆夏的绘画风格中,有三种因素影响了穆夏之后的绘画风格,也让穆夏的作品成为了“新艺术”运动在广告领域中最引领潮流的佳作。

(一)宗教艺术

1860年阿尔丰斯·穆夏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他的童年时光在布鲁诺圣彼得罗马天主教堂的唱诗班中度过,从小耳濡目染的宗教环境对他的绘画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堂中巴洛克风格的绘画、雕塑等深深地印刻在穆夏的脑海中。正是因为教堂圣洁的气氛这使他之后的绘画风格中的女性都有一种光辉、温柔的圣母形象。所以,宗教艺术风格对其之后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浮世绘风格

1851年前后,日本解除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了明治维新。这个时期日本积极地向西方学习并向他们宣传本国的优秀文化,日本绘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浮世绘也慢慢从东方走向全世界,在全世界艺术界也掀起了风潮,并与“新艺术”运动进行融合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和风”的潮流。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中最经典的元素被广泛运用到设计中,穆夏的绘画风格也受到其很大的影响,他在创作时研究了许多浮世绘大师的作品,如葛饰北斋、喜多川歌磨等大师,去探究他们的绘画技法、对人物和植物的刻画和对整幅画面构图的深入学习并运用在自己的画面中,浮世绘的精髓之处如强烈的平面装饰感、精致的家族图纹的设计都在穆夏的绘画中找得到影子。

(三)社会影响

“新艺术”运动掀起了艺术家们对于自然风格的重新追求,用柔软的线条和对以植物、动物为中心的图案的强烈追捧,社会高度的奢靡之风让设计也变得繁缛且奢华。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机器时代也让艺术家对于艺术有了重新的思考,人们对于艺术和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艺术越来越融入生活,设计也越来越被要求要以人为本。而在1881年前后法国政府颁布的政策让海报成为商业宣传的主要途径,加速了法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也推进了艺术融于生活的进程。

二、穆夏风格特点

穆夏的绘画风格因受到各式各样的风格影响,呈现出了非常丰富的艺术特征,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用两个点概括其风格特征,这些风格特征在穆夏的代表作《黄道十二宫》(又名《羽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绘画特点让画面里的艳丽与雅致达到了融合统一的效果美不胜收,他以优美并极富装饰性的绘画风格而闻名于世,也使得这幅画成为他的绘画风格的集大成之作,并成为穆夏商业海报中的出彩之作。

(一)节奏感强的画面

在穆夏的绘画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流动饱满的线条,穆夏在处理线条时将线条的疏密运用得得心应手,这些设计与几何图案中的动态线条相互对比、协调、呼应,它们时而紧凑、时而放松,使得画面节奏分明、生动且有韵律。穆夏在对人物的衣饰以及面部的线条刻画时选择对其进行简要处理,女性形象的头发以及直线和曲线的交叉使用在人物身后的装饰上进行紧密而细致的结合,这种线条之间的疏密关系与带有情绪的人物结合起来,作者所想要表达情感即浮现于画面之上。

浮世绘那种色彩平铺的方式和柔和纯净的色调也在穆夏的绘画风格中体现出来,他的色彩画面不受原事物色彩的限制,经常会在作品中添加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主题来选择对于色彩的使用,用丰富的色彩来体现装饰的美感,呈现非比寻常的色彩体验。穆夏在运用丰富色彩的同时又非常注重构图的均衡。他非常喜爱以及欣赏拜占庭艺术中的镶嵌画,在镶嵌画的绘画风格中,直线和几何图形的穿插使用并使色彩在拼接的过程中碰撞,最终形成了细密有序的背景图案,与前景人物的曲线线条形成了呼应,让整幅画面的节奏感跃然纸上。

(二)绘画主体的刻画

在穆夏的绘画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具有古典以及宗教气息的女性形象,在绘制这些女性形象时运用了平面化的方式赋予了画面非常高的装饰性。他运用轮廓线勾勒出这些形象的曼妙身姿和发丝,运用平面化的刻画技法使空间透视做出改变,使画面体积感变弱,并使用圆环或拱形作为人物背景,以起到稳定画面的作用,对女性形象的色彩刻画则使用平涂的技法让画面有着水彩般的淡雅效果。

在“新艺术”运动中,植物纹样和曲线元素是其艺术风格特征之一,在穆夏的绘画风格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穆夏在丰富的植物纹样中提取了具有自己风格绘画语言将其加入到自己的画作中去,形成了独特的植物绘画风格,这也是穆夏对于自然主义美学的理解。选取“花”这一素材并恰当地在装饰中运用,明显是受新艺术运动对于植物元素的启发,以树枝、花朵和叶子的形状为灵感,图案是纠缠在一起的花束和枝蔓。这种强调装饰和线形图案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他还以它来营造空间感,在画面上方的边框描绘得更加细致,可使背景变得相对虚化。

