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腺瘤2例

2021-09-06 02:53乌肖林张璐璐郑玉平季昌华周成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纤毛基底腺癌

乌肖林,张璐璐,郑玉平,季昌华,周成军

例1男性,56岁。5个月前体检发现右肺下叶结节,无明显咳嗽、咳痰,定期复查期间发现结节增大。无肝炎、结核病史。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多,肺内见多发小结节影,大者位于右肺下叶背段(im30),直径约1 cm,边缘欠光滑(图1)。诊断:双肺多发小结节,右肺下叶结节。

图1 CT示右肺下叶背段(im30)结节影(红色箭头),直径约1 cm,边缘欠光滑

例2女性,60岁。因半个月前出现上胸部及后背部疼痛不适入院,偶伴胸闷、憋喘,无咳嗽、咳痰等。8年前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切除术,无肝炎、结核病史。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多,左肺下叶外后基底段见片状高密度影,局部支气管扩张,邻近胸膜牵拉,较前未见明显变化。胸外科会诊:左肺下叶占位。给予抗炎治疗后未见变化,恶性肿瘤不能除外。

病理检查眼观:例1右肺下叶组织一块,大小9.0 cm×5.5 cm×2.5 cm,切面距脏层胸膜约0.4 cm见一肿物,大小0.8 cm×0.8 cm×0.6 cm,灰黄色,质中,界不清。例2左肺下叶组织一块,大小6.0 cm×3.0 cm×1.7 cm,切面见一肿物,大小2.5 cm×2.2 cm×1.4 cm,灰红色,质中,紧邻胸膜。镜检:例1冷冻切片,低倍镜下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呈管状结构排列,无明显异型性,肺泡间隔显著增宽。高倍镜下肿瘤由黏液细胞、纤毛细胞和不明显的基底细胞构成,纤毛细胞表现为游离缘的皱褶或顶端胞质突。例1石蜡切片与冷冻切片的不同之处:低倍镜下肿瘤可见相对较清晰的两层细胞结构,高倍镜下纤毛细胞纤毛明显,基底细胞结构较清晰,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图2)。例2冷冻切片,低倍镜下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瘤细胞沿肺泡壁排列成不规则的管状结构,无明显异型性,肺泡间隔显著增宽。高倍镜下肿瘤由柱状细胞、纤毛细胞和不明显的基底细胞构成,纤毛细胞隐约可见。例2石蜡切片与冷冻切片的不同之处:低倍镜下肿瘤可见典型的两层细胞结构,高倍镜下纤毛细胞纤毛明显,基底细胞结构清晰,细胞无异型性,罕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TTF-1(+),基底细胞CK5/6(图3A)、p40(图3B)及p63均(+),Ki-67增殖指数<1%。

病理诊断: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 BA)。

讨论肺纤毛黏液结节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 CMPT)是一种少见的肺肿瘤。多数医师对其缺乏认识,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随着对这些肿瘤的认识不断提高,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数量大增。其特征为连续的细支气管型上皮结节性增生,与传统的CMPT不同,许多病变仅具有局灶性或缺乏乳头状结构,于是Chang等[1]提出了BA的命名。

BA好发于老年人,2016年Lau等[2]报道1例19岁女性患者。患者无性别差异,通常无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通过体检或机会性筛查时发现,直径0.4~4.5 cm,与吸烟无明确相关性。多数病例及本组例1在术前的CT复查结果一致,均显示肿瘤增大[3-4],影像学特征为肺周围有规则或不规则边界的小结节,少数情况下病变可能含有毛玻璃成分[5],这些患者通常被怀疑为早期肺癌,建议行手术治疗。

