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的社会功能

2021-09-05 03:29王甜甜
牡丹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时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门类变得日益丰富起来。面对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人们该如何欣赏艺术作品,体会艺术创作者的艺术格调,是这个时代赋予每个人的艺术审美任务。艺术作品对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也随着人们对其的深入了解而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关于艺术的功能,不同的艺术工作者有不同的认识和归纳。美学家卡冈在《美学教程》中将艺术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等。但就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而言,人们将其分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认识功能

艺术的存在从某种定义上来说是对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反映。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社会性艺术实践活动,其本质意义是艺术创作者对社会实践的审美体验,集中表现了这个时代特定的精神。人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情况。

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明确指出了艺术的认识功能,他认为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如何将这个时代的民族特征、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保留下来,只能通过美术。这里的“美术”包含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人们可以通过当时的艺术作品来认识这个时代。比如,2021年3月20日,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了6座“祭祀坑”,陆续出土了500多件重点文物,这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古文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方面的情况。这说明艺术能够增加或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拓宽人们的视野。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可以让人们了解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巴黎市民纷纷起义,他们拿起武器,走向街道,为推翻波旁王朝而浴血奋战,从中人们看到了正义,看到了巴黎市民的力量。

人们不仅可以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了解艺术的认识功能,实际上,艺术的认识功能也体现在语言形态中。

一方面,当艺术家将创作完成的艺术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时,它已经具有超越时空的可能性,这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特质就会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这个时代的依据。

另一方面,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如艺术风格、创作手法、结构特征等,会具有时代的印记。由于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受教育的影响使得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具有时代印记,而这些印记恰巧成为后人认识这个时代的重要依据。例如,人们可以从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中体会到文人雅士的精神境界;可以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体会到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因此,要了解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人们不仅可以从创作者描绘的对象入手,也可以从创作者的艺术创作形式出发。

二、艺术的教育功能

艺术的教育功能是指艺术作品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史论、画论中尤为突出,例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女史箴图》被用来宣扬封建社会时期的礼法,劝说嫔妃要修德养性、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警世的作用。汉代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内容大多是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构建了死后升天的场景,此外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图案装饰,这反映了孔子仁义礼智、克己复礼的道德思想。

艺术来源于生活,大多数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之所以时至今日还能被人们拿起来反复品读,主要原因是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特征,蕴含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

艺术之所以能够产生教育功能,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将客观实际转化为意识形态,更多的是体现了艺术家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反映了自己对人生、世界的认知和感受。

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与艺术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将艺术作品的内容在大脑中进行再创造,这种意识形态活动会对欣赏者的道德观念、审美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实现,同样也起到了社会教育的作用。

三、艺术的审美功能

我国古代的理论家、批评家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功能。宗炳的“畅神说”、姚最的“悦情说”、张彦远的“怡悦性情说”等都不同程度涉及了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的审美功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艺术这个词而言,它就是美的代名词,不管是艺术的认识功能还是教育功能,都已经蕴含了审美功能。

其次,从艺术创作者的创作过程来看,艺术的审美功能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以创作美作为第一要义,将客观存在的素材进行挑选、分类,再进行意识形态的加工,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一过程是艺术创作者将生活中的美进行集中化和典型化的体现。

再次,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不同的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既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又健康、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是每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为之奋斗的目标。一件艺术作品面对的是不同的欣赏主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艺术的感受力也有所区别,这便需要艺术创造者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通过塑造各种不同的、能够表现美的典型事物,赞颂真、善、美,陶冶欣赏者的情操,提高欣赏者的审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结语

艺术的社会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某个作品只有其中一种功能。例如,人们常说某个人具有真、善、美三种品质,不能将其割开来說。同样,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产品的丰富,艺术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但无论是何种形态、内容的艺术作品,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是不变的。

(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王甜甜(1994-),女,甘肃张掖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实践。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时代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