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体重对育肥中后期苏山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021-09-06 05:44李碧侠任守文赵为民付言峰王学敏涂枫
畜牧与兽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山猪青绿寄生虫

李碧侠,任守文,赵为民,付言峰,王学敏,涂枫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 南京 2100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要求逐渐从数量转化为对质量的要求,猪肉的营养价值、风味、适口性、贮存稳定性等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喜好。增加育肥猪的运动量和青绿饲料供给量,可有效改善猪的健康状况和猪肉品质。Lahrmann等[1]研究发现,放牧影响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气候环境下,放牧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均较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对较低。Akos等[2]研究发现,放牧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仔猪的死亡率和母猪的发情率,天气过冷或过热均不利于放牧,适宜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室外猪的健康。放牧条件下,猪采食大量的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改良猪肉品质[3-4]。青绿饲料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消化道发育,防止消化紊乱,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5-6]。目前,育肥猪的饲养方式主要有舍饲、放牧和半舍饲半放牧3种形式,但有关不同饲养方式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的系统研究较少。

苏山猪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利用外来品种与江苏地方品种培育形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肉质优、抗逆性强、繁殖力高等特点。通过分析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生长速度、腹泻率、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以及死亡率等指标的影响,探讨短期放牧对育肥中后期苏山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苏山猪优质肉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与饲养管理

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60.0±2.0)kg、(70.0±2.0)kg和(80.0±2.0)kg阶段的育肥期苏山猪各40头,公母各半。每个体重阶段均按照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放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2019年5月1日开始饲养试验,预试期7 d,60 kg阶段放牧75 d,70 kg阶段放牧45 d,80 kg阶段放牧21 d。放牧组和对照组猪群均饲养于同一栋猪舍,免疫、清洁和消毒工作按猪场常规程序进行,猪舍温度控制在25~28 ℃,舍内相对湿度在65%~70%,每天早、晚配合饲粮饲喂1次,饲喂时间分别为每天6:00、18:00左右,每次饲喂量以料槽中有少量余料为宜。放牧组猪群每天11:00—17:00在果园中放牧,每组放牧猪群单独区域放牧,自由采食黑麦草、俄罗斯草等青绿饲料。

1.2 试验饲粮

试验猪饲粮营养标准参照《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3)、NRC(1998)和《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试验组和对照组饲粮配方相同,营养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1.3 测定指标

不同组别猪群预试期统一定为7 d,第8天开始作为正试期第1天,称量试验猪体重,将其作为正试期初始体重,同时开始精确记录饲料消耗量。正试期结束后空腹12 h称重,将其作为正试期终末体重。

统计正试期每日配合饲粮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各组的死亡情况。每天观察试验猪群排便情况,根据排出水状粪便程度,判断试验猪是否出现腹泻,统计各组试验猪的腹泻头数;采集新鲜粪便,采用文献[7]中方法检测粪便中寄生虫虫卵含量,判断猪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程度。

1.4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利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生长速度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苏山猪放牧体重的增加,苏山猪生长速度发生显著变化。体重60 kg和70 kg阶段,放牧组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0 kg阶段,放牧组平均日增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不同放牧体重苏山猪生长速度比较结果(n=20) kg

2.2 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腹泻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放牧组苏山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但随着苏山猪放牧体重的增加,苏山猪腹泻率显著减少。60 kg阶段放牧组腹泻猪头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泻率达到75%;80 kg阶段放牧组腹泻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70 kg阶段放牧组腹泻率处于中间水平,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3 不同放牧体重苏山猪腹泻率比较结果(n=10)

2.3 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肠道寄生虫的影响

由表4可知,放牧组苏山猪均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但随着苏山猪放牧体重的增加,寄生虫感染率显著降低。60 kg阶段放牧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0 kg和80 kg阶段放牧组寄生虫感染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4 不同放牧体重苏山猪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比较结果(n=10)

2.4 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死亡率的影响

由表5可知,随着苏山猪放牧体重的增加,苏山猪死亡率显著减少。60 kg阶段,放牧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0 kg阶段,放牧组死亡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80 kg阶段,放牧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死亡。

表5 不同放牧体重苏山猪死亡率比较结果(n=10)

3 讨论

3.1 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生长速度的影响

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升,育肥猪运动量越来越少,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但脂肪沉积迅速加快[8-9]。张树敏[10]研究发现,松辽黑猪野外放养可增加猪运动量,增多能量消耗,生长速度变慢,料重比显著降低,上市时间变长,但由于猪采食大量青绿饲料,饲料成本降低。张玉龙等[11]研究发现,与常规舍饲相比,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会降低可乐猪日增重和料重比,推迟100 kg出栏时间。本研究也发现,与舍饲相比,苏山猪在60 kg左右体重时进行放牧,平均日增重明显减少,但80 kg左右体重时进行放牧,平均日增重未受到显著影响。这主要是由于60 kg体重苏山猪仍处于育肥中期,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维持机体的快速生长,采食的青绿饲料无法提供猪体生长所需的大量能量和蛋白质,而80 kg体重苏山猪处于育肥后期,猪体生长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相对较少,采食的青绿饲料和适当的运动对猪体的生长影响不大,反而运动可减缓猪体皮下脂肪沉积,改善猪肉品质。因此,育肥中后期苏山猪最优放牧体重为80 kg左右,放牧体重较小会影响苏山猪的生长性能,不利于养猪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3.2 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青绿饲料鲜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含有大量的水分、矿物质、维生素和粗纤维,其品种繁多,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能够代替猪的部分日粮,降低养殖成本[12-13]。青绿饲料中的粗纤维能防止肠道疾病,但是青绿饲料使用不当会引起猪的腹泻,甚至死亡[14-15]。本研究发现,与舍饲相比,苏山猪60 kg左右体重时进行放牧,腹泻率和死亡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猪采食的青绿饲料对猪肠道微生物影响较大,青绿饲料中的大量水分和粗纤维影响猪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影响肠道菌群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16];但是随着苏山猪放牧体重的增加,腹泻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到80 kg体重阶段,放牧组仅出现少量腹泻现象,且未出现死亡,表明该阶段青绿饲料有利于苏山猪肠道蠕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从健康角度考虑,苏山猪80 kg左右体重时开始放牧,更有利于苏山猪育肥。

3.3 不同放牧体重对苏山猪肠道寄生虫的影响

放牧或半放牧的养殖模式可提高猪肉的口感和风味,但是猪寄生虫病较严重[17]。寄生虫病虽然没有细菌病和病毒病对养猪企业危害大,但可降低育肥猪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18]。叶勇刚等[19]调查放牧的地方黑猪寄生虫病发现,猪的品种对于寄生虫的感染不存在差异,驱虫程序、放牧时长以及放牧场粪污的清理频率对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程度影响较大。本研究发现,苏山猪在体重60、70和80 kg时放牧,肠道中均存在寄生虫感染,60 kg体重组明显高于80 kg体重组,这主要是由于60 kg体重组放牧时间长于80 kg体重组。因此,采用放牧或半放牧的养殖模式,猪群需要及时进行驱虫,做好环境卫生,放牧体重不宜太小,放牧时间不宜太长,育肥后期放牧比较适宜。因此,从寄生虫病防控角度考虑,苏山猪也是80 kg左右体重时开始放牧为宜。

综上所述,随着苏山猪放牧体重的增加,放牧对苏山猪平均日增重、腹泻率、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以及死亡率的影响逐渐变小,80 kg体重时放牧更有利于苏山猪育肥。

猜你喜欢
山猪青绿寄生虫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吊桥摇啊摇
擦玻璃
人豕大战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