大部分患者行手术切除,术中行冷冻病理检查确定肿物性质,本组2例均在术中行冷冻病理检查,结果均误诊为浸润性腺癌。Chang等[1]报道的25例BA中9例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包括腺癌(n=7)、黏液腺腺瘤(n=1)和CMPT(n=1),可见术中冷冻病理检查误诊率极高。由于冷冻组织固定不良,在冷冻切片上识别BA的多个形态特征极其困难。尤其是近端型BA的纤毛显示通常不清晰,在冷冻病理切片中即使在高倍镜下也很难观察和辨认;远端型BA又不含纤毛,所以更不可能完全依赖纤毛的存在来诊断。因此,冷冻病理切片最可靠的诊断线索是识别连续的基底细胞层,该特征在肺腺癌中不存在。如果在进行冷冻病理检查过程中怀疑BA病变,需仔细观察病变中是否有基底细胞,作出正确诊断,避免过度治疗。Mikubo等[6]提出,细胞涂片学检查可协助术中冷冻病理诊断。

BA在行冷冻病理检查时需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1)浸润性黏液腺癌,尤其是与具有较多黏液细胞的近端型BA的鉴别。两者均呈沿肺泡壁生长的模式,细胞均比较温和,无明显异型性。最为主要的鉴别点是要识别是否存在连续的基底细胞层和纤毛细胞。由于冷冻切片的制片原因,BA中纤毛细胞的纤毛不易察觉,可能表现为游离缘的皱褶或顶端胞质突[7]。黏液腺癌缺乏BA特有的纤毛细胞,可与BA鉴别。(2)乳头型及微乳头型腺癌:含有较多乳头及微乳头结构的浸润性腺癌常需要与近端型BA(尤其是经典的CMPT)进行鉴别,腺癌细胞一般具有异型性,BA细胞较温和,仔细观察可见两层细胞结构,并可见不明显的纤毛细胞。(3)贴壁型及腺泡型腺癌:远端型BA以沿肺泡壁生长模式为主,有时间质增宽,可见腺癌的腺泡样结构,在冷冻切片中易将增宽的间质误认为成癌的间质反应,这时我们应仔细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结构,腺癌细胞一般异型性较明显,无两层细胞结构。(4)黏液表皮样癌:当BA出现鳞状化生时需与黏液表皮样癌鉴别,黏液表皮样癌由三种细胞构成: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无纤毛细胞,可与BA鉴别;黏液表皮样癌好发于年轻患者,BA好发于老年患者。

BA在石蜡切片中也需与以上几种浸润性腺癌鉴别,部分BA主要由立方细胞或矮柱状细胞构成,缺少明确的纤毛细胞,基底细胞不易观察,间质增宽较明显时,需借助免疫组化染色来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类型,常用的基底细胞标志物包括p40、p63及CK5/6。浸润性腺癌无两层细胞结构,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易见。还需与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8]鉴别,AAH主要表现病变区域细胞沿肺泡壁单层生长,细胞呈立方、矮拄状或“鞋钉“样改变,轻~中度异型性,未见纤毛细胞和黏液细胞,可见双核细胞。

目前,BA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根据目前的治疗证据,切缘阴性的肺楔形切除术可作为最佳手术方式。在临床工作中,术中冷冻病理诊断通常较难准确作出BA的诊断,常被误诊为腺癌。因此,在诊断为腺癌或恶性肿瘤不能除外的情况下,我们应选择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不管手术方式如何,目前为止,BA均无复发或转移的报道[4]。鉴于病例数量有限,随访时间短,BA的生物学行为有待观察。

BA是一种肺结节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迄今为止,关于BA的良恶性尚未达到共识,大部分学者视其为一种良性肿瘤,根据目前报道的病例及随访结果,作者认为肺局部切除术可能为最佳的手术方式。BA在冷冻病理诊断中存在较大误诊可能,积累相似病例的诊断经验有助于病理医师作出正确诊断,并指导外科医师对手术方式作出正确判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从而避免过度治疗。

猜你喜欢
纤毛基底腺癌
miRNA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以小鼠肾小管IMCD3细胞株探讨纤毛生成和上皮细胞极化的关系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人在旋转时为什么会眩晕
法舒地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