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边塞诗中西域风情浅析

2021-09-05 08:22姜春迎万素花
牡丹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老将边塞凉州

姜春迎 万素花

王维一生所作边塞诗30余首,这些描写西北边塞风情的诗歌,情调壮美,视野开阔,丰富了人们对于西域边塞风情的想象,充实了人们眼中的边塞世界,对于信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民了解西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王维边塞诗意象、内容进行梳理,探讨王维诗歌中西域边塞的独特风情。

王维所作边塞诗的时间在岑参、高适之前,数量可观,他的边塞诗创作对盛唐时期边塞诗的繁荣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王维边塞诗中的西域风情意象群

(一)豪放意象群

不同于山水诗的澄净秀雅,王维所作的边塞诗具有雄浑刚健、慷慨悲壮的特点,这离不开边塞豪放意象群的运用。

1.马

马在王维所作的边塞诗中经常出现。在30多首边塞诗中,马的意象出现了10多次。例如,《老将行》中的“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陇西行》中的“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送刘司直赴安西》中的“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边塞地区地域宽广,草原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古代战争也需要马的参与,所以在王维的边塞诗中,马是很重要的意象。这反映了青年时期的王维意气风发,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2.雕和弓

王维的边塞诗中,雕的意象出现得较多,雕是战争意象的一个代表。例如,《少年行》中的“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出塞作》中的“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观猎》中的“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表现了少年、将士等的英勇无畏,表达了作者对于胜利的盼望。

王维的边塞诗中,射雕的场景有很多,弓的意象出现得也较多。王维极尽渲染宏大、热烈的战争氛围,例如,《老将行》中的“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出塞作》中的“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等。射雕是西域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二)浪漫意象群

1.乐器

西域文化中,乐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王维善于使用乐器使整个场面更加有活力和动感。笳这种乐器在王维的边塞诗中比较常见,例如,《双黄鹄歌送别》中的“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笳的表现力突出,能够表现出凄怆、哀怨的情感,富有穿透力,很符合游牧民族英勇剽悍的个性及牧马吹奏的特色。

羌笛是带有西域特色的乐器,王维在《凉州赛神》中有“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的描写。另外,王维诗中出现较多的还有箫鼓,例如,《李陵咏》中的“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凉州郊外游望》中的“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等。在战事或节庆时,箫声、鼓声能更好地烘托气氛。

2.雪

王维所作的边塞诗中,西域的雪是壮观、凄寒的,例如,《陇西行》中的“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漫天而飞的雪十分壮阔,渲染了緊张的战事;《观猎》中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积雪已经融化,马蹄轻快;《送崔三往密州觐省》中的“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此处的“天山雪”写出了天气严寒,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

二、王维边塞诗中的西域风情风貌

王维是北方人,他描绘的边塞不同于江南诗人那般凄寒、困苦,王维所作的边塞诗多是昂扬的基调、壮丽的景色。

(一)西域的民俗风貌

1.西域地区地广人稀

西域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这在王维的边塞诗中也有体现。例如,在《送刘司直赴安西》中,王维写道“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行人少,所以才更能凸显有雁飞过;《凉州郊外游望》中,作者又写“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村庄里的人家很少,而且旁边没有相邻的村庄,与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中原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西域地区的特色风俗活动

王维边塞诗中描写民风民俗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笔者选取王维在凉州生活期间所作的《凉州赛神》《凉州郊外游望》进行简要分析。王维创作的这两首诗,对于人们了解古代西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价值。

《凉州郊外游望》是王维在边塞凉州所作。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一个人数不多的村庄里在举行热闹的祭田神活动,村落里歌舞升平,人们吹箫击鼓在土地里祭祀河神。他们把酒洒在用刍草编成的狗上,烧香拜谒用木头雕刻的神。女巫们纷纷欢欣鼓舞,由于跳舞时间过长,穿着的罗袜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灰尘。

《凉州赛神》写道:“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王维不事铺陈,仅用旁衬、渲染的手法,便描绘出庆典的盛况。

(二)西域的自然风情风貌

西域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王维是绘画大家,其笔下的西域自然风情别具特色。《使至塞上》中有一联千古名句,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中直上的青烟,长河中渐落的夕阳,动静结合,空间无限延伸。

王维的边塞诗多描写沙蓬,大漠如同浩瀚的大海,蓬草遍布。例如,《送刘司直赴安西》中的“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写出了西域沙尘飞布的特点;《送张判官赴河西》中的“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沙子连着白云,蓬草卷曲着,好像成了黄云,远近相接,浑然一体,主题突出。

(三)西域战事场景风貌

边塞战事景象和将士的边塞生活一直是王维边塞诗的主要描写对象,曲调高昂、笔力劲健的边塞诗寄托了作者杀敌报国的政治理想,如《少年行》《观猎》《从军行》等。

王维的战事边塞诗中还时常表露出对老将的同情,例如,《老将行》中的“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老将虽然已经不如当年神勇,却还是怀着一颗建功立业之心,一有机会便“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表现了诗人对老将爱国之心的敬佩和对老人壮志未酬的同情。《陇头吟》中“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老将身经百战,却功不过部下偏将,借苏武的典故“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升华主题,含蓄劝谏统治者重视功臣,奖罚分明。

三、结语

王维边塞诗中的西域景色或辽阔壮大,或苍劲有力,或乐声阵阵,丰富了人们对于边塞的想象。王维的边塞诗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西域地区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社会生活,还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体现了劲健雄浑的盛唐景象。王维创作的边塞诗与山水田园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

(塔里木大学)

基金项目:省级一流专业·汉语言(YLZYSJ202001);塔里木大学特色品牌专业·汉语言(220101504);塔里木大学一流本科课程·现代汉语(TDYLKC202009)。

猜你喜欢
老将边塞凉州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最爱凉州面皮子
高老师的第二职业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林严:环境执法岗位上的“年轻老将”
鼎鑫生物 沙棘老将潜入直销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
梦回边塞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