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的多重主题探析

2021-09-05 02:34汤文
牡丹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尔西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被评论家称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塞万提斯生动地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并反映了时代背景下西班牙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堂吉诃德》的艺术表现手法十分新颖、独特,小说通过对堂吉诃德这一滑稽可笑的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多重深刻的现实主题以及现代风格。小说中,多重经典主题相互交织,形成了瑰丽的文学色彩,作者呈现了对国家历史文化、国民精神以及社会现实的批判。本文重点探究《堂吉诃德》具有的多重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一、《堂吉诃德》的流浪主题

流浪汉小说是西班牙一种独特的小说体裁,它的盛行是社会文化积淀的必然产物。在《堂吉诃德》中,作者塞万提斯将流浪主题贯穿了主人公堂吉诃德的一生。

小说中对堂吉诃德的描述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地主家庭,为人比较正直、忠厚,不满社会现实。虽然他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佩戴一把生锈的长矛,头戴一个破洞的头盔,是一位面容瘦削、沧桑的老人,但在这样简单甚至有些落魄的装扮下,堂吉诃德始终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希望铲除社会上的不公,匡扶正义,实现他所理想的道德原则,于是他效仿骑士,游走天下。

对于堂吉诃德来说,他的冒险是一场美丽的旅行。区别于一般的流浪汉小说,堂吉诃德虽然是一个无业游民,但是并未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与自己的生活。堂吉诃德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在旅途中能够与他人高谈阔论,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能够看到时代的黑暗面与社会的种种不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救苦难。正如堂吉诃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天让我生在一个铁的时代,就是要让我召回一个金子时代,也就是黄金时代。”因此,堂吉诃德的流浪并不是堕落与颓废,而是一段乐观的追求之旅。

在小说最后,堂吉诃德临死前,他的流浪精神发生了变化,明白过去自己行为的荒唐,但为时已晚。

二、《堂吉诃德》的爱情主题

爱情主题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堂吉诃德》中也有所涉及,即主人公堂吉诃德的爱情故事。在堂吉诃德的爱情故事中,女主人公是一个虚假的女性形象——杜尔西内娅。在堂吉诃德心中,杜尔西内娅是天下第一美女,他将杜尔西内娅当作自己身为骑士在行侠仗义道路上的动力源泉。虽然杜尔西内娅这一人物并未真实存在于现实之中,但是她始终存在于堂吉诃德的心中。无论堂吉诃德是成功还是失败,她都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堂吉诃德,并给予他前行的力量与决心,这些都是精神层面的支持。

可以说,堂吉诃德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精神层面的恋爱。他在脑海中不断地虚构与幻想,赋予了杜尔西内娅最完美的形象,并将她作为自己永远追求、守护的梦。

或许有很多人不认可堂吉诃德的恋爱观,认为这是不现实的,是可笑、可悲的,但是堂吉诃德对爱情的态度是值得称赞的。艰辛的生活并未使堂吉诃德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美好爱情的幻想,他始终守候自己美丽的梦,呈现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堂吉诃德》所要表达的主题:无论生活如何,都不要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堂吉诃德》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中世纪的欧洲是受基督教神权以及封建贵族统治的,骑士阶层则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而诞生的,并因此形成了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骑士文学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集中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的意识形态。可以说,骑士文学是表现封建贵族阶级精神特征的文学。

《堂吉诃德》以骑士文学为创作依据,作者在小说自序中宣称,这本书的创作意图就是要将骑士小说从生活中扫除干净,从而彻底地消除骑士小说的声望以及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堂吉诃德》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塞万提斯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在小说中,塞万提斯沿用骑士作为小说主角的写作形式,通过堂吉诃德的个人经历,对陈旧、狭隘的骑士文化与骑士制度进行了批判。主人公堂吉诃德由于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而“走火入魔”,脑海中充斥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并将自己代入骑士的世界中,作出各种荒唐可笑、令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在堂吉诃德的思想中,他认为骑士这一身份是有光芒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骑士却成为他人嘲讽的对象。

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巨大反差反映的是曾经高贵的骑士精神在当时逐渐走向没落,小说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喜剧性也体现在这巨大的反差之中。例如,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时,在一家客店落脚。在堂吉诃德眼中,客店是一座城堡,店主是城堡的长官。堂吉诃德对店主下跪,请求店主赐予他骑士的称号。店主答应了堂吉诃德,不过是出于戏耍疯子的乐趣。虽然整个受封仪式都在模仿封建礼仪中骑士受封的仪式,但实际上充斥着鄙夷与嘲讽。整个情节就像一出滑稽的喜剧,主人公堂吉诃德的骑士理想被放置在荒诞不经的讽刺情节中,供人取乐。作者塞万提斯通过这些描写,实现了对骑士文学的攻击,体现了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四、《堂吉诃德》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堂吉诃德》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画面,渗透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浓厚的社会底蕴,其思想内涵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反骑士小说。

《堂吉诃德》涵盖了大约700个人物,他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与性格,并经历着不同的生命阶段。这些人物其实都是挣扎于社会现实中的不幸者。作者塞万提斯通过对堂吉诃德出游經历的描写,立体化、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堂吉诃德的荒唐举动相反,小说中的其他人是清醒的,但是却困囿于人性弱点与精神弱点,以庸俗与自私嘲弄为正义奋斗的勇士。与此同时,作者还对当时的西班牙社会状况进行了披露与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平等、正义的渴望。

五、结语

《堂吉诃德》这部经典作品让读者看到隐藏在滑稽下的眼泪,感悟到喧哗下的骚动,并深深地理解处于这一历史背景下人类的被动与无奈。小说不断深化的主题中饱含着作者塞万提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堂吉诃德》奠定了现代民族文学史的基调,并在世界文学之中散发着不灭的光辉。

(江西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汤文(1979-),男,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尔西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一生逆境,一生奋斗
塞万提斯:一生逆境,一生奋斗
一个人的爱情小镇
一个人的爱情小镇
一个人的爱情小镇
夏尔西里怀想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塞万提斯:悲喜人生胜过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之性格内蕴析论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