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20年恭城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21-09-05 08:21严春梅庞传伟唐小琴严启兴邓树荣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分析

严春梅 庞传伟 唐小琴 严启兴 邓树荣

摘要 根据恭城县1971—202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突变检验法,对恭城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恭城县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春、冬季增温尤为显著。年降水量呈现波动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代际变化明显,以9~13年的周期旱涝交替为主要特征,其中夏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突变点在1980—1981年,其中夏、秋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

关键词 恭城;气候变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P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5–0028–03

恭城瑶族自治县(简称恭城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地处北纬24°37′~25°17′,东经110°36′~111°10′之间。恭城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干湿分明,夏长冬短,春秋期长。近年来,广西暴雨洪涝、干旱灾害频率增加,高温热害、极端强降水、强对流等天气事件增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1-4]。通过对1971—2020年恭城县平均气温、降水和日照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近50年恭城县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和规律,确定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气候方面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累积距平、M-K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选用1971—2020年恭城县逐月平均气温、逐月降水量、逐月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年变化规律以及四季变化规律作出分析。季节划分标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2.1.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1971—2020年恭城县年平均气温为20.0℃,其中2007年、2009年、2017年、2020年平均气温并列最高,为20.9℃,1984年平均气温最低,为18.8℃,两者相差2.1℃。近50年恭城县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分段情况明显:1971—1997年平均气温基本低于历年平均值,1998—2020年平均气温基本高于历年平均值,前后两时段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9.7 ℃、20.4 ℃,两者相差0.7℃(图1)。对近50年来的年平均气温进行线性拟合,得到恭城县年平均气温以 0.236℃/10 a的速率上升,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明显高于1961—2015年广西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0.143℃/10 a。由M-K突變检验结果可知,除了1976年、1977年、1984—1986年,其余年份UF值始终大于0值,且在2003年以后,UF值始终超过0.05显著性水平临界线,说明恭城县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2.1.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由表1可知,1971—2020年四季的平均温度均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 0.307℃/10 a、0.115℃/10 a、0.245℃/10 a、0.324℃/10 a,均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春、冬季增温趋势十分显著,秋季次之,夏季增温趋势较小。

2.2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2.2.1 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1971—2020年恭城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 517.5 mm,其中年降水量最大值为2 133.2 mm,出现在2015年,年降水量最小值为1 002.9 mm,出现在2011年,二者相差1 130.3 mm。从图2可以看出,近50年恭城县年降水量整体趋势不明显,趋势方程的相关系数r只有0.05,未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说明近50年恭城县年降水量呈现波动趋势,年际变化较大。1971—2020年恭城县年降水量累积距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经历了增多-减少-增多-减少-增多的变化趋势,以9~13年的周期旱涝交替为主要特征,年代际变化明显。1971—1983年、1993—2002年、2012—2020年累积距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为降水偏多期;1984—1992年、2003—2011年累积距平呈下降趋势,为降水偏少期;此变化规律与罗红磊[5]、何洁琳[6]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2.2 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1971—2020年四季的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89.1、568.5、176.6、182.5 mm,春、夏季平均降水量十分相近,秋、冬季平均降水量相当。四季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4.863 mm/10 a、11.264 mm/10 a、-2.59 mm/10 a、2.844 mm/10 a,均未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夏季降水量的增多趋势最为明显,其次冬季降水有略微增长趋势,而春、秋季降水量有小幅减少趋势。

2.3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2.3.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1971—2020年恭城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479.4 h,其中1971年日照时数为1 910.5 h,为历年最高值,1997年日照时数仅为1 075.3 h,为历年最低值,两者相差835.2 h。由图3看出,近50年恭城县年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7.6 h/10 a,通过了0.05水平显著性检验。由M-K突变检验结果可知,UF值均维持在0值以下,20世纪70年代UF值波动较大,1981—1992年UF值在0.05显著性水平临界线上下波动,1993年以后UF值始终超过了0.05显著性水平临界线,说明恭城县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在显著性水平0.05的临界线之间,UF和UB曲线相交,突变点位于1980—1981年。突变前,1971—198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666.4 h,突变后,1981—202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432.7 h,前后相差233.7 h。

2.3.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对近50年四季的日照时数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如表2所示,夏、秋、冬季日照时数均随年份增加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4.837 h/10 a、-20.746 h/10 a、-7.313 h/10 a,且夏、秋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冬季减幅较小,春季日照时数随年份增加呈略微增长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79 h/10 a。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近50年恭城县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气候倾向率为 0.236℃/10 a,2003年以来增温尤为显著。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秋季次之,夏季增温幅度较小。

(2)年降水量呈现波动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代际变化明显,以9~13年的周期旱涝交替为主要特征。1971—1983年、1993—2002年、2012—2020年为降水偏多期,1984—1992年、2003—2011年为降水偏少期。夏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冬季小幅增多,而春、秋季降水量有小幅减少趋势。

(3)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气候倾向率为-57.6 h/10 a,突变点在1980—1981年,突变后與突变前年日照时数相差233.7 h。夏、秋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显著,冬季减幅较小,春季日照时数呈略微增长趋势。

3.2 讨论

恭城县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热量资源增加,光照资源减少,而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匀,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春季气温偏高,降水略减少,春播期的低温阴雨天气可能减少,晴好天气有利于春收作物、水果采收上市及蔬菜作物生长。夏季降水增多、时空分布不均,持续高温、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可能增加,将导致作物品质和产量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7]。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减少,可能使干旱加剧,不利于月柿果实膨大和着色,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但对月柿采收晾晒有利[8]。冬季增温明显,且降水量呈小幅增多趋势,良好的光温条件和充足的降水将为冬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低温冷害损失,但暖冬气候也适合病虫害繁殖,会使病虫害的地理范围扩大, 危害期延长[9-11]。总之,近50年恭城县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虹,陈思蓉,郭媛,等.近50年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 2012, 28(2): 219-227.

[2] 黎琮炜,覃卫坚,高安宁.1961-2013年广西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 36(1): 80-85.

[3]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第二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4] 周广胜.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 38(1): 80-94.

[5] 罗红磊,何洁琳,李艳兰,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变化特征[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 37(1): 10-14.

[6] 何洁琳,谢敏,黄卓,等.广西气候变化事实[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 37(3): 11-15.

[7] 廖雪萍,黄梅丽,雍阳阳,等.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 41(4): 72-80.

[8] 范方福.恭城县月柿生长气象条件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J]. 农业灾害研究, 2019, 9(1): 27-29, 94.

[9] 廖雪萍,刘一江,李耀先,等.未来气候情景下广西冬季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30(2): 438-443.

[10] 孙华,何茂萍,胡明成.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7): 51-57.

[11] 李祎君,王春乙,赵蓓,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S1): 263-271.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2007:绿色企业
回头潮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