(三)商业海报《黄道十二宫》探析

《黄道十二宫》这幅画是穆夏商业海报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如图1),这幅画以长方形为构图,画面中间的女性侧身形象身后围绕着一圈由十二星座围成的圆环上,这个圆环也是作品的主题黄道十二宫的点题之处。黄道十二宫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十二星座,它代表着时间的更替、日月的流转,每一个小圆环代表着一个星座并在其中加入了植物纹样的花纹进行点缀,使得整幅画面大气又美艳。在画面四周填充着各种藤蔓和树叶造型的装饰,也是穆夏对于洛可可风格卷草纹样的喜爱与创新。

在对于整幅画面的中心的女性形象的处理上,以一个女祭司的身份进行描绘,也是对于主题的一个呼应。她的头发刻画得卷曲而又流畅,运用了植物藤蔓的风格,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命力,整体形象的处理细致又不失温润,简洁而又不失细节。

三、穆夏风格对中国当代招贴设计的影响

在新艺术运动的洪流中,穆夏风格作为其中一块绚麗的瑰宝无疑成为了经典,这种风格自诞生伊始便对设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其传入中国后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招贴设计。招贴设计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中属于一个年轻的类别,穆夏风格传入中国之后赋予了中国当代招贴设计新的美学价值。中国的设计师们将穆夏风格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公序良俗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招贴艺术风格,其中以20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月份牌”最具有代表性。

“月份牌”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文化产物,同穆夏风格的使用价值相同,都是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范例。两者的内里有着相似的表达形式——位于主画面中心的优雅女性形象,并在周围装饰上配有丰富多彩的植物元素。两者的这一共同点使得中国当代的招贴设计师在穆夏风格的影响下来进行“月份牌”的创作。穆夏风格对于其具体的影响可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女性形象的刻画

“月份牌”中的女性形象的出现既代表了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又表达了当时的流行风尚。这些女性形象温婉动人、风姿绰约和穆夏风格中的那些女性形象如出一辙,例如在为“勒吐精代乳粉”这个商品所绘制的“月份牌”上面就能明显地看出借鉴了穆夏风格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方式(如图2),设计师采用了平涂的方式,其造型上强调了曲线和人物的动态。夸张的处理手法既加强了观赏性,也充满“新艺术”运动的装饰风格特点。这种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和人物的形态正是对穆夏风格的借鉴。

(二)排版构图的设计

在穆夏风格的招贴设计排版方式中女性形象醒目地占据画面主体,装饰风格的文字分布在画面的顶部或底部。在“月份牌”著名设计师杭稚英先生所创作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对这种方式的借鉴。在早期“月份牌”的设计中,画面中基本只有女性人物和所要宣传的商品出现,构图较为单一。随着风格的不断改变,“月份牌”招贴中开始出现了文字和边框,这幅杭稚英先生为“广生行”所创作的招贴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变化(如图3)。这幅画面中女性形象居中,用玻璃器物构成的边框跃然于上,广告的文字置顶布局,这些变化充分展示了受穆夏风格的构图方式的影响,为“月份牌”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四、结语

结合穆夏的作品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穆夏在创作时既学习了传统文化,并且又在其中加入了新的元素例如浮世绘元素等,在这些基础上加以创新最后呈现出了精美的穆夏风格,获得了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巨大成功,成为了法国“新艺术”运动广告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他的设计理念被后人吸收并且加以运用。穆夏风格既影响了中国当代招贴设计的构图,也将其精髓——植物纹样的巧妙运用带入了“月份牌”设计的画面之中。“月份牌”的繁荣也代表了东西方艺术文化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穆夏风格影响的中国当代招贴设计也成为了在新旧艺术风格变化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彦錂.穆夏艺术风格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8-19.

[2]穆宁.美在穆夏[J].人民周刊,2019(21):86-87.

[3]夏燕靖.四季花开:穆夏艺术的唯美与浪漫[J].山东艺术,2019(4):8-23.

[4]丁伟.试析“穆夏风格”的形成及其装饰艺术语言[J].装饰,2013(7):66-67.

[5]马云,黄小金.穆夏风格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下),2012(1):70-72.

[6]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101-113.

作者简介:

王琳,硕士,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姜飞逸,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
《三国演义》正面的女性形象探析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土豆》和《水碾》中女性形象研究
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女性悲剧的思考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