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视角的壮族服饰图案研究

2021-09-05 03:07韦雪莹
牡丹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类学壮族服饰

韦雪莹

壮族服饰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宝石,也是壮族人民审美观念与审美追求的集中体现。壮族人民将对天地万物以及自然的崇拜体现在了其日常及节日所穿戴的服饰上。鸟兽虫鱼、奇花异草的服饰图案折射出壮族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民族气质以及民族精神。

我国的艺术人类学吸纳了各方优秀的艺术理论成果,展现了我国艺术文化的民族性与当代性。本文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探索壮族服饰中那些生动、活跃与灿烂的图案,其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诠释了壮族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民族品格。

一、壮族服饰概述

壮族服饰图案作为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体现了壮族人民的社会生产、宗教道德、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在壮族地区普遍流行。不同地区的壮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壮族地域文化,从而使壮族服饰图案呈现千变万化的景象。现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及周边的龙州、隆林、西林、龙胜、那坡和靖西等壮族聚居的地方,依旧流传着壮族服饰的制作技艺。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壮族服饰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壮族服饰的历史久远,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包括首服、身服、足服在内的一整套独特的服饰形制及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人民不断对自身的服饰进行创新与改良,充分吸收壮锦的元素,在面料、装饰材料、图案等使用上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同时又尽显民族特色。民族审美情趣在节日盛装、舞台服装的图案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艺术人类学视角下壮族服饰图案的研究方法

艺术人类学可以简练地概括为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它既是一门科学的理论,也是从实践活动而来,又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科学。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理论需要学者以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剖析。人类学与其他学科有相似的地方,例如,对于相关的、原有的资料进行搜集、整合、记叙、抽象概括而成的理论以及如何将知识运用于技能的问题等。

艺术人类学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践与人类学理论的结合研究。人们运用艺术人类学研究壮族服饰图案时,其研究内容包括壮族服饰图案文化渊源的考证、历史资料的比对、文献的搜集梳理等。

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地区的壮族服饰图案也是有差异的,例如,靠近生态自然环境地区的壮族服饰图案较为具象、简洁、古朴,而毗邻汉族居住区或是经济发展较为良好的地区,壮族服饰图案则较抽象、烦琐。因此,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研究壮族服饰图案,应该在本土化与非本土化两个不同领域进行调查与比对。

以艺术人类学视角研究壮族服饰图案的过程中,田野调查法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所有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学者都知道,是田野训练造就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类学家,且人们普遍认为真正的人类学知识均源于田野调查。目前,田野调查已经成为艺术人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服饰的图案蕴含着壮族人民的文化、思想,极具美韵,有些图案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壮族服饰的制作体现了壮族人民的辛勤智慧与审美特点,包括目前尚未被发现与破解的图案在内,它们都是壮族璀璨文化的积淀。因此,学者在对壮族服饰图案的田野调查中,更多侧重于靠近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的壮族人民,关注偏远地区的民间艺术。

三、壮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像艺术,有的民族是将图像装饰在各种工具以及建筑上,有的则装饰在身上或服饰上。在现代人看来,这些图案是该民族的独特艺术。与现代人观念中的艺术概念截然不同,这些图案不仅是一种装饰,反映了民族审美,而且还有更多以及更深层次的含义。

大部分的壮族服饰图案都是基于自然万物以及壮族人民的基本生活状况而绘制。雄伟的山脉、潺潺的溪水、秀丽的田野风光、繁茂的植物等,大自然将秀丽、壮美的景象呈现在壮族人民眼前,也刻在了壮族人民的精神里。勤劳的壮族人民将大自然的秀丽、壮美绣在服饰上,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壮族服饰图案有几何图形、自然图形、动物图形以及植物图形等,这些图形不仅是壮族人民服饰上的装饰图案,更是其文化的代表符号,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文化情感、社会情感以及审美观、世界观,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载体。壮族人民将图案符号化,对图案进行概括、变形、扭转、放大与叠加、重复等处理,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美好理想以及对生活的炽热感情,同时也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这是一种意义的表达,是一种象征,也是壮族人民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更是壮族人民对万物的认知。

基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壮族服饰图案,人们可以看到这些图案是具有美学特质的,即艺术的第一形式。壮族人民所表现的不仅是服饰图案本身,更是将其浓厚的民族信仰与精神寓形于物。

四、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研究壮族服饰图案的意义

在我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古人留下的璀璨文化,彰显着中国人的智慧。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有的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他们的行为活动、民族仪式、生活方式、服饰图案以及流传下来的音乐、歌谣、神话传说等,都是民族文化与艺术资源。

看到壮族服饰的图案与纹样时,每一位壮族儿女都能很容易地识别出服饰图案的规律与意义。而接受了当代教育的壮族儿女逐渐开始依赖现代的文字符号,服饰图案所代表民族文化精神正在慢慢被遗忘。但人们要意识到壮族服饰图案的重要性,体现了壮族人民的造型艺术、民族审美、宗教信仰等。

壮族服饰图案不仅蕴藏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体现了壮族先民的智慧,这是需要学者去理解、学习并记录、整理的。

五、结语

本文基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壮族服饰图案,用科学的方法论探索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壮族服饰图案寄托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敬畏,图案中的纹样元素承載着历史的积淀。基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从民族风俗习惯、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对壮族服饰图案进行剖析,可以为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少数民族的艺术与都市的现代艺术融合,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在艺术人类学的角度下研究壮族服饰图案时,人们应考虑从更多的领域去分析壮族文化,如美学、文艺学等,深挖壮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用田野调查法研究壮族人民的生活、文化与审美情趣,审视我国本土的艺术与文化,加深对民族文化及艺术的认识。

(云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类学壮族服饰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