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思想在日本家训文化中的体现

2021-09-05 02:34刘樱
牡丹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武家公家武士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起源于先秦百家学说,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吸收和借鉴中国文化的日本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日本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家训文化也是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养分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可以说,日本家训文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日本人的道德观、价值观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传统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经历几千年而得以保留和延续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智慧之源。儒家思想强调修身,包含和谐中庸、修齐治平、诚信待人、包容汇通等思想,在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至关重要。另外,儒家思想还包括丰富的道德理念、人文精神及哲学思想,对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与培养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儒家思想在日本家训文化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先进文化和思想对周边国家,尤其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将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勇”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精髓渗透家庭教育中,并以家训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在日本的武家家训、商家家训、公家家训中均有体现。

(一)儒家思想在武家家训文化中的体现

幕府时代,为了加强自身修养,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开始效仿贵族,制定家训,这成为约束武士行为、增强家族凝聚力的工具和手段。武家家训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影响力上来说,都是日本家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武家齐家、治国的依据。

除了培养武士的武道外,武家家训还注重培养文道,主张“文武兼修”“文武一体”。“武”即武艺,指武士不仅要拥有征战技能,还应具备坚韧不拔、敢作敢为的精神,这正是儒家思想“勇”的内涵体现。文道要求武士注重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斯波义将的《竹马抄》就写了文道、伦理修养等内容,北条重时的《六波罗殿御家训》立足日常生活,训诫子孙谨言慎行,主张培养武士道德观念及文道,这些正是儒家修身养性、勇敢无畏思想的具体体现。

除了修身之外,武家家训还注重治家之道。治家主要表现在忠、孝两方面。日本武士的“家”不仅包括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还包括国家的臣民。武家家训是武士家族中,家长对家族成员以及家臣的训诫,它规范着家族成员的行为,维持着家族的存续,故其制定目的就在于维持家业的长久。为了维护家业、保护领地安稳,各个等级的武士必须忠诚奉公,因此,对上忠诚成为武家家训的主要内容之一。《竹马抄》中记载:“人生在世,切不可忘记主恩,为主君舍弃生命乃武士之本分。”这表明武士对主君的忠诚是本分、是义务。另外,《伊势贞丈家训》通过儒家思想中的五常和五倫强调“孝悌”;《明君家训》也明确要求“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

日本武家家训中还体现了齐家、治世等儒家思想。例如,《朝仓敏景十七条》中包含了日常生活和治国理念等内容,强调以能力为标准选拔人才,体现了战国大名任人唯才的治世之道;《武田信玄家法》详细记载了战国大名管理领地等内容。《藤堂高虎遗书》中说道:“孔子之道,要常在心。于日本,要知《吾妻镜》《式条目》。”不难看出,日本武家家训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儒家思想为依托,为武士阶层的道德观念培养和行为规范指明了方向。

(二)儒家思想在商家家训文化中的体现

商家家训是继武家家训之后出现的。受武家家训的影响,商人对家产及家业十分看重,维持家业长久的强烈愿望让商家延续了武家的传统,纷纷开始编撰家训,商家家训应运而生。

商家家训作为日本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阶层家训内容有着不同之处,除了共有的伦理道德训诫外,商家家训还涉及雇佣制度、店铺管理等经营管理规定和商业经营理念。

日本商家家训也吸收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养分,例如,《三井氏家规》第一条:“独木易折,成林难摧,汝等要和睦亲厚,共图三井家运昌盛,稳固不移。”其中,“和睦”的“和”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容,“和”是“仁”的延续,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中国社会受儒家思想“和”的影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在日本,“和”也是为人处世、文明交往的行为准则,日本企业以“和”教化员工,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井氏家规》第五条:“严禁奢侈,厉行节约。”商人岛井宗室在《岛井宗室遗书》中提出,作为商人应该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可见,勤俭持家是商人的共同信条,是商人修身治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商家家训中的写照。

除此之外,商家家训在培养职业道德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商人通过家训教化员工,培养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家业稳定,所涉及的诚信、热情、节俭等内容对商业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儒家思想在公家家训文化中的体现

日本公家家训比武家家训、商家家训出现得早,但数量少、内容简单。日本的第一部家训是吉备真备所著的《私教类聚》。《私教类聚》共有38条训文,其中频繁引用了《论语》《史记》《颜氏家训》等中国典籍里的内容,吉备真备也积极倡导儒家思想和佛教,宣传忠孝之道。《私教类聚》中的第一项“略示内外事”包括“内教五戒”和“外教五常”:“内教五戒”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外教五常”即一仁不杀、二义不盗、三礼不邪、四智不妄、五信不乱。在吉备真备看来,“内教”即佛教的“五戒”,是对信徒的劝诫,而“外教”即儒学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哲学思想体系的伦理道德。

在日本,公家是相对于武士阶层和其他各阶层而言的,它不是小家庭或个体家庭集合而成的大家族,而是服务于天皇与朝廷的官员。由于家训传入日本没多久,公家逐渐衰落,因此,公家家训没有发展起来,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只留下《菅家遗训》《九条殿遗训》《宽平御遗诫》等为数不多的几部家训作品,且这些作品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多是对天皇政务和起居等内容的训诫。例如,《九条殿遗训》记载,“以一日之行事,为万年之诫”,其是以记录皇室生活礼仪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家家训。因此,公家家训虽融入了传统儒家思想,但比起武家家训和商家家训来说,并不典型。

三、结语

中国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文明沉淀中,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含的道德理念、人文精神及哲学思想,对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与培养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吸取了儒家思想精华的日本家训文化对日本人的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作者简介:刘樱(1986-),女,湖南桑植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与翻译。

猜你喜欢
武家公家武士
历史变迁下的音乐建构与文化传承
——以武家鼓吹乐棚为个案
小型物流公司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要维护正常良好的政商关系
武士与龙
“武士”挡道
鸡娃炕
琉璃瓿洞
试论二十世纪前期滇东汉村公家与会牌的职能
剑龙是武士吗?
暗黑武士 六步接触雷克萨斯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